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6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底座、密封机构、转动机构、内胆、限位块、外壳、调节开关、排污口、散热网和万向轮组成,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上盖板、加注口、定位槽、铰链和拉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转动轴、轴承和保护壳,通过转动机构带动内胆转动,使原料离心转动,有效增加了主体的浸泡效率,减少了需要浸泡的时间;所述内胆包括转动扣、定位环、加热板、固定端、过滤网和电磁阀门,所述电磁阀门设置在内胆下端一侧位置,通过控制电动机带动内胆转动,碎渣经过滤网到达下端,由电磁阀门控制将其排出,有效解决了产出玉米淀粉质量不佳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浸泡装置
,具体为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玉米淀粉又称玉蜀黍淀粉,俗名六谷粉,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浸泡温度对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浸泡水温度,能够促进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然而,现有的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都是通过人工将亚硫酸液进行加热,再倒入到浸泡罐中,时间长了亚硫酸冷却将导致浸泡时间增加,同时玉米淀粉堆积在一起将导致设备的浸泡效果不佳,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浸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底座、密封机构、转动机构、内胆、限位块、外壳、调节开关、排污口、散热网和万向轮组成,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上盖板、加注口、定位槽、铰链和拉环,所述上盖板通过铰链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加注口设置在上盖板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槽设置在上盖板下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转动轴、轴承和保护壳,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在底座内,其前端设有转动轴且通过转动轴与内胆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底座接触部分设有轴承,所述内胆包括转动扣、定位环、加热板、固定端、过滤网和电磁阀门,所述转动扣固定设置在内胆外侧壁上,所述定位环设置在内胆上端一周,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内胆内侧,其下端连接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电磁阀门设置在内胆下端一侧位置,所述转动扣外侧凹槽部分对应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外壳内侧,所述外壳外侧设有调节开关,所述排污口设置在外壳下端电磁阀门一侧。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散热网。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伸出部分设有保护壳。优选的,所述拉环设置在上盖板上。优选的,所述加注口结构设为漏斗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主体内设置有转动机构,在对玉米淀粉原料进行浸泡时,玉米原料堆积在一起,此时通过开关间断控制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运转,内胆随转动轴间断式旋转,内胆内放置的玉米原料被离心力带动转动可以使其均匀浸泡,有效增加了主体的浸泡效率,减少了需要浸泡的时间,其整体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2、本技术通过在主体内设置有过滤网和电磁阀门,在对玉米淀粉原料进行浸泡时,原料内成分产生脱离,浸泡一定时间产生碎渣,此时通过控制电动机带动内胆转动,玉米原料被离心力带动旋转,由于原料放置在过滤网上,碎渣经过滤网到达下端,由电磁阀门控制将其排出,有效解决了产出玉米淀粉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局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局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主体;2、底座;3、密封机构;31、上盖板;32、加注口;33、定位槽;34、铰链;35、拉环;4、转动机构;41、电动机;42、转动轴;43、轴承;44、保护壳;5、内胆;51、转动扣;52、定位环;53、加热板;54、固定端;55、过滤网;56、电磁阀门;6、限位块;7、外壳;8、调节开关;9、排污口;10、散热网;11、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由底座2、密封机构3、转动机构4、内胆5、限位块6、外壳7、调节开关8、排污口9、散热网10和万向轮11组成,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上盖板31、加注口32、定位槽33、铰链34和拉环35,所述上盖板31通过铰链34与外壳7活动连接,所述加注口32设置在上盖板31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槽33设置在上盖板31下端,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电动机41、转动轴42、轴承43和保护壳44,所述电动机41固定设置在底座2内,其前端设有转动轴42且通过转动轴42与内胆5连接,所述转动轴42与底座2接触部分设有轴承43,所述内胆5包括转动扣51、定位环52、加热板53、固定端54、过滤网55和电磁阀门56,所述转动扣51固定设置在内胆5外侧壁上,所述定位环52设置在内胆5上端一周,所述加热板53设置在内胆5内侧,其下端连接有固定端54,所述固定端54内设有过滤网55,所述电磁阀门56设置在内胆5下端一侧位置,所述转动扣51外侧凹槽部分对应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固定在外壳7内侧,所述外壳7外侧设有调节开关8,所述排污口9设置在外壳7下端电磁阀门56一侧。所述底座2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1,便于主体1进行移动。所述底座2一侧设置有散热网10,避免电动机41过热。所述转动轴42伸出部分设有保护壳44,避免液体侵蚀转动轴42。所述拉环35设置在上盖板31上,便于将上盖板31打开。所述加注口32结构设为漏斗状,便于对内胆5进行加注。工作原理:该技术在使用的时候,打开上盖板31,将玉米淀粉原料放入内胆5内部,通过加注口32将浸泡液加注到内胆5内部,此时原料位于内胆5内部的过滤网55上,浸泡液加后可对玉米淀粉原料进行浸泡,此时通过调节开关8控制电动机41工作,其通过前端转动轴42带动上端连接的内胆5进行转动,此时内胆5两侧设置的转动扣51旋转并与限位块6齿合,内胆5上端定位环52在定位槽33内旋转,避免内胆5在外壳7内产生位置偏离对内胆5造成损伤,内胆5转动时产生离心力使原料在其内部转动,此时原料各个方向均与浸泡液充分接触,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转动使其充分浸泡,且转动时可以使原料携带的碎渣通过过滤网55过滤到内胆5下端,并在结束浸泡时通过控制电磁阀门56打开并通过排污口9将其排出,有效增加了主体1的浸泡效率,减少了需要浸泡的时间,且排出碎渣后提高了产出玉米淀粉的质量;在浸泡完成后,通过控制电磁阀门56打开,再次开启电动机41带动内胆5转动,可以对其内部原料进行离心力旋转并脱水,使原料内多余水分排出,有效增加了主体1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步骤,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底座(2)、密封机构(3)、转动机构(4)、内胆(5)、限位块(6)、外壳(7)、调节开关(8)、排污口(9)、散热网(10)和万向轮(11)组成,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上盖板(31)、加注口(32)、定位槽(33)、铰链(34)和拉环(35),所述上盖板(31)通过铰链(34)与外壳(7)活动连接,所述加注口(32)设置在上盖板(31)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槽(33)设置在上盖板(31)下端,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电动机(41)、转动轴(42)、轴承(43)和保护壳(44),所述电动机(41)固定设置在底座(2)内,其前端设有转动轴(42)且通过转动轴(42)与内胆(5)连接,所述转动轴(42)与底座(2)接触部分设有轴承(43),所述内胆(5)包括转动扣(51)、定位环(52)、加热板(53)、固定端(54)、过滤网(55)和电磁阀门(56),所述转动扣(51)固定设置在内胆(5)外侧壁上,所述定位环(52)设置在内胆(5)上端一周,所述加热板(53)设置在内胆(5)内侧,其下端连接有固定端(54),所述固定端(54)内设有过滤网(55),所述电磁阀门(56)设置在内胆(5)下端一侧位置,所述转动扣(51)外侧凹槽部分对应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固定在外壳(7)内侧,所述外壳(7)外侧设有调节开关(8),所述排污口(9)设置在外壳(7)下端电磁阀门(56)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用浸泡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底座(2)、密封机构(3)、转动机构(4)、内胆(5)、限位块(6)、外壳(7)、调节开关(8)、排污口(9)、散热网(10)和万向轮(11)组成,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上盖板(31)、加注口(32)、定位槽(33)、铰链(34)和拉环(35),所述上盖板(31)通过铰链(34)与外壳(7)活动连接,所述加注口(32)设置在上盖板(31)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槽(33)设置在上盖板(31)下端,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电动机(41)、转动轴(42)、轴承(43)和保护壳(44),所述电动机(41)固定设置在底座(2)内,其前端设有转动轴(42)且通过转动轴(42)与内胆(5)连接,所述转动轴(42)与底座(2)接触部分设有轴承(43),所述内胆(5)包括转动扣(51)、定位环(52)、加热板(53)、固定端(54)、过滤网(55)和电磁阀门(56),所述转动扣(51)固定设置在内胆(5)外侧壁上,所述定位环(52)设置在内胆(5)上端一周,所述加热板(53)设置在内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浩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