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809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中在AlN层中掺杂Sc(钪),将ScAlN引入AlGaN/GaN势垒中,AlGaN层、ScAlN层和GaN过渡层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结构的异质结,增加了器件的自发和压电(应变相关)电荷极化,使得其二维电子气(2‑DEG)薄层电荷的载流子密度提高数倍,与此同时,应变驰豫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一特殊的异质结结构增强了器件射频性能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该器件中的源空气桥结构,能够相对其他介质桥结构降低寄生电容,在上述异质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器件的射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和制作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单纯的采用添加场板等手段难以满足GaN基HEMT器件日益增长的高频性能和稳定性需求,如何进一步优化器件结构、提升器件性能是本专利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中在AlN层中掺杂Sc(钪),将ScAlN引入AlGaN/GaN势垒中,AlGaN层、ScAlN层和GaN过渡层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结构的异质结,增加了器件的自发和压电(应变相关)电荷极化,使得其二维电子气(2-DEG)薄层电荷的载流子密度提高数倍,与此同时,应变驰豫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一特殊的异质结结构增强了器件射频性能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该器件中的源空气桥结构,能够相对其他介质桥结构降低寄生电容,在上述异质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器件的射频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低压脉冲式外延生长工艺获得的ScAlN膜层质量高,在AlGaN/ScAlN/GaN异质结结构的基础进一步优化了器件的射频性能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至少提供如下方案: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包括:衬底;GaN通道层,位于所述衬底上;依次层叠的AlGaN势垒层、GaN过渡层、ScAlN层、AlGaN层和p-GaN帽层区域构成的叠层,位于所述GaN通道层上;栅极,位于所述p-GaN帽层上;源极和漏极,设置于所述叠层两侧,位于所述GaN通道层表面;源空气桥结构,以一端位于所述源极表面起始,横跨所述栅极,另一端位于栅漏区域的所述叠层上的对称结构;其中,所述ScAlN层中,Sc的掺杂比例为10~15%。所述AlGaN层、ScAlN层和GaN过渡层构成异质结,所述ScAlN层的厚度为5~10nm;所述AlGaN层的厚度为5~10nm。GaN通道层和AlGaN势垒层构成AlGaN/GaN异质结,GaN通道层的厚度为300~500nm,AlGaN势垒层中的Al组分优选25%~30%,其厚度为200~300nm。所述ScAlN层选用低压、脉冲外延生长工艺。所述p-GaN帽层与源极和漏极之间设置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位于AlGaN层表面。所述源空气桥结构与所述栅极和钝化层之间设置空气介质。所述衬底优选半绝缘4H-SiC衬底或6H-SiC衬底,可选地,其厚度可减薄至50~100μm。所述p-GaN帽层区域的厚度为50~100nm,掺杂浓度可为1~2×1018cm-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GaN通道层、AlGaN势垒层、GaN过渡层、ScAlN层和AlGaN层;在所述AlGaN层上沉积钝化层,形成p-GaN帽层生长窗口;外延生长p-GaN帽层;形成源极和漏极窗口,沉积源极和漏极金属层;在p-GaN帽层上形成栅极;形成横跨栅极的源空气桥结构,其一端位于源极表面,另一端位于栅漏区域的钝化层表面。所述ScAlN层的外延生长中,选用三环戊二烯基钪(Cp3Sc)为钪的前体,设置生长温度为1000℃至1200℃,利用脉冲生长方法,Cp3Sc以5s的周期循环通入、TM-Al以2s的周期循环通入生长ScAlN层,其中Sc的掺杂比例为10~15%。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下面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例如“之下”、“下方”、“下”、“之上”、“上方”、“上”等空间相对性术语,以解释一个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的定位。除了与图中所示那些不同的取向以外,这些术语意在涵盖器件的不同取向。另外,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描述各个元件、层、区域、区段等,并非意在进行限制。使用的“具有”、“含有”、“包含”、“包括”等是开放式术语,表示存在所陈述的元件或特征,但不排除额外的元件或特征。除非上下文明确做出不同表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如图1所示,该器件包括衬底11,衬底11优选SiC衬底,特别优选半绝缘4H-SiC型或6H-SiC型衬底。SiC衬底可背面减薄至50~100μm。GaN通道层21位于衬底11上,其厚度为300~500nm。依次层叠的AlGaN势垒层22、GaN过渡层31、ScAlN层32、AlGaN层33和p-GaN帽层区域51构成的叠层位于GaN通道层21上。源极41和漏极43设置于该叠层两侧,位于GaN通道层21的表面。其中,AlGaN势垒层22中的Al组分优选25~30%,其厚度为200~300m。GaN通道层21和AlGaN势垒层22构成AlGaN/GaN异质结。GaN过渡层31的厚度为20~35nm。ScAlN层32的厚度为5~10nm,其中Sc的掺杂比例为10~15%。即,ScAlN层32中Sc与Al的摩尔比为10~15%。AlGaN层33的厚度为5~10nm,其Al组分为25~30%。AlGaN层33、ScAlN层32和GaN过渡层31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结构的异质结,该异质结中掺杂Sc(钪)的AlN层引入AlGaN/GaN势垒中,增加了自发和压电(应变相关)电荷极化,从而使得其二维电子气(2-DEG)薄层电荷的载流子密度最高提升至5倍,与此同时,应变驰豫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一特殊结构的异质结增强了器件射频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的,采用低压脉冲式外延生长工艺获得形貌和晶体质量优异的ScAlN层进一步提升了器件的射频性能和可靠性。钝化层52位于源极41、漏极43和p-GaN帽层区域51之间。钝化层优选SiN。优选地,钝化层52的厚度等于p-GaN帽层区域51的厚度,为50~100nm。p-GaN帽层区域51的掺杂浓度为1~2×1018cm-3。栅极42位于p-GaN帽层区域51上,栅极金属优选Ni/Au复合金属层。源空气桥结构61横跨栅极42,其一端位于源极41的表面,另一端位于栅漏区域的钝化层52上,其以栅极42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源极空气桥结构61与栅极42以及钝化层52之间存在空气介质。该源空气桥结构的设置,相对其他介质桥结构,降低了寄生电容,能够在上述异质结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器件的射频性能。基于上述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nGaN通道层,位于所述衬底上;/n依次层叠的AlGaN势垒层、GaN过渡层、ScAlN层、AlGaN层和p-GaN帽层区域构成的叠层,位于所述GaN通道层上;/n栅极,位于所述p-GaN帽层上;/n源极和漏极,设置于所述叠层两侧,位于所述GaN通道层表面;/n源空气桥结构,以一端位于所述源极表面起始,横跨所述栅极,另一端位于栅漏区域的所述叠层上的对称结构;/n其中,所述ScAlN层中,Sc的掺杂比例为10~15%。/n

【技术特征摘要】
1.含Sc掺杂的源空气桥结构GaN射频HEMT,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GaN通道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依次层叠的AlGaN势垒层、GaN过渡层、ScAlN层、AlGaN层和p-GaN帽层区域构成的叠层,位于所述GaN通道层上;
栅极,位于所述p-GaN帽层上;
源极和漏极,设置于所述叠层两侧,位于所述GaN通道层表面;
源空气桥结构,以一端位于所述源极表面起始,横跨所述栅极,另一端位于栅漏区域的所述叠层上的对称结构;
其中,所述ScAlN层中,Sc的掺杂比例为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GaN射频HEMT,其特征在于,所述AlGaN层、ScAlN层和GaN过渡层构成异质结,所述ScAlN层的厚度为5~10nm;所述AlGaN层的厚度为5~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GaN射频HEMT,其特征在于,GaN通道层和AlGaN势垒层构成AlGaN/GaN异质结,GaN通道层的厚度为300~500nm,AlGaN势垒层中的Al组分优选25%~30%,其厚度为2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GaN射频HEMT,其特征在于,所述ScAlN层选用低压、脉冲外延生长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GaN射频HEMT,其特征在于,所述p-GaN帽层与源极和漏极之间设置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位于AlGaN层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慧卿王鹏霖黄志辉丁霄李渊谭秀洋马建铖夏晓宇夏凡张淼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