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25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保暖棉絮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包括聚酯纤维本体,其中,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内具有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形成的超疏水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除具有普通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保暖、透气、蓬松等效果外,还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的功能,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可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拒水效果超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
本技术属于保暖棉絮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
技术介绍
在严寒、湿冷等恶劣的环境下,户外或军事方面首先需要防寒防冻。而现有的服装御寒能力不够理想,且透气性比较差,户外或长途奔袭之后,身上一旦出汗,汗水就会被棉花吸收。这一情况直接降低了保暖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严寒条件下防冻的需要。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保暖性服装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几年最受追捧的莫过于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P棉(全称primaloft)。它的性能确实是目前防寒材料中的最佳品。最大优势是即使被水浸湿,仍可保暖。因此,P棉让从17世纪就服务于人类防寒事业的羽绒退出了军用防寒材料的历史舞台。然而P棉虽然不惧水,但是也有类似羽绒的弱点:没有导出湿气的结构特征。再加上内外两层外面料包裹,透气性同样远不如抓绒,高排汗量情况下会让人感到身体有些潮湿气闷,不适合大强度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该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除具有普通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保暖、透气、蓬松等效果外,还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包括聚酯纤维本体,其中,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内具有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形成的超疏水界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在不破坏原普通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前提下,将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引入,在聚酯纤维本体的内部形成超疏水界面,从而使得具有此结构的聚酯保暖棉絮片除具有普通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保暖、透气、蓬松等效果外,还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的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分散于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的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分散于聚酯纤维本体内部的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在聚酯纤维本体内部形成超疏水界面,这种超疏水界面模拟荷叶表面结构,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的功能,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适用于室内或室外,可在多种条件下和较长时间内维持超强的疏水性能,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进一步的,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有超疏水界面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进一步增强所述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拒水性。进一步的,所述的超疏水界面层为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附着在聚酯纤维本体的外表面而形成的超疏水界面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附着于聚酯纤维本体的外表面而形成的超疏水界面层模拟荷叶表面结构,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的功能。经检测,水滴在这种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具有超疏水性。这样,水在仿荷叶状的界面上呈球状,可快速滑动,而不在表面留下任何痕迹,呈现出超强的疏水及淋不湿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采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在聚酯纤维本体的内部形成超疏水界面以及在聚酯纤维本体的外表面形成超疏水界面层,超疏水界面和超疏水界面层模拟荷叶表面结构,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性质。采用此结构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除具有普通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保暖、透气、蓬松等效果外,还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功能,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可大于150°,滚动角可小于10°,拒水效果超强,即使在高排汗量情况下也不会让人感到身体有些潮湿气闷,可适用于各种严寒、潮湿等恶劣环境,适合大强度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尤其适用于严寒条件下现代军事作战需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中聚酯纤维本体的横截面图;其中:1——聚酯纤维本体、2——超疏水界面,3——超疏水界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包括聚酯纤维本体1,其中,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内具有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形成的超疏水界面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聚酯纤维本体1内具有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形成的超疏水界面2,此种超疏水界面2模拟荷叶表面结构,具有超疏水、自清洁性质,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适用于室内或室外,可在多种条件下和较长时间内维持超强的疏水性能,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所述的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分散于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内部。本技术通过将所述的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分散于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内部,从而在聚酯纤维本体1内形成超疏水界面2,这种超疏水界面2模拟荷叶表面结构,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的功能。经检测,水滴在这种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具有超疏水性。这样,水在仿荷叶状的界面上呈球状,可快速滑动,而不在表面留下任何痕迹,呈现出超强的疏水性能。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形成有超疏水界面层3。本技术通过在聚酯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超疏水界面层3,以进一步增强所述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的拒水性。所述的超疏水界面层3为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附着在聚酯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而形成的超疏水界面层3。本技术的超疏水界面2和超疏水界面层3可通过涂覆或浸渍等常规的方法得到。本技术的超疏水纳米新材料为现有技术的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如CN201510125788.3中公开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超疏水涂料。下面对本技术的制备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描述:将现有技术普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包括聚酯纤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形成有超疏水界面层(3),所述的超疏水界面层(3)为由超疏水纳米新材料附着在聚酯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而形成的超疏水界面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超疏水纳米新材料合成的聚酯纤维保暖棉絮片,包括聚酯纤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纤维本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聚酯纤维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册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住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