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889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覆盖物准备、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合理施硒,施硒使用经国家登记的硒肥料和硒土壤调理剂,合理施硒为叶面补硒和根际补硒,叶面补硒时,叶片、花朵、茎均喷施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采收前20天停止施硒,根际补硒是在土壤翻耕前,在田间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土壤调理剂充分混匀,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农作物的下脚料,肥料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减轻劳动强度,播种方法由种薯变为摆薯,采收方法由挖薯变为捡薯,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增加效益,适合推广应用,采收的薯块表面光滑,色泽鲜嫩,品质好,硒含量丰富,产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富硒马铃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自然富硒或以自然富集硒为主、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富硒为辅,而非收获后或加工中添加硒,获得的以干重计硒含量为0.15~0.60毫克/千克,其中硒代氨基酸含量(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之和)占总硒含量>65%的马铃薯块茎。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富硒马铃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明显,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开发质量好、硒含量高的富硒马铃薯产品是菜农增收和居民受益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桃壳和稻草摆放在禾场上经日晒雨淋一段时间,然后与猪粪、火土灰混合堆沤30~50天,使其进一步熟化,利用这种覆盖物覆盖种植马铃薯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可增加肥效,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排灌水分方便的菜园地或棉地,马铃薯不与茄科作物连作,土地翻耕25~30厘米,垄面宽为1.5~1.8米,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同时开好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通,有利排灌。播种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0~30吨、45%三元复合肥400~450千克,土肥充分混匀。在一月上中旬播种,种薯用氯化镁1.5~2份、决明子多糖0.1~0.15份、黑木耳多糖0.2~0.3份、葛根多糖0.25~0.3份和水200~300份的混合溶液浸泡20~40分钟,取出后沥干水分,每公顷播处理后的种薯3.0~3.5吨,播种前在垄面上挖8~10厘米深的沟,然后把种薯播在沟内,再覆盖2.5~3.5厘米厚的细土,每个薯块重量为30~40克,并且有1~2个芽眼,切马铃薯时,在切面沾草木灰消毒,播种时薯块的芽眼朝上,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播种,每公顷9~9.5万窝。播种后用堆沤好的覆盖物进行覆盖,并在整个垄面上覆盖覆盖物厚度8~10厘米,最后在垄面上覆盖地膜,并用土块压好,防止地膜被风吹走。出苗前遇低温寒潮时,盖好地膜,遇到强光高温时,及时揭膜通风,秧苗出齐后,把地膜及时揭除。在苗高20~30厘米时,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克兑水375千克喷雾,在蕾期植株生长过旺时,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75克兑水450千克喷雾,可以防止植株徒长,增强植株抗性。在马铃薯薯块外露时,及时用所述覆盖物或细肥土进行覆盖,否则外露的薯块会变成绿色,使商品质量变差。连续干旱时在沟中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沥水,如果基肥不足,则追肥1~2次,每公顷追施腐熟的人粪料10~15吨。取硒肥料配制成硒浓度为70~120毫克/千克的硒溶液,在开花盛期、块茎膨大期分别施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450~750千克,细雾喷施,叶片、花朵、茎均喷施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距叶片35厘米细雾均匀喷施,施硒后6小时之内遇雨水冲洗,则补喷1次,不与碱性农药和肥料混用,采收前20天停止施硒;在土壤翻耕前,在田间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在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采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的下脚料,肥料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减轻劳动强度,播种方法由种薯变为摆薯,采收方法由挖薯变为捡薯,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增加效益,适合推广应用,采收的薯块表面光滑,色泽鲜嫩,品质好,硒含量丰富,产量高,每公顷可增产7.5~9.0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覆盖物准备将棉桃壳和稻草摆放在禾场上经日晒雨淋一段时间,然后与猪粪、火土灰混合堆沤40天,使其进一步熟化,利用这种覆盖物覆盖种植马铃薯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可增加肥效,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排灌水分方便的菜园地或棉地,马铃薯不与茄科作物连作,土地翻耕30厘米,垄面宽为1.5米,沟宽25厘米,沟深20厘米,同时开好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通,有利排灌。施肥播种播种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5吨、45%三元复合肥450千克,土肥充分混匀。在一月上中旬播种,种薯用氯化镁2份、决明子多糖0.15份、黑木耳多糖0.2份、葛根多糖0.25份和水300份的混合溶液浸泡30分钟,取出后沥干水分,每公顷播处理后的种薯3.5吨,播种前在垄面上挖10厘米深的沟,然后把种薯播在沟内,再覆盖2.5厘米厚的细土,每个薯块重量为30克,并且有2个芽眼,切马铃薯时,在切面沾草木灰消毒,播种时薯块的芽眼朝上,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播种,每公顷9万窝。播种后用堆沤好的覆盖物进行覆盖,并在整个垄面上覆盖覆盖物厚度8厘米,最后在垄面上覆盖地膜,并用土块压好,防止地膜被风吹走。田间管理出苗前遇低温寒潮时,盖好地膜,遇到强光高温时,及时揭膜通风,秧苗出齐后,把地膜及时揭除。在苗高25厘米时,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克兑水375千克喷雾,在蕾期植株生长过旺时,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75克兑水450千克喷雾,可以防止植株徒长,增强植株抗性。在马铃薯薯块外露时,及时用所述覆盖物或细肥土进行覆盖,否则外露的薯块会变成绿色,使商品质量变差。连续干旱时在沟中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沥水,如果基肥不足,则追肥2次,每公顷追施腐熟的人粪料10吨。合理施硒使用经国家登记的硒肥料和硒土壤调理剂,合理施硒为叶面补硒和根际补硒,叶面补硒是将硒肥料配成硒浓度为100毫克/千克的硒溶液,在开花盛期、块茎膨大期分别补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700千克,细雾喷施,叶片、花朵、茎均喷施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施硒,硒溶液浓度精准,距叶片35厘米细雾均匀喷施,施硒后6小时之内遇雨水冲洗,则补喷1次,不与碱性农药和肥料混用,采收前20天停止施硒。根际补硒是在土壤翻耕前,田间按产品说明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在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采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棉桃壳和稻草摆放在禾场上经日晒雨淋一段时间,然后与猪粪、火土灰混合堆沤30~50天,使其进一步熟化,制得覆盖物;/n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排灌水分方便的菜园地或棉地,翻耕25~30厘米,垄面宽1.5~1.8米,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同时开好相通的围沟和腰沟;/n播种前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0~30吨、45%三元复合肥400~450千克,土肥充分混匀;/n在一月上中旬播种,种薯用氯化镁、决明子多糖、黑木耳多糖、葛根多糖和水的混合溶液浸泡20~40分钟,取出后沥干水分,每公顷播处理后的种薯3.0~3.5吨,播种前在垄面上挖8~10厘米深的沟,然后把种薯播在沟内,再覆盖2.5~3.5厘米厚的细土,每个薯块重量为30~40克,并且有1~2个芽眼,切马铃薯时,在切面沾草木灰消毒,播种时薯块的芽眼朝上,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播种,每公顷9~9.5万窝;/n播种后用堆沤好的覆盖物覆盖,整个垄面上覆盖物的厚度为8~10厘米,最后在垄面上覆盖地膜,并用土块压好;/n取硒肥料配制成硒浓度为70~120毫克/千克的硒溶液,在开花盛期、块茎膨大期分别施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450~750千克;/n在土壤翻耕前,在田间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富硒提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棉桃壳和稻草摆放在禾场上经日晒雨淋一段时间,然后与猪粪、火土灰混合堆沤30~50天,使其进一步熟化,制得覆盖物;
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排灌水分方便的菜园地或棉地,翻耕25~30厘米,垄面宽1.5~1.8米,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同时开好相通的围沟和腰沟;
播种前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0~30吨、45%三元复合肥400~450千克,土肥充分混匀;
在一月上中旬播种,种薯用氯化镁、决明子多糖、黑木耳多糖、葛根多糖和水的混合溶液浸泡20~40分钟,取出后沥干水分,每公顷播处理后的种薯3.0~3.5吨,播种前在垄面上挖8~10厘米深的沟,然后把种薯播在沟内,再覆盖2.5~3.5厘米厚的细土,每个薯块重量为30~40克,并且有1~2个芽眼,切马铃薯时,在切面沾草木灰消毒,播种时薯块的芽眼朝上,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播种,每公顷9~9.5万窝;
播种后用堆沤好的覆盖物覆盖,整个垄面上覆盖物的厚度为8~10厘米,最后在垄面上覆盖地膜,并用土块压好;
取硒肥料配制成硒浓度为70~120毫克/千克的硒溶液,在开花盛期、块茎膨大期分别施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450~750千克;
在土壤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春王朝晖顾振华徐曼步洪凤张忠武赵伶俐杨才兵张文斗郑文凯夏梨芳谢辉刘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春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