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的钢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59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5
一种防变形的钢圈,属于钢圈技术领域,包括同心设置的轮毂和轮辋,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连接有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轮辋内壁上的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于轮毂外壁上的第二缓冲组件以及连接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的连杆,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钢片,第一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一加强筋固接在轮辋内壁上,第一钢片中心通过第一弹簧与轮毂内壁连接,第一钢片与轮辋内壁之间另通过第一橡胶垫粘接;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钢片,第二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二加强筋固接在轮毂外壁上,第二钢片中心通过第二弹簧与轮毂外壁连接,第二钢片与轮毂外壁之间另通过第二橡胶垫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钢圈产生失圆变形,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变形的钢圈
本技术属于钢圈
,具体涉及一种防变形的钢圈。
技术介绍
车轮钢圈是位于车桥和轮胎之间传递旋转负荷和支撑负荷的重要部件,一般由轮辋和轮辐构成,轮辐通过轮毂与车桥连接,轮辋用以装配轮胎,现有技术中,轮辋上的胎圈座位受轮胎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两项应力的作用下,车轮钢圈往往承受着较大的拉力作用力,使得车轮钢圈容易产生失圆变形的情况,而钢圈失圆变形往往使得汽车在行驶中产生车辆跑偏、异常颠簸、方向盘抖动、轮胎漏气、轮胎异常磨损等危害汽车正常行驶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防变形的钢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变形的钢圈,能够有效防止钢圈产生失圆变形,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变形的钢圈,包括同心设置的轮毂和轮辋,所述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连接有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另连接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轮辋内壁上的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于轮毂外壁上的第二缓冲组件以及连接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的连杆,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钢片,所述第一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一加强筋固接在轮辋内壁上,第一钢片中心通过第一弹簧与轮毂内壁连接,第一钢片与轮辋内壁之间另通过第一橡胶垫粘接,所述第一橡胶垫开设有通第一加强筋和第一弹簧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钢片,所述第二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二加强筋固接在轮毂外壁上,第二钢片中心通过第二弹簧与轮毂外壁连接,第二钢片与轮毂外壁之间另通过第二橡胶垫粘接,所述第二橡胶垫开设有通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弹簧穿过的通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尺寸与第一钢片等同,第二橡胶垫的尺寸与第二钢片等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钢片的弧度与轮辋内壁的弧度相同,第二钢片的弧度与轮毂外壁的弧度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设有四个,并绕轮毂外壁周向均匀间布。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辐设有两组,两组轮辐对称设置于加强组件的两侧,每组所述轮辐均设有四个,并绕轮毂外壁周向均匀间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强组件,连杆的设置可看做轮辐,即可看做提高了轮辐数量,有效提高了支撑力,进而提高了抗变形能力;同时连杆两端的缓冲组件,利用缓冲组件中的钢片、加强筋、弹簧和橡胶垫,增加了钢圈整体的韧性,使得轮辋受力后的微小形变能迅速的回弹保持原样,有效防止了钢圈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图中:轮毂1、轮辋2、轮辐3、加强组件4、第一缓冲组件41、第二缓冲组件42、连杆43、第一钢片411、第一加强筋412、第一弹簧413、第一橡胶垫414、第二钢片421、第二加强筋422、第二弹簧423、第二橡胶垫4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防变形的钢圈,包括同心设置的轮毂1和轮辋2,轮辋2内壁和轮毂1外壁之间连接有轮辐3,轮辋2内壁和轮毂1外壁之间另连接有加强组件4,加强组件4包括设置于轮辋2内壁上的第一缓冲组件41、设置于轮毂1外壁上的第二缓冲组件42以及连接第一缓冲组件41和第二缓冲组件42的连杆43,第一缓冲组件41包括第一钢片411,第一钢片411四角通过四根第一加强筋412固接在轮辋2内壁上,第一钢片411中心通过第一弹簧413与轮毂1内壁连接,第一钢片411与轮辋2内壁之间另通过第一橡胶垫414粘接,第一橡胶垫414开设有通第一加强筋412和第一弹簧413穿过的通孔;第二缓冲组件42包括第二钢片421,第二钢片421四角通过四根第二加强筋422固接在轮毂1外壁上,第二钢片421中心通过第二弹簧423与轮毂1外壁连接,第二钢片421与轮毂1外壁之间另通过第二橡胶垫424粘接,第二橡胶垫424开设有通第二加强筋422和第二弹簧423穿过的通孔。上述第一橡胶垫414的尺寸与第一钢片411等同,第二橡胶垫424的尺寸与第二钢片421等同。上述第一钢片411与第二钢片421均为弧形结构,第一钢片411的弧度与轮辋2内壁的弧度相同,第二钢片421的弧度与轮毂1外壁的弧度相同。上述加强组件4设有四个,并绕轮毂1外壁周向均匀间布。上述轮辐3设有两组,两组轮辐3对称设置于加强组件4的两侧,每组轮辐3均设有四个,并绕轮毂1外壁周向均匀间布。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变形的钢圈,包括同心设置的轮毂和轮辋,所述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连接有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另连接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轮辋内壁上的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于轮毂外壁上的第二缓冲组件以及连接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的连杆,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钢片,所述第一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一加强筋固接在轮辋内壁上,第一钢片中心通过第一弹簧与轮毂内壁连接,第一钢片与轮辋内壁之间另通过第一橡胶垫粘接,所述第一橡胶垫开设有通第一加强筋和第一弹簧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钢片,所述第二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二加强筋固接在轮毂外壁上,第二钢片中心通过第二弹簧与轮毂外壁连接,第二钢片与轮毂外壁之间另通过第二橡胶垫粘接,所述第二橡胶垫开设有通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弹簧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的钢圈,包括同心设置的轮毂和轮辋,所述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连接有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内壁和轮毂外壁之间另连接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轮辋内壁上的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于轮毂外壁上的第二缓冲组件以及连接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的连杆,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钢片,所述第一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一加强筋固接在轮辋内壁上,第一钢片中心通过第一弹簧与轮毂内壁连接,第一钢片与轮辋内壁之间另通过第一橡胶垫粘接,所述第一橡胶垫开设有通第一加强筋和第一弹簧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钢片,所述第二钢片四角通过四根第二加强筋固接在轮毂外壁上,第二钢片中心通过第二弹簧与轮毂外壁连接,第二钢片与轮毂外壁之间另通过第二橡胶垫粘接,所述第二橡胶垫开设有通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承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世纪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