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06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一种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上部的斜管、设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中的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的大头部中的若干清淤杆、连接若干清淤杆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的悬梁、转动设置于悬梁底面且位于吊环上方的收卷单元及连接收卷单元与吊环的连接单元;清淤杆倾斜设置且与斜管平行。如此能够自动对多个斜管进行清淤、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磷尾矿尾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磷矿厂尾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磷,现有的处理方式为:金属型粒子交换树脂除磷法、变换电极极性的电解除磷法、生物除磷法等。中国专利“一种尾矿废水处理系统”揭示了一种通过添加絮凝剂进行沉淀过滤的处理方法,其中采用斜管沉淀池进行沉淀过滤,多个倾斜设置的斜管内部容易被沉淀物堵塞,一般需要定期将斜管取出人工进行清理,如此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对多个斜管进行清淤、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上部的斜管、设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中的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的大头部中的若干清淤杆、连接若干清淤杆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的悬梁、转动设置于悬梁底面且位于吊环上方的收卷单元及连接收卷单元与吊环的连接单元;清淤杆倾斜设置且与斜管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上部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托块,斜管倾斜设置于一第一安装架的底部,第一安装架的边缘位于托块上。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漏斗状的接淤斗,接淤斗的底部开口与排泥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斜管的截面形状为葫芦状,具有大头部及小头部,大头部及小头部的形状均为圆形,大头部的直径大于小头部的直径,大头部与小头部叠交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清淤杆的直径小于大头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清淤机构还包括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两侧的导向杆、设置于沉淀池上且位于第二安装架两侧的两个导向支架;导向支架上开设有倾斜的导向槽,导向槽与斜管平行,导向杆位于导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架的每一侧均突出设置有两个导向杆,每一导向支架上开设有两个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收卷单元的数量与吊环的数量相同,连接单元为连接带或者链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上部的斜管、设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中的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的大头部中的若干清淤杆、连接若干清淤杆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的悬梁、转动设置于悬梁底面且位于吊环上方的收卷单元及连接收卷单元与吊环的连接单元;清淤杆倾斜设置且与斜管平行。如此能够自动对多个斜管进行清淤、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的第一局部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中的斜管及清淤杆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的第二局部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10、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10上部的斜管30、设置于沉淀池10底部的排泥管50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30中的清淤机构。沉淀池10的一端设置有入口11,另一端设置有出口12,沉淀池10的上部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托块13,沉淀池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漏斗状的接淤斗40,接淤斗40的底部开口41与排泥管50连通。尾水通过入口11进入到沉淀池10,如a所示;尾水沉淀后的溶液在斜管30中向上漫出,如b所示,最后从出口12排出,如c所示。尾水沉淀后的絮状物或淤泥从底部开口41进入到排泥管50中,如A所示,之后通过排泥管50排出,如B所示。斜管30倾斜设置于一第一安装架20的底部,第一安装架20的边缘位于托块13上。斜管30的截面形状为葫芦状,具有大头部31及小头部32,大头部31及小头部32的形状均为圆形,大头部31的直径大于小头部32的直径,大头部31与小头部32叠交连通。淤泥可沉积在大头部31远离小头部32的一侧且在重力作用下可沿大头部31向下滑动。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30的大头部31中的若干清淤杆60、连接若干清淤杆60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61、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1两侧的导向杆62、设置于沉淀池10上且位于第二安装架61两侧的两个导向支架70、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1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63、位于第二安装架61上方的悬梁80、转动设置于悬梁80底面且位于吊环63上方的收卷单元81及连接收卷单元81与吊环63的连接单元90。清淤杆60倾斜设置且与斜管30平行。清淤杆60的直径小于大头部31的直径。导向支架70上开设有倾斜的导向槽71,导向槽71与斜管30平行。第二安装架61的每一侧均突出设置有两个导向杆62,每一导向支架70上开设有两个导向槽71,导向杆62位于导向槽71中。导向支架70用于对第二安装架61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使得清淤杆60与斜管30相对且可顺利地伸入到斜管30中。清淤杆60在重力作用下沿斜管30移动可将斜管30中的淤泥向下推出,实现对斜管30的清理。收卷单元81的数量与吊环63的数量相同,每一收卷单元81通过一连接单元90与对应的吊环63连接。连接单元90可为连接带或者链条。小头部32的设置可避免斜管30堵塞,且减少清淤杆60在斜管30中移动的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10、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10上部的斜管30、设置于沉淀池10底部的排泥管50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30中的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30的大头部31中的若干清淤杆60、连接若干清淤杆60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61、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1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63、位于第二安装架61上方的悬梁80、转动设置于悬梁80底面且位于吊环63上方的收卷单元81及连接收卷单元81与吊环63的连接单元90;清淤杆60倾斜设置且与斜管30平行。如此能够自动对多个斜管进行清淤、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上部的斜管、设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中的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的大头部中的若干清淤杆、连接若干清淤杆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的悬梁、转动设置于悬梁底面且位于吊环上方的收卷单元及连接收卷单元与吊环的连接单元;清淤杆倾斜设置且与斜管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若干倾斜设置于沉淀池上部的斜管、设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及至少部分地可活动地位于斜管中的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伸入到斜管的大头部中的若干清淤杆、连接若干清淤杆的顶部的第二安装架、突出设置于第二安装架顶面且靠近两端的至少两个吊环、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的悬梁、转动设置于悬梁底面且位于吊环上方的收卷单元及连接收卷单元与吊环的连接单元;清淤杆倾斜设置且与斜管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上部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托块,斜管倾斜设置于一第一安装架的底部,第一安装架的边缘位于托块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尾矿尾水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漏斗状的接淤斗,接淤斗的底部开口与排泥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尾矿尾水絮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明华阮忠强俞佳情高吉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知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