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56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闭合现象的蓄能器。该蓄能器具备主体部和气囊,气囊将该主体部内划分为液压室和气压室,该主体部设置有:液压侧连接部(6),设置有供给排出用孔部(10);封闭机构(7),设置为能够开闭供给排出用孔部(10);以及弹性构件(8),对封闭机构(7)向关闭方向施力,其中,设置有以包围弹性构件(8)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罩部(9),例如,将罩部(9)以包围弹性构件(8)的所述液压室侧的一部分的方式、或者以包围弹性构件(8)的与所述液压室侧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能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能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气囊式蓄能器。
技术介绍
以往,有蓄能器。蓄能器的内部被分隔壁分隔成两个室,该两个室中的一方成为气体室,另一方成为液压室。例如,存在使用伸缩自如地设置的气囊作为该分隔壁的蓄能器(以下,称为气囊式蓄能器)。这样的气囊式蓄能器例如与液压回路(例如油压回路等)连接,用于蓄压或抑制液压回路的脉动等。气囊式蓄能器构成为气囊内成为气压室,液压室位于气囊的外侧。该液压室例如设置为油等工作液能够流出流入,根据该工作液的工作液压,气囊即该气压室内的气体压缩/膨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气囊式蓄能器中,在与上述液压回路连接的液压侧连接部设置有提升阀作为供给排出阀。该提升阀是为了限制气囊的膨胀而设置的,被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向关闭方向施力,构成为在液压回路侧的工作液压降低了一定程度以上时,提升阀关闭,防止气囊进一步膨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191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以往的气囊式蓄能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从蓄能器向液压回路排出工作液时的压力损失,导致液压侧连接部内的工作液压降低,提升阀周边的压力平衡变得不均衡,发生虽然液压回路的工作液压未降低但提升阀却关闭的所谓的闭合现象(日文:閉じ込み現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闭合现象的蓄能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蓄能器,具备主体部和气囊,该气囊将该主体部内划分为液压室和气压室,该主体部具有:液压侧连接部,设置有供给排出用孔部;封闭机构,设置为能够开闭该供给排出用孔部;以及弹性构件,对该封闭机构向关闭方向施力,该弹性构件配设在该供给排出用孔部内,其中,设置有以包围该弹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罩部。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是,所述罩部以至少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液压室侧的一部分的方式、或者以至少包围该弹性构件的与该液压室侧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是,所述罩部由至少两个罩体构成,将一方的罩体以至少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液压室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将另一方的罩体以至少包围该弹性构件的与该液压室侧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将所述至少两个罩体以它们的前端部重合的方式且以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大致整体的方式配设,形成将所述罩部内的工作液排出的至少一个排出路。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将所述排出路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罩体的前端部之间。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将所述排出路作为孔部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罩体中的至少一方。而且,本专利技术可以是,所述供给排出用孔部具有:前室,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液压室连通;后室,设置在与该前室相反的一侧;中间壁,划分该前室和该后室;以及连通孔,形成于该中间壁,将该前室和该后室连通,将该后室的与该中间壁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为开口端,在该后室的中心部设置压损减轻部,将该压损减轻部以在该供给排出用孔部开放时从该中间壁朝向该开口端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将所述封闭机构设为提升阀,所述弹性构件设为压缩螺旋弹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包围对封闭机构施力的弹性构件的罩部,因此,能够减轻从蓄能器向液压回路排出工作液时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防止闭合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A是实施例的CFD分析的结果,是压力等值线图(日文:コンター図)。图3B是实施例的CFD分析的结果,是速度等值线图。图4A是比较例的CFD分析的结果,是压力等值线图。图4B是比较例的CFD分析的结果,是速度等值线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图。图7A是参考例的CFD分析的结果,是压力等值线图。图7B是参考例的CFD分析的结果,是速度等值线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图。图10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图。图10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对成为闭合现象的主要原因的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以露出的状态放置在液压侧连接部内的工作液的排出路径上的弹性构件的附近产生不规则的涡流,由此工作液的能量消散,这成为压力损失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该见解完成的专利技术。基于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蓄能器1具备主体部2和气囊3。气囊3具有伸缩性,将主体部2划分成气压室4位于气囊3的内侧、液压室5位于气囊3的外侧。主体部2具有液压侧连接部6(以下,也称为连接部6)、封闭机构7、弹性构件8以及罩部9。连接部6设置于主体部2的液压室5侧,为了将蓄能器1例如与水压回路、油压回路这样的液压回路(未图示)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而设置,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液压室5供给排出工作液的方式设置的供给排出用孔部10(以下,也称为孔部10)。孔部10具有前室11、后室12、中间壁13以及连通孔14。中间壁13将孔部10划分为前室11和后室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壁13设置有支承部15,该支承部15将后述的封闭机构7的轴部18支承为能够滑动。前室11设置成能够与液压室5连通。后室12设置在与前室11相反的一侧,与中间壁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16成为开口端(以下,将端部16表述为开口端16),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端16设置为能够与上述液压回路连通。连通孔14设置于中间壁13,将前室11和后室12连通,设置为能够供工作液流通。弹性构件8配设于孔部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室11)的内侧,对封闭机构7向关闭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方)施力。封闭机构7以能够开闭孔部10的方式设置,通过被弹性构件8向关闭方向施力而封闭孔部10,另外,在超过弹性构件8的作用力的工作液压作用于封闭机构7时,开放孔部10,经由孔部10将液压室5与上述液压回路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封闭机构7在孔部10的前室11侧作为提升阀而设置,具有大致圆锥台形的阀芯17和贯通中间壁13的轴部18,阀芯17在弹性构件8的作用力下压接于在孔部10侧与阀芯17配合地形成的阀座19,从而将孔部10的前室11与液压室5之间闭塞,能够封闭孔部10。另外,弹性构件8作为压缩螺旋弹簧配设在孔部10的前室11内。罩部9以包围弹性构件8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9以包围弹性构件8的与液压室5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优选至少包围弹性构件8的下方大致一半的方式设置,并安装于孔部10的中间壁13。【实施例】图3及图4是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实施例和从实施例排除了罩部9的比较例进行了运动粘度为46mm2/s(=46cSt)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具备主体部和气囊,/n该气囊将该主体部内划分为液压室和气压室,/n该主体部具有:液压侧连接部,设置有供给排出用孔部;封闭机构,设置为能够开闭所述供给排出用孔部;以及弹性构件,对所述封闭机构向关闭方向施力,/n所述弹性构件配设在所述供给排出用孔部内,/n其特征在于,/n设置有以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罩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2 JP 2020-0219261.一种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具备主体部和气囊,
该气囊将该主体部内划分为液压室和气压室,
该主体部具有:液压侧连接部,设置有供给排出用孔部;封闭机构,设置为能够开闭所述供给排出用孔部;以及弹性构件,对所述封闭机构向关闭方向施力,
所述弹性构件配设在所述供给排出用孔部内,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以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以至少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液压室侧的一部分的方式、或者以至少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与所述液压室侧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由至少两个罩体构成,
一方的罩体以至少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液压室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
另一方的罩体以至少包围所述弹性构件的与所述液压室侧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村宣行杉村登梦樱木俊一小松利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蓄能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