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46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中空且上下贯通;雨水管,包括主管和支管;主管包括固定在支撑柱内的内藏段和外露于支撑柱下端的外显段,内藏段与外显段相连通,内藏段的入水口位于支撑柱的上端;支管的一端与内藏段相连通,支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并穿出支撑柱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中,雨水管安装在支撑柱内,雨水管的主管的上端可以直接连接屋顶雨水斗进行排水,支管的上端由支撑柱的侧壁穿出,可以连接阳台雨水管,保证了排水功能的正常进行,并且雨水管隐藏在支撑柱内而不显露在建筑结构外,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房建工程雨水排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为了排走雨水,通常都将雨水管设置在建筑结构外,其外形单一,并且过多的雨水管在建筑结构外会使得建筑外立面有失美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雨水管影响建筑的外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其能够有效隐藏起雨水管,避免雨水管影响建筑的外观,更加整洁。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空且上下贯通;雨水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柱内的内藏段和外露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外显段,所述内藏段与所述外显段相连通,所述内藏段的入水口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藏段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并穿出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显段弯折设置,包括竖直段和与所述竖直段相连通的水平段,所述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内藏段的下端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隔板,各所述隔板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内,所述隔板的形状与所述支撑柱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隔板上设有供所述主管穿过的通孔。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固定在所述支管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所述补强板设有供所述支管穿过的过孔。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管和/或所述支管为热镀锌无缝钢管。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方管柱。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外缘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基台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台内预埋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上端伸出所述基台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显段埋设在所述基台内且所述外显段的排水口伸出所述基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中,将支撑柱设置为中空的,雨水管安装在支撑柱内,雨水管的主管的上端位于支撑柱的上端,可以直接连接屋顶雨水斗进行排水,支管的上端由支撑柱的侧壁穿出,可以连接阳台雨水管,保证了排水功能的正常进行,并且雨水管隐藏在支撑柱内而不显露在建筑结构外,雨水管的下端在施工时可以埋设在建筑结构(如基础承台内),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的上端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支撑柱;110-固定板;200-雨水管;210-主管;211-内藏段;212-外显段;2121-竖直段;2122-水平段;220-支管;300-隔板;310-通孔;400-补强板;410-过孔;500-基台;510-固定锚栓;600-钢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参照图1和图2,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包括支撑柱100和雨水管200。其中,所述支撑柱100中空且上下贯通。具体地,所述支撑柱100为方管柱,优选为方管钢柱。在使用时,所述支撑柱100竖直设置,其下端外缘焊接固定有固定板110,所述固定板110与基台500(例如基础承台)固定连接,具体是所述基台500内预埋有固定螺栓510,所述固定锚栓510的上端伸出所述基台500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板110与所述固定螺栓510固定连接。支撑柱100与建筑结构的钢梁600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筑固定,钢梁600设有至少2组,一组与支撑柱100的上端固定,一组与支撑柱100的中部固定。其中,所述雨水管200包括主管210和支管220,分别用来与屋顶雨水斗、阳台雨水管200连接以进行排水。具体地,所述主管210和/或所述支管220为热镀锌无缝钢管。所述主管210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柱100内的内藏段211和外露于所述支撑柱100下端的外显段212,所述内藏段211与所述外显段212相连通,所述内藏段211的入水口位于所述支撑柱100的上端。内藏段211隐藏在支撑柱100内,不外露,而外显段212是在支撑柱100的下方,在使用时,外显段212是埋设在基台500内的,进一步起到隐藏作用。即整个主管210基本都是隐藏的,不会影响到建筑外观。所述外显段212埋设在所述基台500内且所述外显段212的排水口伸出所述基台500,以进行排水。具体地,所述外显段212弯折设置,包括竖直段2121和与所述竖直段2121相连通的水平段2122,所述竖直段2121的上端与所述内藏段21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支管220的一端与所述内藏段211相连通,所述支管220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并穿出所述支撑柱100的侧壁,支管220穿出支撑柱100侧壁,可以方便地与阳台雨水管200进行连接。为了避免支管220穿出支撑柱100的侧壁后导致支撑柱100的强度降低,优选地,本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还包括补强板400,所述补强板400固定在所述支管220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以补强支撑柱100的强度;所述补强板400设有供所述支管220穿过的过孔410。补强板400为钢材质,与支撑柱100的内壁焊接固定。优选地,本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还包括若干隔板300,各所述隔板300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100内,隔板300的材质为钢,与支撑柱100焊接固定。所述隔板300的形状与所述支撑柱100的内轮廓相匹配,若支撑柱100的形状是方形,则隔板300的形状也为方形,若支撑柱100的形状是圆形,则隔板300的形状也为圆形。所述隔板300上设有供所述主管210穿过的通孔310。隔板300可以对支撑柱100内进行分隔,同时起到固定雨水管200的作用。以下简述本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的安装过程:1、工厂生产环节中,雨水管200通过隔板300焊接固定在支撑柱100内;2、从工厂将支撑柱100运到施工现场;3、进行固定锚栓510的预埋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空且上下贯通;/n雨水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柱内的内藏段和外露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外显段,所述内藏段与所述外显段相连通,所述内藏段的入水口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藏段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并穿出所述支撑柱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空且上下贯通;
雨水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柱内的内藏段和外露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外显段,所述内藏段与所述外显段相连通,所述内藏段的入水口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藏段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并穿出所述支撑柱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显段弯折设置,包括竖直段和与所述竖直段相连通的水平段,所述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内藏段的下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隔板,各所述隔板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内,所述隔板的形状与所述支撑柱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隔板上设有供所述主管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集成雨水管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淑娇李景珊方子妍廖奕斌袁嘉梁黄长胜吴才伍苏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