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11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82‑95份、异氰酸酯13‑28份、碳酸钙3‑7份、硅酸钙2‑7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交联剂10‑30份、增塑剂22‑35份、防老化剂0.3‑1.2份、扩链剂2‑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聚氨酯预聚物内加入硅酸钙、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硅材料,方便对聚氨酯材料的耐热性进行改善,有效降低密封材料在液压工作过程中受热形变的问题,提高了液压工作各部件的密封性,提高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步骤少,有效提高了液压密封材料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密封设备
,具体为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液压是机械行业、机电行业的一个名词。液压可以用动力传动方式称为液压传动,液压也可用作控制方式称为液压控制。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液压控制是以有压力液体作为控制信号传递方式的控制,用液压技术构成的控制系统称为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通常包括液压开环控制和液压闭环控制。液压闭环控制也就是液压伺服控制,它构成液压伺服系统,通常包括电气液压伺服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和机械液压伺服系统(机液伺服系统,或机液伺服机构)等。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液体介质。液压由于其传递动力大,易于传递及配置等特点,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获得需要的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液压系统的能源装置(液压泵)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目前,市场中的液压活动部件通常需要使用密封件来防止漏油的情况,液压部件长时间工作后会导致液压油的温度升高,一般聚氨酯材料的密封件在受到温度的影响后容易发生形变,导致密封的性能下降,造成液压部件漏油而无法正常工作,一方面给液压部件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另一方面频繁的维修加大了后期的维修成本。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密封材料耐温变性能不足而导致液压部件漏油带来使用和维护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82-95份、异氰酸酯13-28份、碳酸钙3-7份、硅酸钙2-7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交联剂10-30份、增塑剂22-35份、防老化剂0.3-1.2份、扩链剂2-7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90份、异氰酸酯20份、碳酸钙5份、硅酸钙4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交联剂20份、增塑剂30份、防老化剂0.8份、扩链剂4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交联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所述防老剂为光稳定剂、抗氧剂和水解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组成,所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质量比为1: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扩链剂为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丁酮肟基硅烷以及甲基乙烯基二(N–甲基乙酞氨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丁二醇复混物加入反应釜内并加热升温至40-60℃,加入异氰酸酯混合搅拌1-2h,保温反应2-3h,抽真空脱水脱气1-3h,得到聚氨酯预聚物;步骤二:将聚氨酯预聚物内分别加入碳酸钙、硅酸钙、纳米二氧化硅、交联剂,整体升温至110℃-120℃,并向反应釜内充入保护气进行保护,混合搅拌2-3h;步骤三:反应釜降温至70-85℃,向反应釜内加入增塑剂、扩链剂、防老化剂,均匀搅拌60~120s,得到聚氨酯材料,并导入离心机内进行冷却脱泡100-150min;步骤四:将聚氨酯材料加热至200-230℃呈熔融状态,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冷却后得到密封的部件毛胚,后续加工处理生产出对应的液压密封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护气采用氮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离心机的转速为800-120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向聚氨酯预聚物内加入硅酸钙、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硅材料,方便对聚氨酯材料的耐热性进行改善,有效降低密封材料在液压工作过程中受热形变的问题,提高了液压工作各部件的密封性,提高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步骤少,利用不同材料合理配比,有效提高了液压密封材料的制备效率,同时减小液压密封材料的热变性,有效保证了液压设备的正常工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82-95份、异氰酸酯13-28份、碳酸钙3-7份、硅酸钙2-7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交联剂10-30份、增塑剂22-35份、防老化剂0.3-1.2份、扩链剂2-7份。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90份、异氰酸酯20份、碳酸钙5份、硅酸钙4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交联剂20份、增塑剂30份、防老化剂0.8份、扩链剂4份。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交联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所述防老剂为光稳定剂、抗氧剂和水解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组成,所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质量比为1:1:1。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扩链剂为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丁酮肟基硅烷以及甲基乙烯基二(N–甲基乙酞氨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丁二醇复混物加入反应釜内并加热升温至40-60℃,加入异氰酸酯混合搅拌1-2h,保温反应2-3h,抽真空脱水脱气1-3h,得到聚氨酯预聚物;步骤二:将聚氨酯预聚物内分别加入碳酸钙、硅酸钙、纳米二氧化硅、交联剂,整体升温至110℃-120℃,并向反应釜内充入保护气进行保护,混合搅拌2-3h;步骤三:反应釜降温至70-85℃,向反应釜内加入增塑剂、扩链剂、防老化剂,均匀搅拌60~120s,得到聚氨酯材料,并导入离心机内进行冷却脱泡100-150min;步骤四:将聚氨酯材料加热至200-230℃呈熔融状态,采用注射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冷却后得到密封的部件毛胚,后续加工处理生产出对应的液压密封材料。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护气采用氮气。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步骤三中离心机的转速为800-1200r/min。本专利技术通过向聚氨酯预聚物内加入硅酸钙、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硅材料,方便对聚氨酯材料的耐热性进行改善,有效降低密封材料在液压工作过程中受热形变的问题,提高了液压工作各部件的密封性,提高液压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82-95份、异氰酸酯13-28份、碳酸钙3-7份、硅酸钙2-7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交联剂10-30份、增塑剂22-35份、防老化剂0.3-1.2份、扩链剂2-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82-95份、异氰酸酯13-28份、碳酸钙3-7份、硅酸钙2-7份、纳米二氧化硅1-5份、交联剂10-30份、增塑剂22-35份、防老化剂0.3-1.2份、扩链剂2-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密封材料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聚丁二醇复混物90份、异氰酸酯20份、碳酸钙5份、硅酸钙4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交联剂20份、增塑剂30份、防老化剂0.8份、扩链剂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所述防老剂为光稳定剂、抗氧剂和水解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变聚氨酯液压密封材料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组成,所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质量比为1: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陈宗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特力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