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489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系统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牲畜养殖区与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用于输送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果园种植生态系统通过设置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将部分晚熟荔枝通过早熟栽培方法提前3个月左右开花,即在5月份得到荔枝成品,实现错峰出荔枝,设置牲畜养殖区,可将牲畜粪便废物利用作为肥料用于其他区域,设置昆虫养殖区,在养殖区内养殖相应的昆虫,防治其他区域的病虫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园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荔枝种植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广东荔枝产业目前已经步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在2020年取得了产量以及效益的双丰收,年产130万吨,总产值预计达到180亿元以上,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较强的生产地域差异、产品差异性已经异质性,发展道路依旧存在很多阻碍。现在的荔枝种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因近10年气候影响,品种同质化问题严重,多数中晚熟不同品种的荔枝在成熟期性状上层次不分明,基本处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熟,仅一个月时间将上百万吨荔枝投放市场十分困难;2、因品种隔年种植或“大小年”问题,不同年份间产量波幅大,18年广东省大丰收,而19年减产40%,部分优质产品比如桂味、糯米糍等减产超过80%;3、在荔枝坐果期病虫发生普遍严重,投入大量化学农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通过这种生态系统至少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一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牲畜养殖区与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用于输送肥料;所述昆虫养殖区用于养殖寄生蜂;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测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温度、湿度以及可视情况。优选地,所述早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早熟荔枝品种为接穗,以晚熟荔枝品种为砧木,4月份时将早熟荔枝品种来源的接穗嫁接到晚熟荔枝的枝条上;2)、嫁接后不断抹除嫁接口下端长出的芽或嫩梢,9月中旬停止抹除芽或嫩梢;3)、在嫁接口上部的接穗上培养1~2趟新梢,并使末次梢在9月上旬成熟,末次梢成熟后,进行控梢处理,11月上中旬,嫁接口下部的枝干上的晚熟荔枝芽萌动,开始出现花序原基,之后花穗抽出并进一步发育。优选地,所述牲畜养殖区内设置有肥料配制区,所述肥料配制区用于将牲畜的排泄物配制成肥料。优选地,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中的荔枝树下套种鸡腿菇。优选地,在4月初开始每隔7天将养殖的寄生蜂放入荔枝晚熟区中,持续三周后,每隔3天将养殖的寄生蜂放入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中,持续15天。优选地,所述寄生蜂为平腹小蜂、荔蝽卵跳小蜂、马来黄腹卵小蜂、黄足小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冷冻库,所述冷冻库用于储存荔枝。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果园种植生态系统通过设置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将部分晚熟荔枝通过早熟栽培方法提前3个月左右开花,即在5月份得到荔枝成品,实现错峰出荔枝,设置牲畜养殖区,可将牲畜粪便废物利用作为肥料用于其他区域,设置昆虫养殖区,在养殖区内养殖相应的昆虫,防治其他区域的病虫害;利用荔枝树给鸡腿茹种植提供阴凉及一定湿度,接受部分阳光;鸡腿菇种植后,在鸡腿菇养殖中使用的废料中含有大量有益菌、酵母和经过发酵的营养料,这些肥料同时作为荔枝养殖的肥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冷冻库;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牲畜养殖区与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用于输送肥料;所述昆虫养殖区用于养殖寄生蜂;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测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温度、湿度以及可视情况,所述冷冻库用于储存荔枝。所述早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早熟荔枝品种为接穗,以晚熟荔枝品种为砧木,4月份时将早熟荔枝品种来源的接穗嫁接到晚熟荔枝的枝条上;2)、嫁接后不断抹除嫁接口下端长出的芽或嫩梢,9月中旬停止抹除芽或嫩梢;3)、在嫁接口上部的接穗上培养1~2趟新梢,并使末次梢在9月上旬成熟,末次梢成熟后,进行控梢处理,11月上中旬,嫁接口下部的枝干上的晚熟荔枝芽萌动,开始出现花序原基,之后花穗抽出并进一步发育。所述牲畜养殖区内设置有肥料配制区,所述肥料配制区用于将牲畜的排泄物配制成肥料,所述牲畜养殖区内养殖猪、牛等牲畜,将粪便收集至肥料配制区后,根据《广东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对肥料配制区内粪便进行处理。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中的荔枝树下套种鸡腿菇。在4月初开始每隔7天将养殖的寄生蜂放入荔枝晚熟区中,持续三周后,每隔3天将养殖的寄生蜂放入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中,持续15天,所述寄生蜂为荔蝽卵跳小蜂及马来黄腹卵小蜂。实施例2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冷冻库;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牲畜养殖区与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用于输送肥料;所述昆虫养殖区用于养殖寄生蜂;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测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温度、湿度以及可视情况,所述冷冻库用于储存荔枝。所述早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早熟荔枝品种为接穗,以晚熟荔枝品种为砧木,4月份时将早熟荔枝品种来源的接穗嫁接到晚熟荔枝的枝条上;2)、嫁接后不断抹除嫁接口下端长出的芽或嫩梢,9月中旬停止抹除芽或嫩梢;3)、在嫁接口上部的接穗上培养1~2趟新梢,并使末次梢在9月上旬成熟,末次梢成熟后,进行控梢处理,11月上中旬,嫁接口下部的枝干上的晚熟荔枝芽萌动,开始出现花序原基,之后花穗抽出并进一步发育。所述牲畜养殖区内设置有肥料配制区,所述肥料配制区用于将牲畜的排泄物配制成肥料,所述牲畜养殖区内养殖猪、牛等牲畜,将粪便收集至肥料配制区后,根据《广东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对肥料配制区内粪便进行处理。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中的荔枝树下套种鸡腿菇。通过摄像头观察荔枝晚熟区或荔枝早熟区荔枝出现虫卵时,包括荔蝽卵荔枝蒂蛀虫卵后,开始投放寄生蜂,所述寄生蜂为荔蝽卵跳小蜂及马来黄腹卵小蜂,每七天放蜂一次,每株荔枝树至少投放700只寄生蜂,并及时人工裁剪枯枝及虫枝。实施例3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冷冻库;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牲畜养殖区与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用于输送肥料;所述昆虫养殖区用于养殖寄生蜂;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测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温度、湿度以及可视情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园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荔枝早熟区、荔枝晚熟区、牲畜养殖区及昆虫养殖区;所述荔枝早熟区使用早熟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荔枝晚熟区使用常规栽培方法种植晚熟荔枝,所述牲畜养殖区与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用于输送肥料;所述昆虫养殖区用于养殖寄生蜂;所述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测荔枝早熟区及荔枝晚熟区内温度、湿度以及可视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早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早熟荔枝品种为接穗,以晚熟荔枝品种为砧木,4月份时将早熟荔枝品种来源的接穗嫁接到晚熟荔枝的枝条上;
2)、嫁接后不断抹除嫁接口下端长出的芽或嫩梢,9月中旬停止抹除芽或嫩梢;
3)、在嫁接口上部的接穗上培养1~2趟新梢,并使末次梢在9月上旬成熟,末次梢成熟后,进行控梢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波胡桂兵唐宇邓志锋伍伟根周汉游郭舜勋黎兆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