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多种土传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18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多种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ZF129,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631。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ZF129能够显著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显示出广谱拮抗活性,并对植株具有促生能力。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ZF129表现出优良的生防性状,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并为类芽孢杆菌在防病作用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多种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多种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土传病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危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立枯丝核菌、大丽轮枝菌、辣椒疫霉菌、芸薹根肿菌等均为常见的土传病原体,它们寄主范围广泛,引起作物大量减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前,由于集约化种植、单一连作等生产模式,土传病害迅速成为限制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土传病害的蔓延使得作物产量对农药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因此,开展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尤为重要和迫切。利用生防菌来防治植物土传病害,因其低成本、环境友好和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研究热点。种类多样的土传病害一直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寻找解决土传病害的方法迫在眉睫。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p.)具有良好生物活性,能产生多种抗生素,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等。目前多粘类芽孢杆菌广谱防治土传病害的报道还非常少。因此,筛选能同时对立枯病、黄萎病、疫病、根肿病等多种土传病害有一定防治作用的生防类芽孢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多种土传病害中的应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首先保护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已于2019年04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176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保护菌剂,含有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保护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的发酵产物。进一步地,所述发酵产物是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接种于下述(a)-(g)任一所述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的:(a)LB液体培养基;(b)黄豆粉8培养基;(c)棉籽饼培养基;(d)玉米鱼粉培养基;(e)豆粕培养基;(f)甘露醇培养基;(g)玉米粉培养基。所述黄豆粉8培养基的配方具体可为:黄豆饼粉3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KH2PO40.2g、碳酸钙CaCO31g、葡萄糖5g、酵母粉3g、蒸馏水1000mL。所述棉籽饼培养基的配方具体可为:棉籽饼粉32.5g、玉米粉14g、麸皮12g、磷酸二氢钾KH2PO41.1g、硫酸铁FeSO40.049g、蒸馏水1000mL。所述玉米鱼粉培养基的配方具体可为:玉米粉25g、鱼粉5g、蔗糖1g、蛋白胨1.5g、磷酸氢二钾K2HPO40.5g、硫酸镁MgSO40.25g、蒸馏水1000mL。所述豆粕培养基的配方具体可为:豆粕粉80g、麦芽糖15g、磷酸二氢钾KH2PO46g、蒸馏水1000mL。所述甘露醇培养基的配方具体可为:甘露醇20g、棉籽饼粉5g、氯化钙CaCl21g,磷酸氢二钾K2HPO41g、蒸馏水1000mL,调节pH6.0。所述玉米粉培养基的配方具体可为:玉米粉500g、蒸馏水1000mL。所述发酵产物可为悬液或菌悬液离心得到的上清液。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保护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所述菌剂或所述发酵产物在如下(a1)或(a2)或(a3)或(a4)中的应用:(a1)抑制植物病原菌;(a2)制备用于抑制植物病原菌的产品;(a3)防治由植物病原菌所致的疾病;(a4)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所致的疾病的产品。所述植物病原菌为病原真菌或病原细菌。所述病原真菌具体可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capsici)、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solani)、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或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所述病原细菌具体可为丁香假单胞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野油菜黄单胞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sepedonicus)、丁香假单胞杆菌流泪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rnans)、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ectobacteriumcarotovorumsubsp.brasiliense)或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保护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所述菌剂或所述发酵产物在如下(b1)-(b8)任一种中的应用:(b1)防治马铃薯黑痣病;(b2)防治马铃薯黄萎病;(b3)防治辣椒疫病;(b4)防治白菜根肿病;(b5)制备用于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产品;(b6)制备用于防治马铃薯黄萎病的产品;(b7)制备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产品;(b8)制备用于防治白菜根肿病的产品。所述马铃薯黑痣病具体可为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所述马铃薯黄萎病具体可为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马铃薯黄萎病。所述辣椒疫病具体可为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疫病。所述白菜根肿病具体可为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白菜根肿病。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保护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所述菌剂或所述发酵产物在如下(c1)或(c2)中的应用:(c1)促进植物生长发育;(c2)制备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产品。所述植物具体可为黄瓜。所述黄瓜具体可为中农6号黄瓜。所述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具体可为促进株高增加和/或叶面积增加。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保护产品,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所述菌剂或所述发酵产物;所述产品的用途为如下(1)-(7)中的至少一种:(1)抑制植物病原菌;(2)防治由植物病原菌所致的疾病;(3)防治马铃薯黑痣病;(4)防治马铃薯黄萎病;(5)防治辣椒疫病;(6)防治白菜根肿病;(7)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所述马铃薯黑痣病具体可为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ZF129,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631。/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7631。


2.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的发酵产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产物在如下(a1)或(a2)或(a3)或(a4)中的应用:
(a1)抑制植物病原菌;
(a2)制备用于抑制植物病原菌的产品;
(a3)防治由植物病原菌所致的疾病;
(a4)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所致的疾病的产品。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产物在如下(b1)-(b8)任一种中的应用:
(b1)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b2)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b3)防治辣椒疫病;
(b4)防治白菜根肿病;
(b5)制备用于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产品;
(b6)制备用于防治马铃薯黄萎病的产品;
(b7)制备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产品;
(b8)制备用于防治白菜根肿病的产品。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ZF129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产物在如下(c1)或(c2)中的应用:
(c1)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c2)制备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产品。


7.产品,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李宝聚赵昱榕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