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及在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19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及在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该嗜热链球菌STN26于2021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编号:CGMCC No.2261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及在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及在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易形成结晶;当嘌呤代谢紊乱时,尿酸会在人体内随着血液流动在关节处沉淀从而导致痛风。常见的对高尿酸的治疗方法有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微生物治疗。其中,饮食运动是一种最为健康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效果较差,且难以坚持。药物治疗方法的机理分为两种,一是促进肾脏对尿酸排泄,常用的西药为苯溴马隆,中药为土茯苓、四物汤和二妙散等,上述药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来降低血液中的尿酸;二是抑制肝脏和小肠代谢嘌呤产生尿酸,常用的西药为别嘌呤醇,中药为健脾化湿汤、痛风颗粒,上述药剂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进而抑制次黄嘌呤氧化形成尿酸,减少尿酸进入血液;然而,由于药物治疗中使用的药剂为外部给药,这些药剂进入人体后,由于人体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会产生过敏、体内毒性等副作用,尤其是西药,在长期服用时,对人体的影响更为严重;中药虽然副作用小,但是疗效的稳定性较差。微生物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其机理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微生物分解肠道尿酸,进而达到降低血液中尿酸的作用;而目前常用的微生物制剂多数为口服制剂,口服制剂需经过胃后才进入肠道,由于胃液中的pH值过低,导致微生物的存活性较差,影响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定植,进而影响疗效。可见,提供一种可长期对尿酸控制且使用安全的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及在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该嗜热链球菌STN26于2021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编号:CGMCCNo.2261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使用该嗜热链球菌STN26制备的产品在应用时,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症状,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该嗜热链球菌STN26于2021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编号:CGMCCNo.2261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进一步的,上述嗜热链球菌STN26采集于新疆伊犁州发酵酸奶。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制备过程为:(1)菌株活化:取嗜热链球菌STN26,在MRS平板培养基上划线,于37℃条件下培养48h;(2)菌株培养:取步骤(1)划线培养后的单菌落,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h,获得菌液;(3)离心菌液,收集菌体,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后,重悬于15%(w/w)的复原脱脂乳中,获得菌悬液,菌悬液的浓度为1.0-2.0×1010cfu/mL;将菌悬液冷冻干燥后,获得菌粉。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MRS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蛋白胨10g、牛肉粉5g、三水醋酸钠5g、七水磷酸氢二钾2g、吐温801mL、四水硫酸锰0.05g、柠檬酸三铵2g、葡萄糖20g、七水硫酸镁0.2g、蒸馏水1000mL;将上述原料混合后,调pH为6.8,搅拌菌液后,在121℃、0.1MPa下灭菌20min,即可。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菌株的接种量为1%(v/v)。上述嗜热链球菌STN26在制备降尿酸产品中的应用。该嗜热链球菌STN26具有强的过胃存活率和肠道定植能力,从而可长期的发挥作用,实现稳定的降低尿酸水平,达到缓解痛风症状的效果,经验证,效果显著。进一步的,在上述应用中,所述产品包括上述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和低聚异麦芽糖,该产品中的菌体数量为100亿/g或150亿/g。进一步的,所述产品为内服制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嗜热链球菌STN26,该嗜热链球菌STN26于2021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编号:CGMCCNo.2261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该菌株过胃存活率高、能够长期定植于肠道,从而可稳定的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缓解痛风症状。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制备过程简单、易于保藏和携带,具有方便服用、安全性高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将嗜热链球菌STN26制备为口服产品应用于降尿酸和缓解痛风中,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嗜热链球菌STN26过胃后存活率达84%以上,在肠道内的存活率达87%以上,且对Caco-2的粘附率为81%,表面该嗜热链球菌STN26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定制能力,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活性,利于长期稳定的降低血液中的尿酸、缓解痛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5小鼠血清中尿酸含量对比图。图2为实施例6小鼠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水平对比图。图3为实施例7小鼠转运蛋白ABCG2/BCRPmRNA表达水平对比图。图4为实施例8高尿酸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菌株的分离鉴定1、菌株筛选及纯化(1)样品制备:①取灭菌后的生理盐水(0.85%)至于无菌三角瓶中,然后将新疆伊利州牧民家里自然发酵的酸奶1ml加入其中,振荡,待用;②对步骤①的溶液进行10倍梯度稀释,分别为10-1、10-2、10-3、10-4、10-5、10-6、10-7,待用;(2)制备培养基:MRS平板培养基的组成如下:蛋白胨10g、牛肉粉5g、三水醋酸钠5g、七水磷酸氢二钾2g、吐温801mL、四水硫酸锰0.05g、柠檬酸三铵2g、葡萄糖20g、七水硫酸镁0.2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将上述原料混合后,自然pH,搅拌菌液后,在121℃、0.1MPa下灭菌20min,即可;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倒入平皿中,放凉后待用;(3)平板培养及挑选单菌落:将步骤②制备的梯度溶液分别采用涂布法接种于步骤(2)的MRS平板培养基上,于37℃、厌氧条件下培养48h;挑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其特征在于,该嗜热链球菌STN26于2021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编号:CGMCC No.2261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其特征在于,该嗜热链球菌STN26于2021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编号:CGMCCNo.2261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热链球菌STN26,其特征在于,该嗜热链球菌STN26采集于新疆伊犁州发酵酸奶。


3.一种嗜热链球菌STN26菌粉,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为:
(1)菌株活化: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热链球菌STN26,接种于MRS平板培养基上,于37℃条件下培养48h;
(2)菌株培养:取步骤(1)活化后的菌株,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h,获得菌液;
(3)离心菌液,收集菌体,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后,重悬于15%(w/w)的复原脱脂乳中,获得菌悬液,菌悬液的浓度为1.0-2.0×1010cf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亮张永娟潘玉林曹维超李翠华潘仕城刘红亮司书锋孙川周文浩步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嘉亿营养医学山东微生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