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00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包括箱体、电源组件、控制单元、多个驱动板组件和与驱动板组件相对设置的老化板组件,电源组件、控制单元、驱动板组件、老化板组件均设置在箱体内,控制单元、驱动板组件和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驱动板组件、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老化板组件包括老化板架、驱动板和多个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分别设置在老化板的两侧而形成第一风道;驱动板组件包括驱动架、多个导电导热管、多个第二风机和与老化板一一电性连接的多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驱动架上,多个第二风机分别设置在驱动板的两侧而与驱动架形成第二风道。其能一次性大量地测试芯片,且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芯片的高品质和高产量的需求,通常需要对芯片进行自动老化测试。而市场上对芯片的自动化老化测试装置,由于散热的原因,一般测试箱能容纳的被芯片不多(测试的芯片越多,散热要求越高),而无法满足高产量(大容量)的需求。即使少数测试装置能满足高产量的需求,但测试装置的体积又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能一次性大量地测试芯片,且体积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源组件、控制单元、多个驱动板组件和与所述驱动板组件相对设置的老化板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老化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板组件和所述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老化板组件包括老化板架、多个驱动板和多个第一风机,多个老化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老化板架上,多个第一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老化板的两侧而与所述老化板架形成第一风道;所述驱动板组件包括驱动架、多个导电导热管、多个第二风机和与所述老化板一一电性连接的多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多个第二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两侧而与所述驱动架形成第二风道,多个导电导热管相互平行地架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导电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驱动板均通过导电导热管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三风机、第四风机和第五风机,所述第三风机和所述第四风机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通,所述驱动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架,相邻所述驱动板架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五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均位于所述第三柜体的上端,所述驱动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内,所述老化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内,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柜体内。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机、显示屏和键盘,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上,所述主机和所述键盘设置在所述第三柜体内,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键盘均与所述主机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风机和所述第四风机均设置在所述老化板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三风机为进风机,所述第四风机为抽风机。优选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弱电源、强电源、滤波器和交流接触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弱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强电源与所述滤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风机和所述第四风机均通过所述交流接触器与所述强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导热管为空心铜管,所述空心铜管的直径为5mm-15mm。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出风窗,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与所述出风窗相通。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组件还包括散热器和水冷管,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水冷管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下端且与所述驱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水冷管和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老化板均一一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信号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连接件,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老化板信号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平行的窗口。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包括由多个第一风机形成的第一风道、由多个第二风机形成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能很好地给所述驱动板组件和所述老化板组件散热,且所述导热导电管能分摊大部分地电流,不易使驱动板因承受过大的电流而损坏,且多个导热导电管也能起到散热的作用,而能大幅度地提高老化测试箱的散热能力,从而能一次性大量地测试芯片。由于本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多个驱动板组件和多个老化板组件共用一套电源组件和控制单元,且均位于同一个箱体内,而减小了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容量老化测试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容量老化测试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组件和老化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组件和老化板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组件和老化板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大容量老化测试箱;10、箱体;11、第一柜体;111、第一柜门;12、第二柜体;13、第三柜体;131、第三柜门;14、出风窗;15、报警灯;16、顶板;17、万向轮;20、老化板组件;21、老化板架;211、第一风机;212、第一背板;22、老化板;23、第三风机;24、第四风机;30、驱动板组件;31、驱动架;311、第二风机;312、第二背板;32、驱动板;321、散热器;322、导电导热管;33、第五风机;34、连接架;341、进风口;40、电源组件;41、滤波器;42、交流接触器;50、控制单元;51、显示屏;52、主机;53、键盘;54、交换机;60、连接组件;61、连接件;62、缺口;63、插板;631、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横向”、“纵向”、“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100,包括箱体10、电源组件40、控制单元50、多个驱动板组件30和与所述驱动板组件30相对设置的老化板组件20,所述电源组件40、所述控制单元50、所述驱动板组件30、所述老化板组件20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所述控制单元50、所述驱动板组件30和所述老化板组件20均分别与所述电源组件40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组件30、所述老化板组件20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50信号连接;所述老化板组件20包括老化板架21、多个驱动板33和多个第一风机211,多个老化板2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老化板架21上,多个第一风机211分别设置在所述老化板22的两侧而与所述老化板架21形成第一风道(未示出);所述驱动板组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源组件、控制单元、多个驱动板组件和与所述驱动板组件相对设置的老化板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老化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板组件和所述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n所述老化板组件包括老化板架、多个驱动板和多个第一风机,多个老化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老化板架上,多个第一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老化板的两侧而与所述老化板架形成第一风道;所述驱动板组件包括驱动架、多个导电导热管、多个第二风机和与所述老化板一一电性连接的多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多个第二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两侧而与所述驱动架形成第二风道,多个导电导热管相互平行地架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导电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驱动板均通过导电导热管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源组件、控制单元、多个驱动板组件和与所述驱动板组件相对设置的老化板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老化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板组件和所述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组件、所述老化板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老化板组件包括老化板架、多个驱动板和多个第一风机,多个老化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老化板架上,多个第一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老化板的两侧而与所述老化板架形成第一风道;所述驱动板组件包括驱动架、多个导电导热管、多个第二风机和与所述老化板一一电性连接的多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多个第二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两侧而与所述驱动架形成第二风道,多个导电导热管相互平行地架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导电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驱动板均通过导电导热管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三风机、第四风机和第五风机,所述第三风机和所述第四风机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通,所述驱动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架,相邻所述驱动板架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五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老化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均位于所述第三柜体的上端,所述驱动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内,所述老化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内,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柜体内。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佶赵宝忠林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可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