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79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装材,沿着包装材的长度方向,依序具有第一边、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第八折边及第二边。包装材还具有设置于第一折边的第一对接口、设置于第三折边的第二对接口、设置于第五折边的第三对接口、设置于第四折边且朝向第三折边延伸的第一对接折部、设置于第六折边且朝向第五折边延伸的第二对接折部、设置于第八折边且朝向第七折边延伸的第三对接折部。包装材沿着前述的折边弯折后,对接折部卡入相对应的对接口以将包装材组装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材具有易于组装且不易松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材,尤其涉及一种易于组装的包装材。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的包装箱及放置在包装箱中的刀卡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现有的包装箱1里面,通过在箱体内放置对插的刀卡组以隔出分隔空间放置产品。具体地说,刀卡组包括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L排列的多个第一刀卡11,其中第一刀卡11的法线方向N1平行于箱体的长度方向L;以及卡入多个第一刀卡11的第二刀卡12,其中第二刀卡12的法线方向N2垂直于箱体的长度方向L。由于第一刀卡11及第二刀卡12的尺寸不同,因此需要开两个以上的模具制作。另外,第一刀卡11及第二刀卡12具有组装费时,组合后有易松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包装材。本技术的一种包装材,沿着包装材的长度方向,依序具有第一边、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第八折边及第二边。此外,包装材还具有第一对接口、第二对接口、第三对接口、第一对接折部、第二对接折部以及第三对接折部。第一对接口设置于第一折边。第二对接口设置于第三折边。第三对接口设置于第五折边。第一对接折部设置于第四折边,且朝向第三折边延伸。第二对接折部设置于第六折边,且朝向第五折边延伸。第三对接折部设置于第八折边,且朝向第七折边延伸。包装材沿着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及第八折边弯折后,第一对接折部卡入第一对接口,第二对接折部卡入第二对接口,第三对接折部卡入第三对接口。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沿着包装材的宽度方向,第一对接折部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锯齿。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沿着包装材的宽度方向,第二对接折部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锯齿。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沿着包装材的宽度方向,第三对接折部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锯齿。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边与第一折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的距离,第二折边与第三折边的距离小于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之间的距离,第四折边与第五折边的距离小于第五折边与第六折边之间的距离,第六折边与第七折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之间的距离,第八折边与第二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边与第一折边之间的距离,第二折边与第三折边之间的距离,第四折边与第五折边之间的距离,第六折边与第七折边之间的距离,第八折边与第二边之间的距离,皆相同。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之间的距离,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之间的距离,第五折边与第六折边之间的距离,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之间的距离,皆相同。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包装材还具有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二折边,且朝向第一折边延伸。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包装材还具有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七折边,且朝向第八折边延伸。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对接折部卡入第一对接口第一深度,第二对接折部卡入第二对接口第二深度,第三对接折部卡入第三对接口第三深度,且第一深度、第二深度及第三深度的至少二者相同。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对接折部卡入第一对接口第一深度,第二对接折部卡入第二对接口第二深度,第三对接折部卡入第三对接口第三深度,且第一深度、第二深度及第三深度皆不相同。基于上述,本技术的包装材只需要一幅模具便能制作而成,且具有便于收纳及管理等优点。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包装箱及放置在包装箱中的刀卡组的示意图;图2是包装材的展开示意图;图3是包装材弯折时的示意图;图4是包装材弯折后组装成型的示意图;图5为包装材放置于包装箱内的示意图;图6为包装材形成有类似梯形的单元格的示意图;图7为包装材形成有不同形状的单元格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9:包装箱11:第一刀卡12:第二刀卡21:第一边2:包装材21:第一边22:第二边31:第一折边32:第二折边33:第三折边34:第四折边35:第五折边36:第六折边37:第七折边38:第八折边41:第一对接口42:第二对接口43:第三对接口51:第一对接折部52:第二对接折部53:第三对接折部511,521,531:锯齿61:第一支撑部62:第二支撑部A1:第一小面侧壁A2:第二小面侧壁A3:第三小面侧壁A4:第四小面侧壁A5:第五小面侧壁B1:第一大面侧壁B2:第二大面侧壁B3:第三大面侧壁B4:第四大面侧壁N1,N2:法线方向L:长度方向W:宽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包装材的展开示意图。请参考图2,利用刀模对纸板进行加工,在纸板上形成所需的折线以形成所述包装材2。具体地说,在包装材2展开的情况下,沿着包装材2的长度方向L,包装材2依序具有第一边21、第一折边31、第二折边32、第三折边33、第四折边34、第五折边35、第六折边36、第七折边37、第八折边38及第二边22。此外,包装材2还具有设置于第一折边31的第一对接口41,设置于第三折边33的第二对接口42,设置于第五折边35的第三对接口43,设置于第四折边34且朝向第三折边33延伸的第一对接折部51,设置于第六折边36且朝向第五折边35延伸的第二对接折部52,以及设置于第八折边38且朝向第七折边37延伸的第三对接折部53。在本实施例中,包装材2的宽度固定,第一边21与第一折边31之间的距离,第二折边32与第三折边33之间的距离,第四折边34与第五折边35之间的距离,第六折边36与第七折边37之间的距离,第八折边38与第二边22之间的距离,皆相同。将第一边21与第一折边31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一小面侧壁A1,第二折边32与第三折边33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二小面侧壁A2,第四折边34与第五折边35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三小面侧壁A3,第六折边36与第七折边37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四小面侧壁A4,第八折边38与第二边22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五小面侧壁A5;在忽略对接口的情况下,这些小面侧壁的面积是相同的。此外,第一折边31与第二折边32之间的距离,第三折边33与第四折边34之间的距离,第五折边35与第六折边36之间的距离,第七折边37与第八折边38之间的距离,皆相同。第一折边31与第二折边32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一大面侧壁B1,第三折边33与第四折边34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二大面侧壁B2,第五折边35与第六折边36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三大面侧壁B3,第七折边37与第八折边38所围绕的空间定义为第四大面侧壁B4;在忽略对接口的情况下,这些大面侧壁的面积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材,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包装材的长度方向,依序具有第一边、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第八折边及第二边;/n所述包装材还具有:/n第一对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折边;/n第二对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三折边;/n第三对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五折边;/n第一对接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四折边,且朝向所述第三折边延伸;/n第二对接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六折边,且朝向所述第五折边延伸;以及/n第三对接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八折边,且朝向所述第七折边延伸,所述包装材沿着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所述第三折边、所述第四折边、所述第五折边、所述第六折边、所述第七折边及所述第八折边弯折后,所述第一对接折部卡入所述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折部卡入所述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三对接折部卡入所述第三对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材,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包装材的长度方向,依序具有第一边、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第八折边及第二边;
所述包装材还具有:
第一对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折边;
第二对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三折边;
第三对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五折边;
第一对接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四折边,且朝向所述第三折边延伸;
第二对接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六折边,且朝向所述第五折边延伸;以及
第三对接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八折边,且朝向所述第七折边延伸,所述包装材沿着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所述第三折边、所述第四折边、所述第五折边、所述第六折边、所述第七折边及所述第八折边弯折后,所述第一对接折部卡入所述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折部卡入所述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三对接折部卡入所述第三对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材,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包装材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对接折部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材,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包装材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对接折部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锯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材,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包装材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对接折部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锯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折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第三折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折边与所述第四折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折边与所述第五折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五折边与所述第六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旺吕信璋
申请(专利权)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