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72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中通管和尾管,所述中通管与所述头管相连接且从前向后延伸,所述尾管与所述中通管的后端相连接;摇臂装置,所述摇臂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下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支架上。通过设置减震器支架,可以解决减震器的安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本申请为于2020年01月15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20091508.8”、名称为“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支架是电动车的主要结构,可以起到支撑电动车和安装其他结构部件的作用。相关技术中,车架大多采用两侧边梁式结构,此种车架与前转向管柱直接焊接,如此设置的车架结构复杂,且由于焊接精度和焊接品质的差异,产品一致性和车架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可以解决减震器的安装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电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中通管和尾管,所述中通管与所述头管相连接且从前向后延伸,所述尾管与所述中通管的后端相连接;摇臂装置,所述摇臂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下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支架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通过设置减震器支架,可以解决减震器的安装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摇臂装置还包括:支架、摇臂和电机固定座,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摇臂的前端,所述电机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摇臂的后端,所述减震器支架设置于所述摇臂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对于所述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邻近所述电机固定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器支架构造为板状,且所述减震器支架上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器支架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为长条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还包括:后车轮,所述后车轮的上方设置有后轮罩,所述减震器支架设置有后轮罩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后轮罩安装孔将所述后轮罩安装在所述后车轮的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通管仅为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通管包括:前倾斜段、中平直段和后倾斜段,所述中平直段连接在所述前倾斜段和所述后倾斜段之间,所述前倾斜段朝向前上方倾斜延伸且前上端与所述头管相连接,所述后倾斜段朝向后上方倾斜延伸且后上端与所述尾管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倾斜段的后上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的上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安装座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器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车的座桶相对应的通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架、摇臂装置和中撑装置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摇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动车S;车架100;头管110;中通管120;前倾斜段121;前弧形连接段122;中平直段123;后弧形连接段124;后倾斜段125;中轴座126;电池安装支架127;减震器安装座128;通孔129;尾管130;摇臂装置200;摇臂210;左摇臂211;右摇臂212;连接臂213;上钣金臂2131;下钣金臂2132;减震器支架214;减震器安装孔2141;减重孔2142;支架220;电机固定座230;紧固件安装槽231;插槽232;座板233;限位板234;中轴240;后轮罩安装孔250;中撑装置300;安装支架310;底板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中撑件320;安装杆321;左连接杆322;左撑地杆323;右连接杆324;右撑地杆325;第一弧形连接杆326;第二弧形连接杆327;第三弧形连接杆328;第四弧形连接杆329;左加强件330;第一板体331;第二板体332;右加强件340;第三板体341;第四板体342;减震器400;后车轮5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S。如图1所示,电动车S包括:车架100、摇臂装置200、中撑装置300和轮毂电机,摇臂装置200设置于车架100上,轮毂电机设置于摇臂装置200上,中撑装置300也设置于摇臂装置200上,下面将分别描述上述各个结构。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车架100包括:头管110、中通管120和尾管130,中通管120仅为一个,中通管120与头管110相连接,而且中通管120从前向后延伸,尾管130与中通管120的后端相连接。头管110设置于中通管120的前端,尾管130设置于中通管120的后端。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电动车一般采用双管或者双梁的方式,这样占用左右空间大,本技术的车架100采用了单中通管120,解决了占用空间的问题,而且可以简化连接关系,可以实现车架100的轻量化设计目标。由此,通过将中通管120与头管110直接相连接,可以简化车架100结构,为两侧布置其他件留出空间。并且,将中通管120设置为一个,可以减小电动车S的重量,使电动车S更加轻量化。如图3所示,中通管120包括:前倾斜段121、中平直段123和后倾斜段125,在前后方向上,中平直段123连接在前倾斜段121和后倾斜段125之间,前倾斜段121朝向前上方倾斜延伸,并且前倾斜段121的前上端与头管110相连接,后倾斜段125朝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并且后倾斜段125的后上端与尾管130相连接。如此设置的中通管120,可以使用户在骑乘时更贴合用户的姿势,使用户骑乘更舒适。还有,如此设置的中通管120可以通过前倾斜段121有效连接头管110,以及通过后倾斜段125有效连接尾管130,可以使得车架100整体结构布置合理,整体可靠性更好。其中,中平直段12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平直设置,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大体平直设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中通管120还可以包括:前弧形连接段122和后弧形连接段124,前弧形连接段122连接在前倾斜段121和中平直段123之间,后弧形连接段124连接在中平直段123和后倾斜段125之间。通过前弧形连接段122与后弧形连接段124,可以将前倾斜段121、中平直段123和后倾斜段125连接起来。并且弧形承受力的效果比板状更好,由此,把连接段设置为弧形,前弧形连接段122与后弧形连接段124可以承受更大的力。此外,使用前弧形连接段122与后弧形连接段124,可以使车辆的车架100更圆滑,整体性更好。如图3所示,中平直段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中通管和尾管,所述中通管与所述头管相连接且从前向后延伸,所述尾管与所述中通管的后端相连接;/n摇臂装置,所述摇臂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摇臂装置包括减震器支架;/n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下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中通管和尾管,所述中通管与所述头管相连接且从前向后延伸,所述尾管与所述中通管的后端相连接;
摇臂装置,所述摇臂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摇臂装置包括减震器支架;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下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装置还包括:支架、摇臂和电机固定座,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摇臂的前端,所述电机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摇臂的后端,所述减震器支架设置于所述摇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邻近所述电机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架构造为板状,且所述减震器支架上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架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为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