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68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的侧壁设置有通风口,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箱门可开合地设置于箱体外表面,箱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散热风扇,其中至少一个散热风扇用于进气,至少一个散热风扇用于出气;箱体内部设置有漏电检测仪、控制模块、漏电保护开关、烟雾传感器、电动灭火器、通讯模块和至少一个摄像头,漏电检测仪、漏电保护开关、烟雾传感器、电动灭火器、通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摄像头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通讯模块与监控终端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配电箱,能够及时检测到配电箱内部是否漏电,并能够在配电箱内部起火时及时灭火,同时配电箱还具有防震功能,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小型的电源分配箱,也是供电系统最后一级配电设备,里面主要有开关设备、保险设备和测量仪表等。由于配电箱内部放置有较多的电气元件,发热量较大并且容易发生漏电事故,因此配电箱的安全问题也比较受用户重视。现有的配电箱一般会在配电箱内部设置一漏电保护开关,通过漏电保护开关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测配电箱是否漏电,但是仅仅靠漏电保护开关来防止漏电,安全性仍较低,当配电箱内部发生漏电或温度较高,进而导致配电箱内部起火时,漏电保护开关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大部分配电箱的体积较小,当遇到碰撞或震动时,容易过度晃动,进而导致内部电气元件的松动或损坏,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箱,能够及时检测到配电箱内部是否漏电,并能够在配电箱内部起火时及时灭火,同时配电箱还具有防震功能,安全性较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包括:箱体,侧壁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箱门,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至少两个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风扇用于进气,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出气;漏电检测仪,设于所述箱体内部;控制模块,与所述漏电检测仪电性连接;漏电保护开关,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烟雾传感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电动灭火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监控终端,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所述漏电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置防震装置,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箱的抗震性能,避免配电箱因过度晃动而导致内部电气元件的松动或损坏;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漏电检测仪,能够有效检测到箱体内部是否发生漏电,当漏电检测仪发现箱体内部发生漏电情况时,会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断电保护;若是漏电检测仪未能及时检测到漏电情况,或者配电箱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配电箱内部起火,烟雾传感器便会及时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动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通讯模块会将烟雾传感器和漏电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发送至监控终端,并将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也发送至监控终端,以便用户能够实时监测配电箱内部的情况。根据本技术的配电箱,能够及时检测到配电箱内部是否漏电,并能够在配电箱内部起火时及时灭火,同时配电箱还具有防震功能,安全性较高。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仪、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震装置包括:固定座,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垫层,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压块,所述上压块内部滑动连接有下压块,所述上压块的内部顶壁与所述下压块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气囊;缓冲阀,通过软管分别与所述气垫层和所述气囊连通;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下压块底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输出导管,一端与所述灭火器本体的出口处连通;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灭火器本体与所述输出导管的连接处,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喷嘴,与所述输出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智能电子锁,所述智能电子锁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爆闪灯,设置于所述箱体外壁顶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蜂鸣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外壁顶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讯模块为ZigBee模块或BLE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观察窗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导热橡胶层。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的硬件部分的模块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和防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箱体100、通风口110、防震装置200、固定座210、气垫层220、上压块230、下压块240、气囊250、缓冲阀260、软管270、支撑座280、箱门300、智能电子锁310、观察窗口320、散热风扇400、漏电检测仪500、控制模块600、漏电保护开关700、烟雾传感器800、电动灭火器900、灭火器本体910、输出导管920、电磁阀930、喷嘴940、通讯模块1000、摄像头1100、监控终端1200、供电模块1300、报警模块1400、爆闪灯1410、蜂鸣器1420。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00和箱门300,箱体100的侧壁设置有通风口110,箱体100的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200,箱门300可开合地设置于箱体100外表面,箱体300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散热风扇400,其中至少一个散热风扇400用于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侧壁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n箱门,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n至少两个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风扇用于进气,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出气;/n漏电检测仪,设于所述箱体内部;/n控制模块,与所述漏电检测仪电性连接;/n漏电保护开关,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n烟雾传感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n电动灭火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n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n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n监控终端,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所述漏电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侧壁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
箱门,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至少两个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风扇用于进气,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出气;
漏电检测仪,设于所述箱体内部;
控制模块,与所述漏电检测仪电性连接;
漏电保护开关,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烟雾传感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电动灭火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至少一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
监控终端,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所述漏电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仪、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装置包括:
固定座,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垫层,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压块,所述上压块内部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