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组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0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源组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其中,光源组件包括合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合光元件上设置有多个光处理层,光处理层包括相背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发光元件邻近合光元件设置,并用于向全部的光处理层的第二侧发出红光;第二发光元件邻近合光元件且与第一发光元件间隔设置,用于向至少一个光处理层的第一侧发出非红光;合光元件用于对红光与非红光进行合光,从而形成并出射彩色光线。本申请中的光源组件通过设置合光元件对红光和非红光进行合成以形成彩色光线,并且,通过在合光元件上设置多个能够透射红光的光处理层,使得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红光的透过率更高,从而提高了红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组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本申请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组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佩戴者的良好佩戴体验,在增强现实技术中针对负责提供成像的投影光机模块而言,减小投影光机的尺寸和重量和提高显示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有的投影光机中,难以在缩小投影光机的尺寸的同时保证投影光机彩色显示效果,尤其是在彩色显示时投影光机的红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源组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合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邻近所述合光元件设置,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邻近所述合光元件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间隔设置。所述合光元件上设置有多个光处理层,所述光处理层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向全部的所述光处理层的第二侧发出红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光处理层的所述第一侧发出非红光;所述合光元件用于对所述红光和所述非红光进行合光以形成并出射彩色光线。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源组件中,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红光和非红光,然后通过在合光元件对红光以及非红光光线进行合成以形成彩色光线,保证了光源组件尺寸较小且能够发出彩色光线;另外,通过在合光元件上设置多个能够透射红光的光处理层,使得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红光的透过率更高,从而提高了光源组件中红光的效率。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组件和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设置在所述合光元件的出光侧。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源组件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合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合光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处理层与第三光处理层在光线入射角度为45°时光线透过率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处理层与第三光处理层在光线入射角度为37°时光线透过率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处理层与第三光处理层在光线入射角度为53°时光线透过率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光处理层与第四光处理层在光线入射角度为45°时光线透过率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光处理层与第四光处理层在光线入射角度为37°时光线透过率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光处理层与第四光处理层在光线入射角度为53°时光线透过率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调节结构在光源组件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调节结构在光源组件中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的比例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调节结构贴合在合光元件上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调节结构贴合在第一发光元件上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调节结构形成在合光元件上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0、成像装置2000、壳体3000、光源组件100、第一发光元件11、发光面110、第二发光元件12、第三发光元件13、合光元件14、直角棱镜140、直角面1400、非直角面1401、光处理层141、第一侧1410、第二侧1411、第一光处理层1412、第二光处理层1413、第三光处理层1414、第四光处理层1415、光调节结构15、光表面150、成像镜头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与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源组件100,光源组件100包括合光元件14,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其中,合光元件14上设置有多个光处理层141,光处理层141包括相背的第一侧1410与第二侧1411;第一发光元件11邻近合光元件14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用于向全部的光处理层141的第二侧1411发出红光;第二发光元件12邻近合光元件14设置,并且,第二发光元件12与第一发光元件11间隔设置,第二发光元件12用于向至少一个光处理层141的第一侧1410发出非红光;合光元件14用于对红光与非红光进行合光,从而形成并出射彩色光线。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光源组件100中,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用于发出红光和非红光,然后通过在合光元件14对红光以及非红光光线进行合成以形成彩色光线,保证了光源组件100尺寸较小且能够实现彩色图像显示;另外,通过在合光元件14上设置多个能够透射红光的光处理层141,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发出的红光的透过率更高,从而提高了光源组件100中红光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运用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虚拟信息,例如物体、图片、视频和声音等等信息,融合在现实环境中,以将现实世界丰富起来。那么,电子装置1000(图16所示)可以是应用增强显示技术的一些可穿戴设备,例如AR眼镜、AR眼罩、AR头盔、AR头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人们通常头戴这类设备来观看由两侧的投影光机模组投射形成的画面来实现增强现实。目前,在增强现实头戴领域的光学解决方案主要以具有适配性好,外观轻薄,真实视野影响小等优势的衍射波导方案为主。波导方案的主要光学组成包括波导部分和投影光机部分。就波导方案的AR眼镜而言,为了保证使用者佩戴AR眼镜时能够得到更好的佩戴体验,需要AR眼镜足够轻的重量与尽量小的尺寸,以及能够显示彩色图像。那么针对负责提供成像的投影光机模块,限制投影光机模块的尺寸和重量便十分重要。例如,在使用DLP(DigitalLi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n合光元件,所述合光元件上设置有多个光处理层,所述光处理层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n邻近所述合光元件设置的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向全部的所述光处理层的所述第二侧发出红光;/n邻近所述合光元件设置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光处理层的所述第一侧发出非红光,所述合光元件用于对所述红光和所述非红光进行合光以形成并出射彩色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
合光元件,所述合光元件上设置有多个光处理层,所述光处理层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邻近所述合光元件设置的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向全部的所述光处理层的所述第二侧发出红光;
邻近所述合光元件设置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光处理层的所述第一侧发出非红光,所述合光元件用于对所述红光和所述非红光进行合光以形成并出射彩色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光处理层的所述第一侧发出蓝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绿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均为微型发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元件包括多块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包括两个直角面和连接所述两个直角面的一个非直角面,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朝向其中一个所述非直角面设置,相邻的所述直角棱镜的所述直角面拼接在一起,所述光处理层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直角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用于发出蓝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绿光;
所述多个光处理层包括第一光处理层、第二光处理层、第三光处理层和第四光处理层,所述第一光处理层、所述第二光处理层、所述第三光处理层和所述第四光处理层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直角棱镜的直角面之间;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光处理层和所述第二光处理层形成的夹角范围内,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光处理层和所述第三光处理层形成的夹角范围内,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三光处理层和所述第四光处理层形成的夹角范围内;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