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09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包括脱析槽,所述脱析槽内设置有溢流槽和液体循环槽,所述溢流槽上方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所述液体循环槽内设置有脱析管,所述脱析管一端设置在液体循环槽底部,另一端与脱析塔顶部相通,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与脱析塔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液体循环槽的底部相通,所述脱析管的中部和回水管中部设置有脱析循环泵,所述脱析管位于脱析塔顶部的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下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风机,冷凝液脱析后的废水通过回水管回到脱析槽,再通过污水管送至污水池生化处理,经脱析塔处理后,水中氨氮下降,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凝液脱析除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
技术介绍
原有技术中冷凝液三效蒸发出水后,进入脱析槽,在脱析槽静止后,直接送往污水工段进行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水中氨氮含量在1000毫克/升左右,水中氨氮含量高,生化处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包括脱析槽,所述脱析槽内设置有溢流槽和液体循环槽,所述溢流槽与液体循环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溢流槽上方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所述液体循环槽内设置有脱析管和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与外部污水池相通,所述脱析管一端设置在液体循环槽底部,另一端与脱析塔顶部相通,所述脱析塔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脱析管位于脱析塔顶部的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下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与脱析塔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液体循环槽的底部相通,所述脱析管的中部和回水管中部设置有脱析循环泵。优选的是,所述脱析管与脱析循环泵输出端相通,所述脱析管与脱析循环泵输入端相通。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位于填料层的上方。优选的是,所述脱析槽顶部设置有泄压管。优选的是,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每个喷头均与脱析管相通,均匀分布在支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技术采用液体循环水泵将冷凝液送至脱析塔顶部,通过填料均匀分布,脱析塔下加风机,强制送风,增加冷凝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冷凝液中的氨与冷凝液分离通过风流从排气管排出,冷凝液脱析后的废水通过回水管回到脱析槽,再通过污水管送至污水池生化处理,经脱析塔处理后,水中氨氮下降,生化处理负荷降低,处理效果好。本技术采用所述脱析槽内设置有溢流槽和液体循环槽,所述冷凝液先进入溢流槽,在溢流槽内漫过隔板后再进入液体循环槽,通过脱析管和液体循环泵将溢流进入液体循环槽部分的冷凝液泵出,控制溢流的速度,使得未脱析的冷凝液及时被脱析管运走,不会与回水管回流的废水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所示附图中,脱析槽1,溢流槽2,液体循环槽3,泄压管4,隔板5,冷凝液进液管6,脱析管7,污水管8,脱析塔9,排气管10,喷头11,支架12,填料层13,风机14,脱析循环泵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包括脱析槽1,所述脱析槽1内设置有溢流槽2和液体循环槽3,所述脱析槽1顶部设置有泄压管4,所述溢流槽2与液体循环槽3之间设置有隔板5,所述溢流槽2上方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6,所述液体循环槽3内设置有脱析管7和污水管8,所述污水管8与外部污水池相通,所述脱析管7一端设置在液体循环槽3底部,另一端与脱析塔9顶部相通,所述脱析塔9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与脱析塔9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液体循环槽3的底部相通,所述脱析管7的中部和回水管中部设置有脱析循环泵15,所述脱析管7与脱析循环泵15输出端相通,所述脱析管7与脱析循环泵15输入端相通,所述脱析塔9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10,所述脱析管7位于脱析塔9顶部的端部设置有喷头11,所述喷头11设置有多个,每个喷头11均与脱析管7相通,均匀分布在支架12上,所述喷头11下方设置有填料层13,所述脱析塔9底部设置有风机14,所述排气管10位于填料层13的上方,所述冷凝液从喷头11喷出,所述填料使冷凝液均匀分布,脱析塔9下加风机14,强制送风,空气在填料处与冷凝液充分接触,完成透析,透析后的废水滴落在脱析塔9底部。冷凝液通过冷凝液进液管6进入脱析槽1后,所述脱析槽1内设置有溢流槽2和液体循环槽3,所述冷凝液先进入溢流槽2,在溢流槽2内漫过隔板5后再进入液体循环槽3,所述脱析槽1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泄压管4排出,通过脱析管7和液体循环泵将溢流进入液体循环槽3部分的冷凝液泵出,控制溢流的速度,使得未脱析的冷凝液及时被脱析管7运走,不会与回水管回流的废水混合,液体循环水泵将冷凝液送至脱析塔9顶部,通过填料均匀分布,脱析塔9下加风机14,强制送风,增加冷凝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冷凝液中的氨与冷凝液分离通过风流从排气管10排出,冷凝液脱析后的废水通过回水管回到脱析槽1,再通过污水管8送至污水池生化处理,经脱析塔9处理后,水中氨氮下降,生化处理负荷降低,处理效果好。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析槽,所述脱析槽内设置有溢流槽和液体循环槽,所述溢流槽与液体循环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溢流槽上方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所述液体循环槽内设置有脱析管,所述脱析管一端设置在液体循环槽底部,另一端与脱析塔顶部相通,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与脱析塔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液体循环槽的底部相通,所述脱析管的中部和回水管中部设置有脱析循环泵,所述脱析塔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脱析管位于脱析塔顶部的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下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液脱析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析槽,所述脱析槽内设置有溢流槽和液体循环槽,所述溢流槽与液体循环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溢流槽上方设置有冷凝液进液管,所述液体循环槽内设置有脱析管,所述脱析管一端设置在液体循环槽底部,另一端与脱析塔顶部相通,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与脱析塔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液体循环槽的底部相通,所述脱析管的中部和回水管中部设置有脱析循环泵,所述脱析塔中上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脱析管位于脱析塔顶部的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下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脱析塔底部设置有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泉于广东余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