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670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加热装置,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一个或者多个热利用装置,所述水在热利用装置进行换热后循环回到热水器,所述至少一个热利用装置包括扁平管,所述扁平管上部布置待加热装置,热水出口的热水温度为30‑40摄氏度;三个电加热器随着时间的变化周期性的交替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个电加热器随着时间的变化周期性的交替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还可以控制热水温度和热水流量,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Grover)专利技术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电加热器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获得满意的换热效果,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热管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换热设备,其中包括核电领域,例如核电的余热利用等。热水器用于产生热水,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的机械设备。热水器应用领域广泛,广泛适用于制衣厂,干洗店,饭店,馍店,食堂,餐厅,厂矿,豆制品厂等场所。我国药品市场假劣药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现象频现,产品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分析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技术难以实现药品即时、快速的质量评价,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创新食品、药品、化妆品快速检验的关键技术。目前用于快速检测的常用方法有TLC(薄层色谱法)、HPLC、LC-MS等,其中TLC法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易在基层推广,但其分离效率低,常存在假阳性干扰;HPLC法灵敏、准确,但分析周期长,无法满足快检需求;LC-MS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性准确,但其检测成本高,不适于快检的现场检验。且以上方法在实验室中,对非法添加化学药物进行鉴定往往通过化学反应、大型仪器检测等方法,步骤繁琐,不能应用于现场。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热水加热装置,从而提供恒定低温加热。但是因为左集管、右集管是互相独立的结构,造成左右两侧压力不均衡或者液位不均衡,从而导致左右两侧换热不均匀,造成局部温度偏高,甚至造成压力偏大,造成加热元件的疲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能够提高除垢以及换热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水加热装置,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一个或者多个热利用装置,所述水在热利用装置进行换热后循环回到热水器,所述至少一个热利用装置包括扁平管,所述扁平管上部布置待加热装置,热水出口的热水温度为30-40摄氏度;其特征在于,三个电加热器随着时间的变化周期性的交替进行加热。作为优选,第一第三电加热器加热半个周期,第二电加热器加热半个周期。作为优选,所述热利用装置是薄层色谱成像和拉曼光谱采集仪,所述采集仪下部设置扁平管,扁平管连接热水出口,所述扁平管上部设置薄层色谱板放置台,待加热装置是色谱板。作为优选,所述扁平管上部外壁面设置凹槽,所述薄层色谱板设置在凹槽内。作为优选,蒸发器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中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中部集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集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集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集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电加热器设置在左中右集热管内,所述管组为多个,每个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相邻弧形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中部集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管组的入口,左管组的出口连接左集管,右管组的出口连接右集管;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中部集管相对的两侧。作为优选,右管组的位置是左管组沿着中部集管的轴线旋转180度后的位置。作为优选,中部集管的中心与左集管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中部集管的中心与右集管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左集管的管径、中部集管的管径、右集管的半径为R,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R1/R2=a*(R/L)2-b*(R/L)+c;其中a,b,c是参数,其中4.834<a<4.835,1.390<b<1.391,0.5585<c<0.5590。作为优选,沿着中部集管的高度方向,所述同一侧管组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同一侧管组的管径不断变小。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个电加热器随着时间的变化周期性的交替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还可以控制热水温度和热水流量,提高加热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热水和蒸汽的切换,可以快速实现不同温度下的加热,满足不同需要,尤其是需要快速切换不同温度需求时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振动管束电加热装置,通过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更多的管组,增加管束的振动范围,从而强化传热,增强除垢。4、本专利技术通过高度方向上的管组管径以及间距分布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5、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优化了电加热装置的参数的最佳关系,从而实现最优的加热效率。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式结构的多电加热装置三角形的布局图,并对布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上述布局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7、本专利技术通过压力感知元件检测的前后时间段压力差或者累计压力差,能够通过压力差来判断内部的流体的蒸发基本达到了饱和,内部流体的体积也基本变化不大,此种情况下,内部流体相对稳定,此时的管束振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调整,使其进行振动,从而停止集热。使得流体进行体积变小从而实现振动。当压力差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此时内部流体又开始进入稳定状态,此时需要集热使得流体重新蒸发膨胀,因此需要进行启动集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蒸汽(热水)加热装置示意图。图2是蒸发器和热水器配合加热结构示意图。图3是热利用装置内扁平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蒸发器/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加热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加热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加热装置的尺寸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电加热装置在圆形截面加热器中的布局示意图。图10是拉曼光谱图的一个实例。图11是拉曼光谱图的一个实例。图12是拉曼光谱图的一个实例。图13是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的薄层色谱图。图14是日光下检视薄层色谱图(左)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薄层色谱图(右)。图15是设置平衡管的改进的方案结构示意图。图16是阿胶中甘氨酸鉴别的薄层色谱图。图中:1、管组,左管组11、右管组12、21、左集管,22,右集管,3、自由端,4、自由端,5、自由端,6、自由端,7、弧形管,8、中部集管,91-93、电加热器,10第一管口,13第二管口,14左回流管,15右回流管,16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加热装置,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一个或者多个热利用装置,所述水在热利用装置进行换热后循环回到热水器,所述至少一个热利用装置包括扁平管,所述扁平管上部布置待加热装置,热水出口的热水温度为30-40摄氏度;其特征在于,三个电加热器随着时间的变化周期性的交替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加热装置,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一个或者多个热利用装置,所述水在热利用装置进行换热后循环回到热水器,所述至少一个热利用装置包括扁平管,所述扁平管上部布置待加热装置,热水出口的热水温度为30-40摄氏度;其特征在于,三个电加热器随着时间的变化周期性的交替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三电加热器加热半个周期,第二电加热器加热半个周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利用装置是薄层色谱成像和拉曼光谱采集仪,所述采集仪下部设置扁平管,扁平管连接热水出口,所述扁平管上部设置薄层色谱板放置台,待加热装置是色谱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上部外壁面设置凹槽,所述薄层色谱板设置在凹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强胜陈德俊魏霞李启艳翟光喜赵艳霞冷学礼王一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