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及其插入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03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其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插入管;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端的先端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先端头组件上的第一摄像模组、第二摄像模组以及用于给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提供光源的发光体;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不小于7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及其插入部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插入部。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一种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其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使用内窥镜可以直接观察患者身体内部并且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单镜头内窥镜仅能获取一种利用光源情况的图像,如需得到荧光、3D等图像效果时,则需要更换不同的内窥镜或摄像头,操作较为繁琐,且图像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插入管;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端的先端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先端头组件上的第一摄像模组、第二摄像模组以及用于给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提供光源的发光体;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不小于7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先端头组件包括第一先端头和第二先端头,所述第二先端头通过第一可折叠结构安装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位于所述第二先端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折叠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先端头的支撑臂,驱动所述第二先端头运动的驱动臂,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臂运动的第一牵引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先端头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先端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先端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先端头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先端头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先端头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先端头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与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7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包括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和第二先端头的前端,分别用于给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提供光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先端头组件中间的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的摄影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曲部的弯曲角度在0°~9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0°时,所述先端头组件的轴线与所述插入管的轴线平行;当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90°时,所述先端头组件的轴线与所述插入管的轴线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先端头组件包括一个先端头,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均设置在所述一个先端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沿所述一个先端头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置,且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和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7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还包括反光镜组件,所述反光镜组件用于增加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镜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前端,所述第二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前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镜组件包括第二可折叠结构,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或第二反光镜通过所述第二可折叠结构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折叠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或第二反光镜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或第二反光镜转动的第二牵引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先端头组件前端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中心线的旋转轴;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所述第二反光镜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反光镜连接的第一牵引钢丝,以及与所述第二反光镜连接的第二牵引钢丝。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或所述第二反光镜的转动角度在0°~90°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二反光镜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二反光镜沿所述插入管的横截面方向的边缘距离小于所述插入管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二反光镜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二反光镜分别与所述先端头组件的轴线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分别透过所述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获取摄影数据,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不小于7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包括利用普通光进行摄影的摄像单元,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用于荧光观察的摄像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插入部,以及与所述插入部的后端连接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插入部的先端头组件的位置的第一控制旋钮,和/或用于控制所述反光镜组件的位置的第二控制旋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控制旋钮指向第一位置时,带动所述第一牵引结构向所述操作部的方向运动,所述驱动臂在所述第一牵引结构的牵引下带动所述第二先端头运动至打开状态;当所述第一控制旋钮指向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第一牵引结构向所述插入部的方向运动,所述驱动臂在所述第一牵引结构的牵引下带动所述第二先端头运动恢复至折叠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控制旋钮指向第三位置时带动所述第二牵引结构向所述操作部的方向运动,所述反光镜组件在所述第二牵引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旋转轴旋转至打开状态;当所述第二控制旋钮指向第四位置时带动所述第二牵引结构向所述插入部的方向运动,所述反光镜组件在所述第二牵引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旋转轴旋转恢复至折叠状态。附图说明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图1A-图1C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插入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A-2C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先端头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3B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先端头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图4A-4C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内窥镜20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为插入部;110为插入管;120为先端头组件,1210为第一先端头,1220为第二先端头,1213为支撑臂,1215为第一牵引结构,1217为驱动臂,1219为收纳槽;1310为第一摄像模组,1320为第二摄像模组;140为发光体,1410为第一发光体,1420为第二发光体;150为可弯曲部,1513为弯曲关节,1517为第三牵引结构,1517-1与1517-2为牵引钢丝;160为反光镜组件,1610为第一反光镜,1620为第二反光镜,1613为支撑结构,1615为旋转轴,1617为第二牵引结构,1617-1为第一牵引钢丝,1617-2为第二牵引钢丝;170为操作部;1710为第一控制旋钮,1720为第二控制旋钮,1730为第三控制旋钮,1713、1723与1733为转盘,1715、1725与1735为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窥镜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包括:/n插入管;/n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端的先端头组件;/n设置在所述先端头组件上的第一摄像模组、第二摄像模组以及用于给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提供光源的发光体;/n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不小于7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窥镜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包括:
插入管;
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端的先端头组件;
设置在所述先端头组件上的第一摄像模组、第二摄像模组以及用于给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提供光源的发光体;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不小于7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头组件包括第一先端头和第二先端头,所述第二先端头通过第一可折叠结构安装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位于所述第二先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折叠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先端头的支撑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先端头运动的驱动臂,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臂运动的第一牵引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端头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先端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先端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端头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先端头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端头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先端头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与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7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包括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先端头和第二先端头的前端,分别用于给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提供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先端头组件中间的可弯曲部,所述可弯曲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的摄影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部的弯曲角度在0°~90°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0°时,所述先端头组件的轴线与所述插入管的轴线平行;当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90°时,所述先端头组件的轴线与所述插入管的轴线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头组件包括一个先端头,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均设置在所述一个先端头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沿所述一个先端头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置,且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和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7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还包括反光镜组件,所述反光镜组件用于增加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之间的光轴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前端,所述第二反光镜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鸣陆海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思康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