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工序:将外壳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侧壁上;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底部;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底部的耐火材料;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对外壳的侧壁和底部设置耐火材料,便于对钢水进行浇铸操作,浇铸后对耐火材料进行拆除并进行二次造型,以完成对其他成分钢水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包
,具体涉及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产品浇铸领域,钢包是一种浇铸钢水的常用工具,不同产品由于不同组份的要求,需要在上一个产品浇铸完成后,重新更换钢包来浇铸下一个产品,因此,需要对钢包进行循环利用,由于钢水在钢包内有残留,因此需要将钢包内的耐火材料重新拆除并涂覆,现有技术在拆除耐火材料时费时费力,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该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易损件更换便捷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工序:将外壳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侧壁上;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的底部;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底部的耐火材料;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S2具体为:S20、在外壳的侧壁上均匀涂覆一层黏土侧层;S21、将耐火侧砖贴附在黏土侧层的表面形成耐火侧层,贴附方式为由下而上逐层贴附;S22、在耐火侧层的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S3具体为:S31、在外壳的底部均匀涂覆一层黏土底层;S32、将耐火底砖贴附在黏土底层的表面形成耐火底层,耐火底层的外周面与最下层的耐火侧砖相抵,耐火底层的厚度为耐火侧层厚度的1.5-2倍;S33、在耐火底层的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耐火侧砖为瓦形砖,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黏土侧层的一面形成为凸起面,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相配合,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耐高温涂层的一面形成为凹陷面,所述凸起面的上沿或下沿向内凹形成台阶部,所述凸起面的左右侧沿向内凹形成侧槽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S21具体为:S211、将耐火侧砖的台阶部向上,同时将耐火侧砖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并在黏土侧层的底部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一层环形结构,台阶部首尾相连形成环形台阶;S212、将环形链条的表面包裹一层石棉后,将环形链条沿圆周方向放入第一层环形结构上的环形台阶;S213、将耐火侧砖的台阶部向下,使环形链条置于台阶部内,同时将耐火侧砖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并在第一层环形结构上方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二层环形结构;S214、将耐火侧砖自上而下进行逐层贴附,奇数层的贴附步骤与S211相同,偶数层的贴附步骤与S213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相邻的奇数层耐火侧砖与偶数层耐火侧砖在高度方向交错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S211和所述S213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耐火侧砖在贴附时,需要在侧槽口内放置膨胀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S5具体为:S51、自上而下将每一层环形结构中的一块耐火侧砖撬开;S52、沿水平方向自下而上逐层拉动环形链条,使环形链条两侧的耐火侧砖自动脱落在外壳内;S53、倾倒外壳后,敲击外壳底部,使耐火底砖脱落,最后将耐火侧砖和耐火底砖同时清理出外壳。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S4中,在钢水加入钢包前,将钢包进行烘干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耐火侧砖的厚度至少为6cm,所述耐火底砖为平面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对外壳的侧壁和底部设置耐火材料,便于对钢水进行浇铸操作,浇铸后对耐火材料进行拆除并进行二次造型,以完成对其他成分钢水的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钢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钢包的内部展开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钢包侧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钢包中耐火侧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外壳1、黏土侧层2、耐火侧层3、耐高温涂层4、环形链条5、膨胀件6、吊耳11、抓取部12、耐火侧砖31、台阶部311、侧槽口3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工序:将外壳1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1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1的侧壁上;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1的底部;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1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1底部的耐火材料;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对外壳1的侧壁和底部设置耐火材料,便于对钢水进行浇铸操作,浇铸后对耐火材料进行拆除并进行二次造型,以完成对其他成分钢水的循环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S2具体为:S20、在外壳1的侧壁上均匀涂覆一层黏土侧层2;S21、将耐火侧砖31贴附在黏土侧层2的表面形成耐火侧层3,贴附方式为由下而上逐层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工序:将外壳(1)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1)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n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1)的侧壁上;/n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1)的底部;/n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n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1)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1)底部的耐火材料;/n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n所述S2具体为:/nS20、在外壳(1)的侧壁上均匀涂覆一层黏土侧层(2);/nS21、将耐火侧砖(31)贴附在黏土侧层(2)的表面形成耐火侧层(3),贴附方式为由下而上逐层贴附;/nS22、在耐火侧层(3)的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涂层(4);/n所述耐火侧砖(31)为瓦形砖,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黏土侧层(2)的一面形成为凸起面,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相配合,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耐高温涂层(4)的一面形成为凹陷面,所述凸起面的上沿或下沿向内凹形成台阶部(311),所述凸起面的左右侧沿向内凹形成侧槽口(312);/n所述S21具体为:/nS211、将耐火侧砖(31)的台阶部(311)向上,同时将耐火侧砖(31)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2)并在黏土侧层(2)的底部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一层环形结构,台阶部(311)首尾相连形成环形台阶;/nS212、将环形链条(5)的表面包裹一层石棉后,将环形链条(5)沿圆周方向放入第一层环形结构上的环形台阶;/nS213、将耐火侧砖(31)的台阶部(311)向下,使环形链条(5)置于台阶部(311)内,同时将耐火侧砖(31)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2)并在第一层环形结构上方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二层环形结构;/nS214、将耐火侧砖(31)自上而下进行逐层贴附,奇数层的贴附步骤与S211相同,偶数层的贴附步骤与S213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的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序:将外壳(1)开口向上进行放置,对外壳(1)内部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
S2、侧壁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1)的侧壁上;
S3、底部造型:将耐火材料涂覆或贴覆在外壳(1)的底部;
S4、钢水浇铸:将钢水加入造型完成的钢包中进行浇铸操作;
S5、造型拆除:先拆除外壳(1)侧壁上的耐火材料,再拆除外壳(1)底部的耐火材料;
S6、循环使用:重复S1至S5对钢包进行循环使用;
所述S2具体为:
S20、在外壳(1)的侧壁上均匀涂覆一层黏土侧层(2);
S21、将耐火侧砖(31)贴附在黏土侧层(2)的表面形成耐火侧层(3),贴附方式为由下而上逐层贴附;
S22、在耐火侧层(3)的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涂层(4);
所述耐火侧砖(31)为瓦形砖,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黏土侧层(2)的一面形成为凸起面,所述凸起面与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相配合,所述瓦形砖在朝向所述耐高温涂层(4)的一面形成为凹陷面,所述凸起面的上沿或下沿向内凹形成台阶部(311),所述凸起面的左右侧沿向内凹形成侧槽口(312);
所述S21具体为:
S211、将耐火侧砖(31)的台阶部(311)向上,同时将耐火侧砖(31)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2)并在黏土侧层(2)的底部沿圆周方向依次贴附形成第一层环形结构,台阶部(311)首尾相连形成环形台阶;
S212、将环形链条(5)的表面包裹一层石棉后,将环形链条(5)沿圆周方向放入第一层环形结构上的环形台阶;
S213、将耐火侧砖(31)的台阶部(311)向下,使环形链条(5)置于台阶部(311)内,同时将耐火侧砖(31)的凸起面朝向黏土侧层(2)并在第一层环形结构上方沿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健,周国祥,花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