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507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包括融合器和辅助部件,融合器包括一个头端节、一个末端节、若干个中间端节、定型拉绳和定型件,上述端节两两之间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式连接,且上述端节上均开设有拉绳通孔,定型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头端节处,定型拉绳的另一端贯穿中间端节上的拉绳通孔并经由末端节的拉绳通孔伸出,末端节上设置有定型件,定型件用于固定定型拉绳,辅助部件用于协助将融合器植入椎间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手术伤口小、可精准定位、支撑面积宽大,支撑稳固,具有宽大植骨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还涉及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腰椎滑脱等更为严重的情况。因此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各种类型椎间融合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是促进椎间的骨性融合,维持椎间隙稳定并保持椎间隙高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融合率,避免由此引发的一些并发症。传统融合器容纳骨量小,如果同时扩大骨窗可能引起该融合节段的生物力学强度下降,融合率不够高,这就可能带来更多并发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融合器为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在椎间内过可充气球囊,可扩展形成围栏式融合器并撑开椎间高度,增大与骨终板的接触面,手术伤口小,支撑面积宽大,支撑稳固,最大限度契合人体结构,降低术后的炎症反应,最大程度保护人体原先结构,宽大植骨槽,保证植骨效果充分,保证融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以及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性融合器的使用方法,主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包括融合器和辅助部件,所述融合器包括一个头端节、一个末端节、若干个中间端节、定型拉绳和定型件,上述端节两两之间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式连接,且上述端节上均开设有拉绳通孔,所述定型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头端节处,所述定型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端节上的拉绳通孔并经由所述末端节的拉绳通孔伸出,所述末端节上设置有所述定型件,所述定型件用于固定所述定型拉绳,所述辅助部件用于协助将融合器植入椎间隙中。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型件包括螺钉、定型压板和第二销轴,所述末端节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钉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钉的末端倾斜设置有所述定型压板的一侧,所述定型压板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贯设有所述第二销轴,所述定型压板通过所述第二销轴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槽的底部与所述拉绳通孔连通,所述定型件通过所述螺钉控制所述定型压板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二销轴为所述定型压板的旋转中心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工作鞘管、把持器、定型器、球囊和内窥镜,所述工作鞘管用于先行伸入椎间隙作为工作通道使用,所述内窥镜用于辅助镜下操作植入所述融合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把持器用于夹持所述融合器,所述把持器包括把持圆管、卡爪和闭合套筒,所述把持圆管为中空的圆管结构,所述把持圆管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卡爪,所述末端节上对应所述卡爪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扇形设计,通过扇形设计限制所述末端节相对所述卡爪的摆动角度,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把持器夹持住所述末端节,所述卡爪与所述把持圆管固定连接,所述把持圆管上套设有所述闭合套筒,当所述闭合套筒前推至所述卡爪处时所述卡爪间距缩小,当所述闭合套筒后退远离所述卡爪时所述卡爪间距恢复至张开状态。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型器用于控制所述定型件的伸进量,所述定型器包括定型杆和定型头,所述定型头的横截面为六角形状,所述螺钉上对应所述定型头开设有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定型头和所述螺钉相互配合,并通过拧动所述定型器进而调整所述螺钉的伸进量。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球囊用于撑开椎间隙,所述球囊的末端连接有球囊杆,所述球囊杆用于为球囊充放气,沿着所述球囊的外轮廓上布设有若干个引线安装位,所述引线安装位为带开口的“C”型结构,且所述引线安装位允许穿入其中的牵引线从所述引线安装位上径向脱离,所述头端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牵引线的一头穿进所述通孔处与所述头端节连接,两个线头一同拉动,即可拉动头端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球囊为中央型球囊,对所述球囊充气时所述球囊的上下发生空间扩张。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头端节为可拆卸式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作鞘管伸入椎间隙创建工作通道;S2、将牵引线从融合器的头端节前端的孔穿入,然后将牵引线安装到所述球囊的外轮廓上的引线安装位;S3、将球囊借助球囊杆经由工作通道通入椎间隙中,并对球囊充气扩张至指定高度,将把持器上的卡爪咬合融合器末端节上的卡槽,借助把持器将融合器经由工作通道送入椎间隙中,同时借助牵引线使得融合器沿着球囊外轮廓弧形放置;S4、将定型器沿把持圆管中空的内部通道伸入,使定型头顶紧融合器末端节上螺钉的凹槽,拉紧定型拉绳,使得融合器整体的形状固定,调整螺钉的伸进量使得定型压板压紧定型拉绳以维持融合器的形状;S5、将牵引线抽离出工作通道,并将把持器取出,对球囊进行放气后取出,将内窥镜伸入工作通道,在内窥镜的协助下剪掉多余的定型拉绳,并在内窥镜监视下完成植骨操作;S6、将内窥镜取出,将工作鞘管取出,使用完毕。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指定高度为球囊充气上下扩张后的垂直高度,且所述指定高度大于所述融合器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具有手术伤口小、可精准定位、支撑面积宽大,支撑稳固,具有宽大植骨槽等优点。此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具有手术伤口小、支撑面积宽大,支撑稳固,具有宽大植骨槽等优点;2、现传统融合器容纳骨量小,如果同时扩大骨窗可能引起该融合节段的生物力学强度下降,融合率不够高,这就可能带来更多并发症。而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先在椎间隙内置入可充气球囊之后,再协助扩展形成围栏式融合器共同撑开椎间高度,增大与骨终板的接触面,手术伤口小,支撑面积宽大,支撑稳固,最大效果契合人体结构,降低术后的炎症反应,最大程度保护人体原先结构,宽大植骨槽,保证植骨效果及融合率。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工作鞘管作为工作通道示意图;图3亦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工作鞘管作为工作通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球囊伸入椎间隙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椎间隙中充气后的球囊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置入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置入完成后的效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定型器置入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椎间隙中泄气后的球囊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辅助部件撤出后的效果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球囊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1)和辅助部件,所述融合器(1)包括一个头端节(11)、一个末端节(13)、若干个中间端节、定型拉绳(12)和定型件,上述端节两两之间通过第一销轴(10)可转动式连接,且上述端节上均开设有拉绳通孔,所述定型拉绳(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头端节(11)处,所述定型拉绳(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端节上的拉绳通孔并经由所述末端节(13)的拉绳通孔伸出,所述末端节(13)上设置有所述定型件,所述定型件用于固定所述定型拉绳(12),所述辅助部件用于协助将融合器(1)植入椎间隙中,所述定型件包括螺钉(8)、定型压板(9)和第二销轴(14),所述末端节(13)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钉(8)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钉(8)的末端倾斜设置有所述定型压板(9)的一侧,所述定型压板(9)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贯设有所述第二销轴(14),所述定型压板(9)通过所述第二销轴(14)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槽的底部与所述拉绳通孔连通,所述定型件通过所述螺钉(8)控制所述定型压板(9)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二销轴(14)为所述定型压板(9)的旋转中心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1)和辅助部件,所述融合器(1)包括一个头端节(11)、一个末端节(13)、若干个中间端节、定型拉绳(12)和定型件,上述端节两两之间通过第一销轴(10)可转动式连接,且上述端节上均开设有拉绳通孔,所述定型拉绳(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头端节(11)处,所述定型拉绳(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端节上的拉绳通孔并经由所述末端节(13)的拉绳通孔伸出,所述末端节(13)上设置有所述定型件,所述定型件用于固定所述定型拉绳(12),所述辅助部件用于协助将融合器(1)植入椎间隙中,所述定型件包括螺钉(8)、定型压板(9)和第二销轴(14),所述末端节(13)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钉(8)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钉(8)的末端倾斜设置有所述定型压板(9)的一侧,所述定型压板(9)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贯设有所述第二销轴(14),所述定型压板(9)通过所述第二销轴(14)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槽的底部与所述拉绳通孔连通,所述定型件通过所述螺钉(8)控制所述定型压板(9)的旋转角度,所述第二销轴(14)为所述定型压板(9)的旋转中心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工作鞘管(2)、把持器(3)、定型器(4)、球囊(5)和内窥镜(17),所述工作鞘管(2)用于先行伸入椎间隙作为工作通道使用,所述内窥镜(17)用于辅助镜下操作植入所述融合器(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下使用的微创围栏式可变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器(3)用于夹持所述融合器(1),所述把持器(3)包括把持圆管、卡爪(6)和闭合套筒(7),所述把持圆管为中空的圆管结构,所述把持圆管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卡爪(6),所述末端节(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劲贤胡善云张启林朱桂桂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