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89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起捕前10‑20天投喂药饵;(2)起捕前6‑8天少量补肥和改底;(3)起捕前半天全池泼洒应激灵;(4)起捕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鱼体受伤,并进行增氧。本发明专利技术热水鱼起捕方法能减少拉网搬运过程对鱼的损伤,提高起捕成活率,令起捕前鱼的质量达到最优,同时根据养殖种类不同搭配使用起捕方法,实现更高更稳定的起捕效果,既能赶上热水鱼的市场经济,又能解决起网后应激性损鱼的后顾之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
技术介绍
夏秋季节捕鱼,渔民称捕“热水鱼”。捕“热水鱼”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局面,做到四季有鱼,还可以挖掘池塘养鱼潜力,提高养鱼效益,但捕捞不当,也容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和病害流行。随着我国水产市场近年来养殖结构的调整,热水鱼比例逐年增加,在起捕过程中,由于是高温和鱼病多发季节,养殖者往往会因操作不当造成鱼病发生,使热水鱼起捕变得得不偿失。高温期起捕热水鱼后,容易死鱼,表面看,损伤鱼体,进而细菌感染引起发病,甚至死亡,所以很多渔民只是寄希望于水体消毒解决问题,但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鱼本身的体质和抗病力,以及池塘水环境对鱼体的刺激等。1、拉网搬运过程对鱼体质的考验非常大,应激性非常强,除了体表容易受伤外,内脏尤其是肝脏的损耗也非常大,一旦内脏受损,加上体表受伤,极易诱发疾病,很多方案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2、水质、底质的好坏包括水体肥度、氨氮亚盐指标等都直接影响鱼的体质,一旦水瘦、浑,氨氮、亚盐指标偏高,起捕后,易引起鱼的发病。为解决热水鱼模式下高温期起捕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意在提高起捕效率,增加渔民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起捕前10-20天投喂药饵;>(2)起捕前6-8天少量补肥和改底;(3)起捕前半天全池泼洒应激灵;(4)起捕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鱼体受伤,并进行增氧。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药饵为海大生态功能料和海联科509按质量比3:1混合投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补肥改底时使用海联科3101、磷速补、饲料、红糖按质量比4:2:5:1混合后按每亩1-1.5kg全池泼洒。更进一步的,在全池泼洒前先进行活化,将各原料按配比称重混合后兑水活化12-24小时,于第二日清晨喂食后一小时全池泼洒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采用机械或化学方式进行增氧,控制池水溶氧4-6mg/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起捕时使用拉网或定置张网诱捕的方法进行起捕。更进一步的,所述拉网法采用池面宽1.5-1.8倍、池深2-2.5倍的尼龙网进行拉网分鱼,网眼大小根据起捕鱼的种类调整,滤去达不到上市规格的鱼。更进一步的,所述定置张网诱捕采用(15-20)米×(15-20)米规格的张网,将其平铺于池塘投饲区的底部1.5-2米处,起捕前停食一天,起捕时在网面上方投食,待鱼集中于网面上方后起网即可。进一步的,针对具有逆水性的鱼还可以使用逆水沟集鱼的方法,在池边土地开挖0.8-1.5米宽、10-20米长、0.2-0.4米深的逆水沟,沟的一端与池塘连通,在起捕时,于另一端通过水泵放水,形成逆水流,在鱼逆水进沟后即可捕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热水鱼起捕方法,在起捕前10-20天投喂药饵,所用药饵包含大量的维生素、中草药和微生态发酵浓缩原料,具有理想的保肝护肝效果,迅速吸收鱼的肝脏毒素,保护肝胰脏健康生长,由此减少拉网搬运过程对鱼的损伤,提高起捕成活率。在起捕前一周左右通过海联科3101、磷速补等进行池塘的补肥和改底,其中海联科3101能通过鱼的啄食令芽孢杆菌定植肠道,帮助消化食物,降低饵料系数,同时能将食场周围的残饵、粪便分解成小分子肽类或氨基酸供藻类吸收利用,从源头降低氨氮、亚盐含量,进而减少有机残留的耗氧,间接起到增氧作用,磷速补则能快速补充水体的磷元素,促进水体中无机盐营养平衡,提高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大大提高饲料的吸收,令起捕前鱼的质量达到最优。起捕过程中采用拉网、定置张网诱捕、逆水沟集鱼等方法,其中拉网法对肥水鱼尤其是白鲢、鳙鱼等上层鱼具有理想的起捕率,定置张网诱捕则对鲫鱼、草鱼等吃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起捕率,逆水沟集鱼对鲫鱼等具有逆水性的鱼油更高的起捕率,几种方法根据养殖种类不同搭配使用,实现更高更稳定的起捕效果,既能赶上热水鱼的市场经济,又能解决起网后应激性损鱼的后顾之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海大生态功能料购买自海大集团产品;海联科509购买自海大集团海联科系列产品;海联科3101购买自海大集团海联科系列产品;磷速补购买自湖南万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实施例1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起捕前15天投喂药饵,药饵为海大生态功能料和海联科509按质量比3:1混合得到;(2)起捕前7天,使用海联科3101、磷速补、饲料、红糖按质量比4:2:5:1混合后兑水活化18小时,于第二日清晨喂食后一小时按每亩1.2kg全池泼洒进行补肥和改底;(3)起捕前半天全池泼洒应激灵;(4)起捕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鱼体受伤,采用机械或化学方式进行增氧,控制池水溶氧4-6mg/L,起捕时根据鱼种类不同使用拉网、定置张网诱捕或逆水沟集鱼的方法进行起捕,其中拉网法采用池面宽1.6倍、池深2.3倍的尼龙网进行拉网分鱼,网眼大小根据起捕鱼的种类调整,滤去达不到上市规格的鱼;定置张网诱捕采用18米×18米规格的张网,将其平铺于池塘投饲区的底部1.7米处,起捕前停食一天,起捕时在网面上方投食,待鱼集中于网面上方后起网即可;逆水沟集鱼在池边土地开挖1米宽、15米长、0.3米深的逆水沟,沟的一端与池塘连通,在起捕时,于另一端通过水泵放水,形成逆水流,在鱼逆水进沟后即可捕捞。实施例2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起捕前10天投喂药饵,药饵为海大生态功能料和海联科509按质量比3:1混合得到;(2)起捕前6天,使用海联科3101、磷速补、饲料、红糖按质量比4:2:5:1混合后兑水活化12小时,于第二日清晨喂食后一小时按每亩1kg全池泼洒进行补肥和改底;(3)起捕前半天全池泼洒应激灵;(4)起捕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鱼体受伤,采用机械或化学方式进行增氧,控制池水溶氧4-6mg/L,起捕时根据鱼种类不同使用拉网、定置张网诱捕或逆水沟集鱼的方法进行起捕,其中拉网法采用池面宽1.5倍、池深2倍的尼龙网进行拉网分鱼,网眼大小根据起捕鱼的种类调整,滤去达不到上市规格的鱼;定置张网诱捕采用15米×15米规格的张网,将其平铺于池塘投饲区的底部1.5米处,起捕前停食一天,起捕时在网面上方投食,待鱼集中于网面上方后起网即可;逆水沟集鱼在池边土地开挖0.8米宽、10米长、0.2米深的逆水沟,沟的一端与池塘连通,在起捕时,于另一端通过水泵放水,形成逆水流,在鱼逆水进沟后即可捕捞。实施例3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起捕前20天投喂药饵,药饵为海大生态功能料和海联科509按质量比3:1混合得到;(2)起捕前8天,使用海联科3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起捕前10-20天投喂药饵;/n(2)起捕前6-8天少量补肥和改底;/n(3)起捕前半天全池泼洒应激灵;/n(4)起捕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鱼体受伤,并进行增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鱼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起捕前10-20天投喂药饵;
(2)起捕前6-8天少量补肥和改底;
(3)起捕前半天全池泼洒应激灵;
(4)起捕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鱼体受伤,并进行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鱼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药饵为海大生态功能料和海联科509按质量比3:1混合投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鱼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补肥改底时使用海联科3101、磷速补、饲料、红糖按质量比4:2:5:1混合后按每亩1-1.5kg全池泼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鱼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全池泼洒前先进行活化,将各原料按配比称重混合后兑水活化12-24小时,于第二日清晨喂食后一小时全池泼洒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鱼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机械或化学方式进行增氧,控制池水溶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有奇罗法刚郑东滕发红赵育胜杜忠群施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肥东县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