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冬雪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71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楼宇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所述的代步机器人的底座是由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相互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座两侧垂直安装两根支撑梁作为滑轨,两根支撑梁的顶部横梁下部设有两个从动轮,横梁上部安装有转向杆上固定座。转向杆上固定座上设有折叠座,折叠座可以折叠直立,随时可以翻转至水平方向成为休息用的椅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地面积小,并且非常实用,具有性价比高的优点。这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即可在平地上代步,又可以在平地上拖行,还具备上下楼梯的功能,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也可用来运送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楼宇机器人
,涉及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
技术介绍
许多商场楼梯、老城区楼层等处于6层以下,没有电梯等配套设施,这给老弱病残人士的出行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如何解决老软病残人士上下楼梯的问题,实现单人上下楼的机械化、自动化研发改进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常见的上下楼机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扶梯式上下楼机。通过改造扶梯,在其上安装有一套可沿扶手上下运动的载人平台来实现。然而此类设施占地面积大,安装难度和改造费用高,一套花费小计数十万元,设备使用率不高,投资大,产出少。第二种是履带式爬楼机。采用履带式载人平台进行爬楼,但是履带处于台阶与台阶的交替过程时会重心偏高,容易导致前后倾翻。对于履带爬楼来说,履带本身磨损程度大,梯间转向等行为也不够灵活,且对于楼梯边角磨损大及能源消耗高也成为了限制履带式爬楼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即能够帮助行动不便人士上下楼梯又能在平地代步的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包括底座、可升降式转向杆、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升降平台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是由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相互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座两侧垂直安装两根支撑梁作为滑轨,两根支撑梁的顶部横梁下部设有两个从动轮,横梁上部安装有转向杆上固定座。转向杆上固定座上设有折叠座,折叠座可以折叠直立,随时可以翻转至水平方向成为休息用的椅子。同时在底座上表面支撑梁外侧设有供人站立的由涡杆减速电机驱动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一侧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架,升降平台架的两侧边分别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支架,所述的升降平台支架为滑轮组结构。升降平台支架的滑轮组结构与支撑梁的滑轨配合,实现上下滑动。所述底座上表面支撑梁内侧固定驱动电机固定底座,驱动电机固定底座上依次固定蜗杆减速机与驱动电机;所述蜗杆减速机带有双“D”字形输出轴,所述蜗杆减速机双“D”字形输出轴连接带“D”字孔驱动轮;所述带“D”字孔驱动轮上设有起重吊绳固定螺栓,所述起重吊绳固定螺栓上固定有起重吊绳,所述起重吊绳经由支撑梁顶部横梁的从动轮与升降平台架的上部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两侧与从动轮连接结构对称。驱动电机通过起重吊绳驱动升降平台架带动升降平台既能沿着支撑梁的滑轨向上移动又能向下移动。所述底座安装有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平时翻折于底座下方,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的车轮与矩形框架底座底部平齐,在倾斜一定角度时可以在平地上轻松拉动。在平地驱动模式下可将所述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翻转到另外一侧,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的车轮位于矩形框架底座的底部,可在平地上驱动机器人移动。所述升降平台底面设有沿台阶面拖动用的侧边小轮。所述升降平台底面上安装有用来检测有无人员站立其上的第一检测开关,侧面还安装有检测机器人是否倾斜的第二检测开关。所述机器人支撑梁的滑轨上安装有检测升降平台位置的第三检测开关,还安装有防止升降平台越位的安全限位开关。所述支撑梁的滑轨上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芯片,蓄电池和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芯片分别与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的继电器和各处限位开关电连接。所述的可升降式转向杆顶部与把手相连,可升降式转向杆通过压紧法兰与转向杆上固定座连接,可升降式转向杆下部依次通过推力轴承、升降调节块、转向杆下固定座和转向轮相连,即可以控制方向又可以通过升降调节块上下调整高度。所述的升降调节块通过锁紧销杆固定在可升降式转向杆上。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为L弧形主体结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平地驱动轮,L弧形主体结构的另一端设有横向插销。横向插销的两端与底座的侧边圆孔配合相连。当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平时翻折于底座下方,L弧形主体结构和平地驱动轮的高度与转向轮配合达到水平。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地面积小,并且非常实用,具有性价比高的优点。2、这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即可在平地上代步,又可以在平地上拖行,还具备上下楼梯的功能,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也可用来运送物品。3、把手上安装有模式转换开关,设置有上楼和下楼两种模式,可轻松实现上下楼两种模式下的转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地模式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上下楼模式下的结构图;图3为可翻转式平地驱动装置结构图;图4为锁紧销杆结构图;图5为车架及升降平台结构图。图中:1-把手;2-折叠座;3-从动轮;4-支撑梁;5-起重吊绳;6-升降平台架;7-升降平台支架;8-升降平台;9-平地驱动轮;10-侧边小轮;11-底座;12-可升降式转向杆;13-转向杆上固定座;14-压紧法兰;15-推力轴承固定座;16-升降调节块;17-锁紧销杆;18-驱动电机;19-转向杆下固定座;20-蜗杆减速机;21-带“D”字孔驱动轮;22-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3-转向轮;24-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包括底座11、可升降式转向杆12、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升降平台8和驱动电机18;所述底座11是由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相互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座11两侧垂直安装两根支撑梁4作为滑轨,两根支撑梁4的顶部横梁下部设有两个从动轮3,横梁上部安装有转向杆上固定座13。转向杆上固定座13上设有折叠座2,折叠座2可以折叠直立,随时可以翻转至水平方向成为休息用的椅子。同时在底座11上表面支撑梁4外侧设有供人站立的由涡杆减速电机驱动的升降平台8。所述升降平台8一侧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架6,升降平台架6的两侧边分别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支架7,所述的升降平台支架7为滑轮组结构。升降平台支架7的滑轮组结构与支撑梁4的滑轨配合,实现上下滑动。所述底座11上表面支撑梁4内侧固定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2,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2上依次固定蜗杆减速机20与驱动电机18;所述蜗杆减速机20带有双“D”字形输出轴,所述蜗杆减速机双“D”字形输出轴连接带“D”字孔驱动轮21;所述带“D”字孔驱动轮21上设有起重吊绳固定螺栓,所述起重吊绳固定螺栓上固定有起重吊绳5,所述起重吊绳5经由支撑梁4顶部横梁的从动轮3与升降平台架6的上部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18两侧与从动轮3连接结构对称。驱动电机18通过起重吊绳5驱动升降平台架6带动升降平台8既能沿着支撑梁4的滑轨向上移动又能向下移动。所述底座11安装有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平时翻折于底座11下方,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可升降式转向杆(12)、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升降平台(8)和驱动电机(18);/n所述底座(11)是矩形框架结构;底座(11)两侧垂直安装两根支撑梁(4)作为滑轨,两根支撑梁(4)的顶部横梁下部设有两个从动轮(3),横梁上部安装有转向杆上固定座(13);转向杆上固定座(13)上设有折叠座(2),折叠座(2)可以折叠直立,随时可以翻转至水平方向成为休息用的椅子;/n同时在底座(11)上表面支撑梁(4)外侧设有供人站立的由涡杆减速电机驱动的升降平台(8);所述升降平台(8)一侧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架(6),升降平台架(6)的两侧边分别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支架(7),所述的升降平台支架(7)为滑轮组结构;升降平台支架(7)的滑轮组结构与支撑梁(4)的滑轨配合,实现上下滑动;/n所述底座(11)上表面支撑梁(4)内侧固定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2),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2)上依次固定蜗杆减速机(20)与驱动电机(18);/n所述蜗杆减速机(20)与驱动轮相连,驱动轮上设有起重吊绳固定螺栓,所述起重吊绳固定螺栓上固定有起重吊绳(5),所述起重吊绳(5)经由支撑梁(4)顶部横梁的从动轮(3)与升降平台架(6)的上部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18)两侧与从动轮(3)连接结构对称;驱动电机(18)通过起重吊绳(5)驱动升降平台架(6)带动升降平台(8)既能沿着支撑梁(4)的滑轨向上移动又能向下移动;/n所述底座(11)安装有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平时翻折于底座(11)下方,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的车轮与矩形框架底座(11)底部平齐,在倾斜一定角度时可以在平地上轻松拉动;在平地驱动模式下可将所述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翻转到另外一侧,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的车轮位于矩形框架底座(11)的底部,可在平地上驱动机器人移动;/n所述升降平台(8)底面设有沿台阶面拖动用的侧边小轮(10);所述的可升降式转向杆(12)顶部与把手(1)相连,可升降式转向杆(12)通过压紧法兰(14)与转向杆上固定座(13)及推力轴承固定座(15)连接,可升降式转向杆(12)下部依次通过推力轴承固定座(15)、升降调节块(16)、转向杆下固定座(19)和转向轮相连,即可以控制方向又可以通过升降调节块(16)上下调整高度;/n所述的升降调节块(16)通过锁紧销杆(17)固定在可升降式转向杆(12)上;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为L弧形主体结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平地驱动轮(9),L弧形主体结构的另一端设有横向插销;横向插销的两端与底座(11)的侧边圆孔配合相连;当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平时翻折于底座(11)下方,L弧形主体结构和平地驱动轮(9)的高度与转向轮(23)配合达到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上下楼梯辅助功能的电动代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可升降式转向杆(12)、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升降平台(8)和驱动电机(18);
所述底座(11)是矩形框架结构;底座(11)两侧垂直安装两根支撑梁(4)作为滑轨,两根支撑梁(4)的顶部横梁下部设有两个从动轮(3),横梁上部安装有转向杆上固定座(13);转向杆上固定座(13)上设有折叠座(2),折叠座(2)可以折叠直立,随时可以翻转至水平方向成为休息用的椅子;
同时在底座(11)上表面支撑梁(4)外侧设有供人站立的由涡杆减速电机驱动的升降平台(8);所述升降平台(8)一侧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架(6),升降平台架(6)的两侧边分别垂直固定升降平台支架(7),所述的升降平台支架(7)为滑轮组结构;升降平台支架(7)的滑轮组结构与支撑梁(4)的滑轨配合,实现上下滑动;
所述底座(11)上表面支撑梁(4)内侧固定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2),驱动电机固定底座(22)上依次固定蜗杆减速机(20)与驱动电机(18);
所述蜗杆减速机(20)与驱动轮相连,驱动轮上设有起重吊绳固定螺栓,所述起重吊绳固定螺栓上固定有起重吊绳(5),所述起重吊绳(5)经由支撑梁(4)顶部横梁的从动轮(3)与升降平台架(6)的上部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18)两侧与从动轮(3)连接结构对称;驱动电机(18)通过起重吊绳(5)驱动升降平台架(6)带动升降平台(8)既能沿着支撑梁(4)的滑轨向上移动又能向下移动;
所述底座(11)安装有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平时翻折于底座(11)下方,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的车轮与矩形框架底座(11)底部平齐,在倾斜一定角度时可以在平地上轻松拉动;在平地驱动模式下可将所述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翻转到另外一侧,此时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的车轮位于矩形框架底座(11)的底部,可在平地上驱动机器人移动;
所述升降平台(8)底面设有沿台阶面拖动用的侧边小轮(10);所述的可升降式转向杆(12)顶部与把手(1)相连,可升降式转向杆(12)通过压紧法兰(14)与转向杆上固定座(13)及推力轴承固定座(15)连接,可升降式转向杆(12)下部依次通过推力轴承固定座(15)、升降调节块(16)、转向杆下固定座(19)和转向轮相连,即可以控制方向又可以通过升降调节块(16)上下调整高度;
所述的升降调节块(16)通过锁紧销杆(17)固定在可升降式转向杆(12)上;所述的平地驱动轮翻转机构(24)为L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冬雪姜西成
申请(专利权)人:潘冬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