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56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包括锁芯拨片,锁芯拨片一端与铜柱一端铰接,铜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内的第二弹簧相抵接,第二弹簧用于实现锁芯拨片在驱动电机内的插接复位;第二筒体一端固接有第一筒体,另一端固接有开关板,第二筒体的主体套设在固定座内可相对滑动,固定座内设置有限制第二筒体水平滑动的电磁铁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可以实现整体机身无任何机械锁孔,能够彻底避免被技术性开锁,同时又能避免因忘带备用钥匙而导致的进不去家门的情况,提高备用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属于智能锁具生产

技术介绍
智能锁(外文名IntelligentLock)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电子锁不能称之为智能锁,智能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远程控制和与智能家居联动。目前,智能锁的功用品种层出不穷,很多产品集多种功用于一身,可密码开启、可刷卡开启、可指纹开启,从安全性上来说愈加可靠,但是一旦系统故障,那所有的开锁系统都将不能使用,只能通过备用系统进行机械开锁,因此市面上大多数的智能锁都有预留的机械锁孔,便于备用钥匙应急开门,但是预留的机械锁孔,方便自身的同时也为窃贼打开了方便之门,机械锁孔极易被窃贼进行技术性开锁。另外智能锁出现系统故障后均需要备用钥匙才能应急开门,但是买了智能锁的人谁还会天天再带一把钥匙出门呢,据统计,安装了智能锁的人85%以上的人三个月以后就再找不到原装备用钥匙,以备不时之需的钥匙找不到了,那就无法进家门,那这种采用备用钥匙应急开锁的备用方式安全性实在令人堪忧,所以无机械锁孔智能锁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可以实现整体机身无任何机械锁孔,能够彻底避免被技术性开锁,同时又能避免因忘带备用钥匙而导致的进不去家门的情况,提高备用开锁系统的安全性。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包括锁芯拨片,锁芯拨片一端与铜柱一端铰接,铜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内的第二弹簧相抵接,第二弹簧用于实现锁芯拨片在驱动电机内的插接复位;所述第二筒体一端固接有第一筒体,另一端固接有开关板,第二筒体的主体套设在固定座内可相对滑动,固定座内设置有限制第二筒体水平滑动的电磁铁芯。进一步地,所述铜柱主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一端设置有铰座,另一端设置有六角柱体,圆柱体与铰座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体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圈;所述第一限位挡圈与安装底板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位于锁芯一侧,用于固定锁芯,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锁芯拨片穿设的通孔,通孔周围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用于安装第一弹簧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包括两个半筒体,两个半筒体扣合构成第一筒体,第一筒体整体呈T型结构,包括一个大径段和一个小径段。进一步地,所述大径段的端面内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用于安装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小径段内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六角槽孔,第一通孔位于小径段靠近大径段的端面内,六角槽孔位于小径段远离大径段的端面内;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围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贯通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第一圆孔位于第二筒体靠近第一筒体的端部内,第三圆孔位于第二筒体远离第一筒体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圆孔的下方设置有相连通的腰形孔,腰形孔用于穿设电磁铁芯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孔内套设有开关板的安装柱;所述第二圆孔内穿设有螺钉,螺钉旋拧至开关板侧面安装柱上开设的第三螺孔内,将第二筒体与开关板实现固接;所述第三圆孔的正下方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开关板上设有的第四螺孔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备用盒体的内部,固定座由两侧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在中间起支撑作用的连接柱组成;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的内部穿设有竖直设置的电磁铁芯,电磁铁芯的上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二限位挡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挡圈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的限位挡板相配合,实现对电磁铁芯的上升过程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挡圈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用于实现电磁铁芯的复位;所述电磁阀的下方设置有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锁芯拨片穿设在锁芯内部,锁芯拨片的一端插接在驱动电机内部,锁芯拨片的另一端与铜柱铰接。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当指纹、密码、卡片等开锁系统遇到故障无法进行开锁时,人工手动按压开关板,开关板带动第二筒体运动,第二筒体运动过程中使得腰形孔对电磁铁芯的摩擦力减小甚至消失,电磁铁芯实现下降从而脱出第二筒体的腰形孔,使得锁芯拨片的插接端从驱动电机内部被抽出,从而实现手动机械开锁;整个开锁过程无需备用钥匙即可实现,可以实现整体机身无任何机械锁孔,能够彻底避免被技术性开锁,同时又能避免因忘带备用钥匙而导致的进不去家门的情况,提高备用开锁系统的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六角铜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一筒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筒体的结构剖视图;图8是开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芯拨片;2-锁芯;3-安装底板,31-第一容纳槽;4-铜柱,41-铰座,42-六角柱体,43-第一限位挡圈;5-第一筒体,51-第二容纳槽,52-第一通孔,53-第一螺孔,54-六角槽孔;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第二筒体,81-第一圆孔,82-第二圆孔,83-第三圆孔,84-腰形孔,85-第二螺孔;9-开关板,91-安装柱,92-第三螺孔,93-第四螺孔;10-固定座,101-第一固定板,102-第二固定板,103-连接柱;11-电磁阀;12-继电器;13-电磁铁芯,131-第二限位挡圈;14-限位挡板;15-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9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包括锁芯拨片1,锁芯拨片1一端与铜柱4一端铰接,铜柱4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8内的第二弹簧7相抵接,第二弹簧7用于实现锁芯拨片1在驱动电机内的插接复位;所述第二筒体8一端固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5,另一端固接有开关板9,第二筒体8的主体套设在固定座10内可相对滑动,固定座10内设置有限制第二筒体8水平滑动的电磁铁芯13。所述锁芯拨片1穿设在锁芯2内部,锁芯拨片1的一端插接在驱动电机内部,插接端可以进行抽出,抽出后实现手动机械开锁,锁芯拨片1的另一端与铜柱4铰接。所述铜柱4主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一端设置有铰座41,另一端设置有六角柱体42,圆柱体与铰座4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体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圈43;所述第一限位挡圈43与安装底板3相抵接;所述安装底板3位于锁芯2一侧,用于固定锁芯2,安装底板3上设置有用于锁芯拨片1穿设的通孔,通孔周围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1,第一容纳槽31用于安装第一弹簧6的一端。所述第一筒体5包括两个半筒体,两个半筒体扣合构成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包括锁芯拨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拨片(1)一端与铜柱(4)一端铰接,铜柱(4)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8)内的第二弹簧(7)相抵接,第二弹簧(7)用于实现锁芯拨片(1)在驱动电机内的插接复位;所述第二筒体(8)一端固接有第一筒体(5),另一端固接有开关板(9),第二筒体(8)的主体套设在固定座(10)内可相对滑动,固定座(10)内设置有限制第二筒体(8)水平滑动的电磁铁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包括锁芯拨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拨片(1)一端与铜柱(4)一端铰接,铜柱(4)的另一端与第二筒体(8)内的第二弹簧(7)相抵接,第二弹簧(7)用于实现锁芯拨片(1)在驱动电机内的插接复位;所述第二筒体(8)一端固接有第一筒体(5),另一端固接有开关板(9),第二筒体(8)的主体套设在固定座(10)内可相对滑动,固定座(10)内设置有限制第二筒体(8)水平滑动的电磁铁芯(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4)主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一端设置有铰座(41),另一端设置有六角柱体(42),圆柱体与铰座(4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体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圈(43);所述第一限位挡圈(43)与安装底板(3)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3)位于锁芯(2)一侧,用于固定锁芯(2),安装底板(3)上设置有用于锁芯拨片(1)穿设的通孔,通孔周围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1),第一容纳槽(31)用于安装第一弹簧(6)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5)包括两个半筒体,两个半筒体扣合构成第一筒体(5),第一筒体(5)整体呈T型结构,包括一个大径段和一个小径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的端面内开设有第二容纳槽(51),第二容纳槽(51)用于安装第一弹簧(6)的一端;所述小径段内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52)和六角槽孔(54),第一通孔(52)位于小径段靠近大径段的端面内,六角槽孔(54)位于小径段远离大径段的端面内;所述第一通孔(52)的周围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5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械锁孔式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8)的内部设有贯通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张元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