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29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包括电动床床架,所述电动床床架上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表面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一组扭簧档杆,且一组扭簧档杆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尾部转角处,所述扭簧档杆顶部受力时沿安装座向下侧转动。该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通过将一组扭簧档杆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尾部转角处,在实现了避免床垫滑落的同时,使得扭簧档杆顶部受力时还能够沿安装座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受扭簧的复位作用,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由此避免竖直的扭簧档杆硌到用户的腿部,且在用户离开后,扭簧档杆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继续实现原床垫限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床
,具体为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床可电动控制床板头部或脚部高度,并自由调节床板弯曲程度的床架,分为排骨架和床板式两大类,排骨架称为欧式电动床,而床板式称为美式电动床。根据需要可能会配置震动或者音乐功能,如今也可以与移动设备连接远程控制,一般常见于家庭或者医护使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动床升起时床垫易滑落,因此电动床的床尾通常设置有避免床垫滑落的档杆结构,但现有的挡板或档杆多为硬塑料或金属材质,用户坐在床尾时,随着床垫的下陷,挡板或档杆将顶到用户的臀部或腿部,造成不适感;如果挡杆高度过低,在电动床脚部升起时,床垫将越过挡杆顶部,造成床垫滑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具备通过将一组扭簧档杆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尾部转角处,在实现了避免床垫滑落的同时,使得扭簧档杆顶部受力时还能够沿安装座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受扭簧的复位作用,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由此避免竖直的扭簧档杆硌到用户的腿部,且在用户离开后,扭簧档杆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继续实现原床垫限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通过将一组扭簧档杆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尾部转角处,在实现了避免床垫滑落的同时,使得扭簧档杆顶部受力时还能够沿安装座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受扭簧的复位作用,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由此避免竖直的扭簧档杆硌到用户的腿部,且在用户离开后,扭簧档杆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继续实现原床垫限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包括电动床床架,所述电动床床架上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表面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一组扭簧档杆,且一组扭簧档杆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尾部转角处,所述扭簧档杆顶部受力时沿安装座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弹性复原至原位置。优选的,所述扭簧档杆的端部和安装座之间插接配合,且二者的连接处嵌设有扭簧。优选的,所述扭簧档杆包括上杆体和连接在两端的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均为L形杆,且上杆体和下杆体弯折处及连接处均为弧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连接孔,且下杆体的端部插设于连接孔内设置,所述扭簧套设于下杆体外围,且位于连接孔内设置,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杆体和安装座卡接固定。优选的,所述扭簧的两端设置有直插杆。优选的,所述下杆体的杆体侧壁开设有与直插杆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安装座的连接孔底壁设置有与直插杆相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一端位于安装座内侧,且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孔外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通过将一组扭簧档杆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尾部转角处,在实现了避免床垫滑落的同时,使得扭簧档杆顶部受力时还能够沿安装座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受扭簧的复位作用,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由此避免竖直的扭簧档杆硌到用户的腿部,且在用户离开后,扭簧档杆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继续实现原床垫限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2、该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上杆体和下杆体均为L形杆,更加贴合床垫转角处,且上杆体和下杆体弯折处及连接处均为弧形设置,弧形设置的弯折处和连接处使得上杆体和下杆体更加安全,避免弯折处和连接处过于尖锐导致用户身体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扭簧档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扭簧档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的扭簧档杆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床床架;2、床板;3、扭簧档杆;4、安装座;5、扭簧;31、上杆体;32、下杆体;321、插孔;41、连接孔;4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包括电动床床架1,电动床床架1上设置有床板2;为了实现对床垫的位置固定,避免电动床启动时滑落,床板2的表面通过安装座4安装有一组扭簧档杆3,且一组扭簧档杆3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2尾部转角处,扭簧档杆3位于床垫的尾部转角处形成限位,为了避免用户坐在床边时,扭簧档杆3在床垫下限的过程中顶到使用者的身体造成用户不适的情况,扭簧档杆3顶部受力时沿安装座4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3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由此避免竖直的扭簧档杆3硌到用户的腿部,且在用户离开后,扭簧档杆3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继续实现原床垫限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4,扭簧档杆3的端部和安装座4之间插接配合,且二者的连接处嵌设有扭簧5,扭簧5的设置实现了档杆3顶部受力时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可弹性复原至原位置的功能。请参阅图5,扭簧档杆3包括上杆体31和连接在两端的下杆体32,上杆体31和下杆体32均为L形杆,更加贴合床垫转角处,且上杆体31和下杆体32弯折处及连接处均为弧形设置,弧形设置的弯折处和连接处使得上杆体31和下杆体32更加安全,避免弯折处和连接处过于尖锐导致用户身体受伤。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采用这样的一种结构,安装座4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连接孔41,且下杆体32的端部插设于连接孔41内设置,本实施例中两个下杆体32的端部为相向设置,进而能够节约在床板2上的安装空间,扭簧5套设于下杆体32外围,且位于连接孔41内设置,扭簧5的两端分别与下杆体32和安装座4卡接固定,由此使得下杆体32和安装座4通过扭簧5实现弹性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扭簧5的两端设置有直插杆,下杆体32的杆体侧壁开设有与直插杆相匹配的插孔321,安装座4的连接孔41底壁设置有与直插杆相匹配的卡槽42,扭簧5两端的直插杆可分别插设于插孔321和卡接于卡槽42内,进而实现两端位置的固定,为了便于将套设有扭簧5的下杆体32插设到连接孔41内,卡槽42的一端位于安装座4内侧,且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孔41外侧,安装人员即可沿延伸至连接孔41外侧的卡槽42端将直插杆卡入,进而将套设有扭簧5的下杆体32插设到连接孔41内,更加方便快捷。工作原理:当使用该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时,由于扭簧档杆3的下杆体32与安装座4之间嵌设有扭簧5,且扭簧5的两端分别与下杆体32和安装座4卡接固定,使得扭簧档杆3顶部受力时能够沿安装座4向下侧转动,此时扭簧5转动变形,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3受扭簧5的复位作用,弹性复原至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包括电动床床架(1),所述电动床床架(1)上设置有床板(2);/n其特征在于:/n所述床板(2)的表面通过安装座(4)安装有一组扭簧档杆(3),且一组扭簧档杆(3)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2)尾部转角处,所述扭簧档杆(3)顶部受力时沿安装座(4)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3)弹性复原至原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包括电动床床架(1),所述电动床床架(1)上设置有床板(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2)的表面通过安装座(4)安装有一组扭簧档杆(3),且一组扭簧档杆(3)左右对称的安装在床板(2)尾部转角处,所述扭簧档杆(3)顶部受力时沿安装座(4)向下侧转动,且作用力消失后扭簧档杆(3)弹性复原至原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档杆(3)的端部和安装座(4)之间插接配合,且二者的连接处嵌设有扭簧(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床扭簧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档杆(3)包括上杆体(31)和连接在两端的下杆体(32),所述上杆体(31)和下杆体(32)均为L形杆,且上杆体(31)和下杆体(32)弯折处及连接处均为弧形设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华锋王剑季川祥聂祥
申请(专利权)人: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