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器件的隔离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工艺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隔离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集成电路是电子设备实现各种功能的控制中枢,各种半导体器件是构成集成电路的重要部件。半导体器件中,不同器件单元之间根据电路设计的不同,需要进行绝缘隔离或是连接。深槽隔离(DeepTrenchIsolation,DTI)技术是半导体器件中一种常用隔离结构方案。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深槽隔离结构中,槽的深度、宽度、形貌和填充介质等参数会影响隔离效果、驱动电流大小以及击穿电压的高低。在槽的深度、宽度和形貌均调试完成且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匹配调节槽内填充介质可以进一步改善电学隔离效果,并提高器件的驱动电流和击穿电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隔离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方案如下: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形成硬掩膜层;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所述硬掩膜层的一侧形成深槽,所述深槽贯穿所述硬掩膜层,且延伸至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深槽包括位于所述硬掩膜层中的第一部分沟槽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第二部分沟槽;在所述深槽的侧壁以及底部形成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一部分沟槽的侧壁具有第一厚度的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二部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n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形成硬掩膜层;/n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所述硬掩膜层的一侧形成深槽,所述深槽贯穿所述硬掩膜层,且延伸至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深槽包括位于所述硬掩膜层中的第一部分沟槽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第二部分沟槽;/n在所述深槽的侧壁以及底部形成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一部分沟槽的侧壁具有第一厚度的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二部分沟槽的侧壁具有第二厚度的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n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二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层完全填充所述第一部分沟槽及所述第二部分沟槽靠近所述第一部分沟槽的上端,且在所述第二部分沟槽中形成密闭的绝缘气隙;/n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所述硬掩膜层,所述绝缘气隙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形成硬掩膜层;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所述硬掩膜层的一侧形成深槽,所述深槽贯穿所述硬掩膜层,且延伸至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深槽包括位于所述硬掩膜层中的第一部分沟槽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第二部分沟槽;
在所述深槽的侧壁以及底部形成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一部分沟槽的侧壁具有第一厚度的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二部分沟槽的侧壁具有第二厚度的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二绝缘介质层;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层完全填充所述第一部分沟槽及所述第二部分沟槽靠近所述第一部分沟槽的上端,且在所述第二部分沟槽中形成密闭的绝缘气隙;
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所述硬掩膜层,所述绝缘气隙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单晶硅衬底、氮化镓衬底、碳化硅衬底或砷化镓衬底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单晶硅衬底表面上的第一二氧化硅层、多晶硅层以及第二二氧化硅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的方法包括:
对所述深槽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形成覆盖所述深槽侧壁以及底部的第三二氧化硅层,作为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层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层表面形成氮化硅层或是第四二氧化硅层,作为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形成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平,田浩洋,陈洪雷,孙样慧,温建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杭州士兰集昕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