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65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鼻翼以及带有内腔的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翼与线仓固定连接设置,且所述鼻翼的中点与呈圆管状的线仓圆心重合,所述鼻翼的宽度等于线仓的直径设置,所述线仓的管壁厚度与线仓直径的比大于1:18;本实用的接线端子通过对其结构、尺寸的科学计算,使得其相对于现有的接线端子,具有更小型化的体积结构,从而具有了材料支出成本、重量轻运输成本降低、小型化安装空间节约等种种特点,其尺寸比的要求使得,鼻翼具有更稳定的形态和抗变形能力,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力行业应用领域,涉及到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铜鼻子又称线鼻子、铜接线鼻子、铜管鼻或接线端子,具体是用于电线电缆连接到电器设备上的连接件。现有的铜鼻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用于固定的鼻翼和用于电线电缆的线仓,工人在使用铜鼻子将电线电缆连接到电器设备上的实际使用中,需要用到相应配套的螺丝螺母,将铜鼻子固定到电气设备上实现电线线缆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点在于通过对其尺寸和厚度的计算设计,相对本方案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具有更小型的体积,节约材料、方便使用。针对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鼻翼以及带有内腔的线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翼与线仓固定连接设置,且所述鼻翼的中点与呈圆管状的线仓圆心重合,所述鼻翼的宽度等于线仓的直径设置,所述线仓的管壁厚度与线仓直径的比大于1: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线仓的管壁厚度为1.5mm,所述线仓的直径为12mm,其内腔直径为9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鼻翼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冲压开孔制得,用于螺栓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鼻翼的宽度方向两端为切面,所述切面通过冲压设备模具在开孔冲压同时切除多余材料制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鼻翼、线仓采用将管件材料进行模具冲压一体化成型制得,所述鼻翼和线仓其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带弧度的冲压形变缓冲部。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铜鼻子采用冲压设备使得圆管一侧形成鼻翼构成完整的接线端子,存在一根圆管的冲压往往会导致压扁一侧的宽度远远大于圆管直径,导致最终的接线端子,不必要的部分过大,本实用针对其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对圆管和管壁的厚度计算设计,使得其制作的鼻翼两侧切割多余材料与圆管直径相同后,其切割面不会碰到圆管的内孔,避免了因为切除多余材料导致鼻翼分叉,在用户安装时可以节约设备内空间避免臃肿和端子之间间隙更大避免干扰,在生产时节约比不要的边角材料节省成本,在运输时体积小重量轻节约物流成本本实用的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体积小,通过圆管冲压即可一体化成型制作方便,鼻翼无两侧无开口抗变形能力强,成本和资源更节约,具有良好的市场接受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接线端子的各制作流程结构变化图。附图标记:1、鼻翼;2、线仓;3、内腔;4、缓冲部;6、通孔;7、切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鼻翼1以及带有内腔3的线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翼1与线仓2固定连接设置,且所述鼻翼1的中点与呈圆管状的线仓2圆心重合,所述鼻翼1的宽度等于线仓2的直径设置,所述线仓2的管壁厚度与线仓2直径的比大于1: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线仓2的管壁厚度为1.5mm,所述线仓2的直径为12mm,其内腔3直径为9m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鼻翼1上还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6通过冲压开孔制得,用于螺栓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鼻翼1的宽度方向两端为切面7,所述切面7通过冲压设备模具在开孔冲压同时切除多余材料制得。通过上述方案的设置,在冲压接线端子时对其进行开孔并切除鼻翼1的多余材料,可以让本方案的产品接线端子体积更小,便于使用,节约设备内空间,避免端子安装相互间的干涉问题。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鼻翼1、线仓2采用将管件材料进行模具冲压一体化成型制得,所述鼻翼1和线仓2其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带弧度的冲压形变缓冲部4。实施例:本技术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①准备长度适宜内径9mm外径12mm的圆管;②将其放在第一冲压模具上,启动设备压扁部分圆管形成鼻翼1一体化成型制作接线端子;③将半成品的接线端子放入第二冲压模具上,启动冲床合模:其一冲出鼻翼1中心的通孔6,其二切除鼻翼1宽度方向的多余材料形成切面7;其三切除后侧多余的材料;④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去除毛刺等,最终得到完整的一体化成型的接线端子铜鼻子,其制作流程形态变化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针对现有的或鼻翼过大或鼻翼分叉的现有端子进行改进,通过对圆管和管壁的厚度计算设计,使得其制作的鼻翼两侧切割多余材料与圆管直径相同后,其切割面不会碰到圆管的内孔,避免了因为切除多余材料导致鼻翼分叉,在用户安装时可以节约设备内空间避免臃肿和端子之间间隙更大避免干扰,在生产时节约比不要的边角材料节省成本,在运输时体积小重量轻节约物流成本本实用的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体积小,通过圆管冲压即可一体化成型制作方便,鼻翼无两侧无开口抗变形能力强,成本和资源更节约,具有良好的市场接受能力。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鼻翼(1)以及带有内腔(3)的线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翼(1)与线仓(2)固定连接设置,且所述鼻翼(1)的中点与呈圆管状的线仓(2)圆心重合,所述鼻翼(1)的宽度等于线仓(2)的直径设置,所述线仓(2)的管壁厚度与线仓(2)直径的比大于1: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鼻翼(1)以及带有内腔(3)的线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翼(1)与线仓(2)固定连接设置,且所述鼻翼(1)的中点与呈圆管状的线仓(2)圆心重合,所述鼻翼(1)的宽度等于线仓(2)的直径设置,所述线仓(2)的管壁厚度与线仓(2)直径的比大于1: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仓(2)的管壁厚度为1.5mm,所述线仓(2)的直径为12mm,其内腔(3)直径为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书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连能端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