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及存取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61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屏蔽及存取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及存取柜,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包括公结构和母结构,公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母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与多个第一凸起一一对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抵接,在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的抵接面处形成信号屏蔽面;在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的间隙处形成信号吸收腔。信号屏蔽面能有效地防止信号泄漏,信号吸收腔能够对泄漏的信号进行吸收,实现信号的完全屏蔽。存取柜采用上述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能够对柜内RFID信号发射器发散的信号实现完全屏蔽,同时也使用户关闭柜门时的舒适感得到了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及存取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屏蔽及存取柜
,尤其涉及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及存取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存取柜防止柜内RFID信号(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泄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紧密压紧存取柜门,使得柜门与柜体间的信号密封条压实,以做到柜内RFID信号的屏蔽,但此种方法的关门舒适感差,需要用户用很大的力才能将柜门彻底关上,且多次使用后柜门会发生微小形变,致使对RFID信号密封性不强,导致信号泄漏;第二种是通过定向RFID信号发射器向柜内发射定向的RFID信号,此种方法的设计原理是四散的RFID信号在柜内只朝向单个方向以确保RFID信号不会向柜体外部泄露,但定向RFID信号发射器的成本很高,且由于定向RFID信号发射器只能针对某一单一方向发射信号,使得在柜内存有信号识别死角,未解决识别死角问题柜内需放置两个定向RFID发射器,提高了存取柜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及存取柜,能有效地防止信号泄漏,对柜内RFID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实现完全屏蔽,提升了用户关闭柜门时的舒适感,降低了存取柜整体的制造成本。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包括:公结构,所述公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母结构,所述母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抵接,在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抵接面处形成信号屏蔽面;在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间隙处形成信号吸收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第一凹槽侧壁间的夹角不超过30°。进一步地,所述公结构的材料为不锈钢钣金。进一步地,所述母结构为铜网或铜箔或铝材料制成的信号屏蔽条。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存取柜,包括前述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存取柜,还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中空,一侧设置有开口端,所述公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端外周;柜门,与所述柜体转动连接,所述母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柜门内侧,所述公结构与所述母结构一一对应,所述柜门闭合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抵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柜窗,所述柜窗固定安装于所述柜门上,所述柜门闭合时,通过所述柜窗能够查看所述柜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柜窗的材料为亚克力。进一步地,所述柜窗上涂有信号屏蔽膜。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加工方法选用激光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公结构上的多个第一凸起与母结构上的多个第一凹槽一一对应且相互抵接,形成多个信号屏蔽面和多个信号吸收腔,多个信号屏蔽面能有效地防止信号泄漏,多个信号吸收腔增强了对泄漏信号的吸收,对柜内RFID信号发射器发散的信号实现完全屏蔽。此外,该结构还提升了用户关闭柜门时的舒适感,降低了存取柜整体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公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母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存取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公结构;11、第一凸起;2、母结构;21、第一凹槽;211、第一凹槽侧壁;3、信号屏蔽面;4、信号吸收腔;100、柜体;200、柜门;300、柜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包括公结构1和母结构2,公结构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1;母结构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1,多个第一凹槽21与多个第一凸起11一一对应,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抵接,在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的抵接面处形成信号屏蔽面3;在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的间隙处形成信号吸收腔4。在本实施例中,公结构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11(如图1所示),母结构2上对应也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21(如图2所示),当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抵接时,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间无需紧密咬合(减少了公结构1和母结构2的形变),仅彼此宽松咬合就可在公结构1与母结构2间形成四个信号屏蔽面3和三个信号吸收腔4(如图3所示),多个信号屏蔽面3能有效防止RFID信号泄漏,由于信号屏蔽面3数量较多且交错设置,即便RFID信号在某处信号屏蔽面3上有些许泄漏的情况,其余的信号屏蔽面3能够对泄漏的RFID信号进行屏蔽,每个信号屏蔽面3间彼此互补不足,实现RFID信号的多层屏蔽;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间形成的信号吸收腔4能对信号屏蔽面3处泄漏的信号进行吸收,实现RFID信号的完全屏蔽。具体地,第一凹槽21的两个第一凹槽侧壁211间的夹角不超过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整体呈V型锐角空槽,两个第一凹槽侧壁211间的夹角优选为不超过30°的锐角,既保障了第一凸起11与第一凹槽21形成的信号屏蔽面3的密封性,也保障了信号吸收腔4对泄露信号的吸收。具体地,公结构1的材料为不锈钢钣金,较于传统使用的弹性橡胶材料密封条,不锈钢钣金变形量小,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更换,降低维护成本。具体地,母结构2为铜网或铜箔或铝材料制成的信号屏蔽条,硬度为35HB,母结构2材质较软,能与公结构1充分接触。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取柜,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具体地,存取柜还包括柜体100和柜门200,柜体100内部中空,一侧设置有开口端,公结构1固定安装于开口端外周;柜门200与柜体100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公结构(1),所述公结构(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1);/n母结构(2),所述母结构(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1),多个所述第一凹槽(21)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抵接,在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抵接面处形成信号屏蔽面(3);在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间隙处形成信号吸收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结构(1),所述公结构(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1);
母结构(2),所述母结构(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1),多个所述第一凹槽(21)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抵接,在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抵接面处形成信号屏蔽面(3);在所述第一凸起(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间隙处形成信号吸收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两个第一凹槽侧壁(211)间的夹角不超过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结构(1)的材料为不锈钢钣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信号泄漏的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结构(2)为铜网或铜箔或铝材料制成的信号屏蔽条。


5.一种存取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信号泄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飞陈娟蔡晟潍徐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