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60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火线操作机构、火线动触头以及线路板,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的触头座与操作手柄以及连接触头座与操作手柄的连杆,所述火线动触头设置于触头座,所述触头座上设有随触头座动作的导电切换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火线动触头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线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接触导通,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处于分断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可实现正反接线并使接线操作更加简便,也提升了漏电断路器的通用性;同时兼具漏电试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
,特别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漏电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当被保护电路中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只要漏电电流达到设计选择动作电流值,漏电断路器内的漏电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漏电和触电保护作用。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结构一般因线路板和试验装置在漏电断路器的上端或下端取电,线路板取电的一侧为负载侧,不取电的一侧为进线侧,如果反接,线路板取电端则变为电源侧,即使动触头断开线路,而线路板仍处于通电状态,线路板一直通电则很快就会烧毁线路板。极大的限制了漏电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导致现有的漏电断路器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该接线装置可实现漏电断路器的正反接线,使接线操作更加简便,同时也提升了漏电断路器的通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火线操作机构、火线动触头以及线路板,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的触头座与操作手柄以及连接触头座与操作手柄的连杆,所述火线动触头设置于触头座,所述触头座上设有随触头座动作的导电切换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火线动触头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线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接触导通,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处于分断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线操作机构带动导电切换件同步动作来控制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的接触或分离,以此来控制线路板电路的分断,使得当线路处于反向接线时,线路板不会处于一直通电的状态,从而防止线路板烧毁。在实现正反接线的基础上,使接线操作更加简便,也提升了漏电断路器的通用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切换件包括安装于触头座的扭簧,所述导电件包括试验动片,所述扭簧的一端设有朝向试验动片一侧延伸的延伸段,所述试验动片上延伸有具有弹性的第一接触段,当所述延伸段相抵于第一接触段时,两者之间形成一相对抵紧的弹性作用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与第一接触段两者的设置使得两者均具有弹性,当该两者在接触时,两者之间能产生相对抵紧的弹性作用力,从而来保证两者之间的紧密接触,确保接触的可靠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有试验静片,所述试验动片上延伸有靠近于试验静片的第二接触段,所述壳体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接触段接触试验静片的试验按钮,所述试验静片与线路板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试验按钮来控制第二接触段是否与试验静片接触,来模拟漏电试验,以确定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否正常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可实现正反接线并使接线操作更加简便,也提升了漏电断路器的通用性;同时兼具漏电试验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中:01、壳体;02、火线操作机构;021、触头座;022、操作手柄;023、连杆;03、火线动触头;04、线路板;05、扭簧;06、试验动片;07、延伸段;08、第一接触段;09、试验静片;010、第二接触段;011、试验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3,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01、安装于壳体01的火线操作机构02、火线动触头03以及线路板04。火线操作机构02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01的触头座021与操作手柄022以及连接触头座021与操作手柄022的连杆023,连杆023的一端与操作手柄022铰接、另一端与触头座021铰接,火线动触头03固定设置于触头座021。触头座021上设有随触头座021动作的导电切换件,导电切换件为扭簧05,扭簧05固定安装于触头座021。扭簧05与火线动触头03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壳体01内固定设置有导电件,导电件为试验动片06,试验动片06与线路板04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扭簧05的一端设有朝向试验动片06一侧延伸的延伸段07,延伸段07与扭簧05一体设置,试验动片06上延伸有具有弹性的第一接触段08,当延伸段07相抵于第一接触段08时,两者之间形成一相对抵紧的弹性作用力。壳体01内固定设置有试验静片09,试验动片06上延伸有具有弹性且靠近于试验静片09的第二接触段010,壳体01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接触段010接触试验静片09的试验按钮011,试验静片09与线路板04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当火线操作机构02处于闭合状态时,扭簧05与第一接触段08接触导通,当火线操作机构02处于分断状态时,扭簧05与第一接触段08分离。第一接触段08、试验动片06与第二接触段010三者一体设置且为铜材料。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01)、火线操作机构(02)、火线动触头(03)以及线路板(04),所述火线操作机构(02)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01)的触头座(021)与操作手柄(022)以及连接触头座(021)与操作手柄(022)的连杆(023),所述火线动触头(03)设置于触头座(02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座(021)上设有随触头座(021)动作的导电切换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火线动触头(03)电连接,所述壳体(01)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线路板(04)电连接,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0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接触导通,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02)处于分断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01)、火线操作机构(02)、火线动触头(03)以及线路板(04),所述火线操作机构(02)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01)的触头座(021)与操作手柄(022)以及连接触头座(021)与操作手柄(022)的连杆(023),所述火线动触头(03)设置于触头座(02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座(021)上设有随触头座(021)动作的导电切换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火线动触头(03)电连接,所述壳体(01)内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线路板(04)电连接,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0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接触导通,当所述火线操作机构(02)处于分断状态时,所述导电切换件与导电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欧阳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益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