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臻浩专利>正文

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40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沿水流方向设置于河床中,包括渗管结构、反滤层和河道原土回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管结构包括渗管以及依次包裹在渗管外的竹帘、尼龙滤网,尼龙滤网外每隔1米使用铁丝紧固;所述尼龙滤网由多层组成,在尼龙滤网的层间分布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通过将活性炭加入到渗管取水装置中,使取水装置在取水的同时,具有水体净化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河床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我国约三分之二的饮水用来自地下水,在对地下水进行开采时,修建取水构筑物可以更加合理的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其中渗管取水工程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眼的水平渗水管道,在管道周围及上部铺设人工反滤层对水流进行过滤,借助水的渗流和重力流,来截流和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作为给水水源的工程。这种取水方式可以在集取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同时起到简单的净水滤沙的作用。与其他形式取水构筑物相比,渗管具有工艺简单,运行管理难度小,成本低等优点。但通过渗虑净化仅能使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浓度降低,对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等几乎没有去除能力。活性炭是由许多种含碳物质制成,如木材、锯屑、煤、焦炭等。其中煤成为制造活性炭最通用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脱水、炭化和炭化物活化过程制成活性炭。活性炭因其发达的微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活性炭因能有效地去除色、嗅、味、有机物、杀虫剂、除草剂、酚、铁、汞等多种污染物而成为最有效和最通用的除污染净水剂。本申请将活性炭加入到渗管取水装置中,使取水装置在取水的同时,具有水体净化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河床取水装置,可以在取水的同时对所取水体进行净化。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沿水流方向设置于河床中,该取水装置包括渗管结构、反滤层和河道原土回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管结构包括渗管以及依次包裹在渗管外的竹帘、尼龙滤网,尼龙滤网外每隔1米使用铁丝紧固;所述尼龙滤网由多层组成,在尼龙滤网的层间分布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渗管为PE管、钢管或混凝土管,管径为300-400mm,在所述渗管上部240°范围交错排列有直径为20mm的圆形取水孔,以圆心位置计,孔间距为50mm;所述竹帘由3-4mm宽,1000-2000mm长的竹条编织而成;所述尼龙滤网的层数为2-4层,孔径为60-100目;所述活性炭呈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3-5mm,厚度为10-15mm;所述反滤层设置在渗管结构外围,包括三层不同粒径的滤料,所述三层不同粒径的滤料由渗管结构向外依次为:第一层粒径为40-80mm,厚度为180-220mm,第二层粒径为15-40mm,厚度为280-320mm,第三层粒径为5-8mm,厚度为280-320mm,所述滤料为砂石料;所述河道原土回填层位于反滤层上方,由两层组成,从下向上,第一层为河床开挖料,厚度为400-600mm,但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第二层为河床开挖料,厚度为2500-3500mm。本专利技术将活性炭结合到渗管取水装置中,使渗管在取水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对所取水体进行了有效的净化,取得了较好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取水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渗管结构的剖面图图中:1为原始河床线位置,2为河道原土回填层第二层,3为河道原土回填层第一层,4为第一层滤料,5为第二层滤料,6为第三层滤料,7为渗管结构,8为渗管,9为竹帘,10为内层尼龙滤网,11为活性炭,12为外层尼龙滤网,13为取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沿水流方向设置于河床中,该取水装置包括渗管结构、反滤层和河道原土回填层。所述渗管结构包括渗管以及依次包裹在渗管外的竹帘、尼龙滤网,尼龙滤网外每隔1米使用铁丝紧固;所述尼龙滤网由2层组成,孔径为100目,在尼龙滤网的层间分布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渗管为PE管,管径为300mm,在所述渗管上部240°范围交错排列有直径为20mm的圆形取水孔,孔间距为50mm;所述活性炭呈球形,粒径为5mm,厚度为15mm;所述反滤层设置在渗管结构外围,包括三层不同粒径的滤料,所述三层不同粒径的滤料由渗管结构向外依次为:第一层粒径为40mm,厚度为220mm,第二层粒径为20mm,厚度为280mm,第三层粒径为5mm,厚度为300mm,所述滤料为砂石料;所述河道原土回填层位于反滤层上方,由两层组成,从下向上,第一层为河床开挖料,厚度为500mm,但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第二层为河床开挖料,厚度为3000mm。实施例2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沿水流方向设置于河床中,该取水装置包括渗管结构、反滤层和河道原土回填层。所述渗管结构包括渗管以及依次包裹在渗管外的竹帘、尼龙滤网,尼龙滤网外每隔1米使用铁丝紧固;所述尼龙滤网由4层组成,孔径为80目,在尼龙滤网的层间分布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即尼龙滤网在活性炭两侧各有两层;其中,所述渗管为钢管,管径为400mm,在所述渗管上部240°范围交错排列有直径为20mm的圆形取水孔,孔间距为50mm;所述活性炭呈球形,粒径为3mm,厚度为10mm;所述反滤层设置在渗管结构外围,包括三层不同粒径的滤料,所述三层不同粒径的滤料由渗管结构向外依次为:第一层粒径为80mm,厚度为200mm,第二层粒径为40mm,厚度为300mm,第三层粒径为8mm,厚度为300mm,所述滤料为砂石料;所述河道原土回填层位于反滤层上方,由两层组成,从下向上,第一层为河床开挖料,厚度为500mm,但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第二层为河床开挖料,厚度为30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沿水流方向设置于河床中,该取水装置包括渗管结构、反滤层和河道原土回填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渗管结构包括渗管以及依次包裹在渗管外的竹帘、尼龙滤网,尼龙滤网外每隔1米使用铁丝紧固;所述尼龙滤网由多层组成,在尼龙滤网的层间分布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 其中,所述渗管为PE管、钢管或混凝土管,管径为300-400mm,在所述渗管上部240°范围交错排列有直径为20mm的圆形取水孔,以圆心位置计,孔间距为50mm;所述竹帘由3-4mm宽,1000-2000mm长的竹条编织而成;所述尼龙滤网的层数为2-4层,孔径为60-100目;所述活性炭呈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3-5mm,厚度为10-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沿水流方向设置于河床中,该取水装置包括渗管结构、反滤层和河道原土回填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管结构包括渗管以及依次包裹在渗管外的竹帘、尼龙滤网,尼龙滤网外每隔1米使用铁丝紧固;所述尼龙滤网由多层组成,在尼龙滤网的层间分布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渗管为PE管、钢管或混凝土管,管径为300-400mm,在所述渗管上部240°范围交错排列有直径为20mm的圆形取水孔,以圆心位置计,孔间距为50mm;所述竹帘由3-4mm宽,1000-2000mm长的竹条编织而成;所述尼龙滤网的层数为2-4层,孔径为60-100目;所述活性炭呈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3-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臻浩赵双要王林朱小闯杨东阁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臻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