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42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口主体,接口主体包括空芯设置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且第一套管与第一套管螺纹连接,第一套管内滑动连接有走线板且走线板的滑动方向与第一套管的走线平行,走线板任意一侧沿第一套管的轴线开设有走线槽,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夹紧件且夹紧件与第一套管的轴线垂直,夹紧件一端与走线板铰接另一端与走线板卡接,第一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二套管内开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相互远离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装置,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有效配合可将光纤快速对接且多次夹紧提高了光纤的对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具体为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
技术介绍
光纤接口是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其原理是利用了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从而发生了全反射。通常有SC、ST、FC等几种类型。目前,市场上的光纤接口,在连接线缆时操作较为麻烦,不易操作,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现有技术方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在对于两端纤芯对接时操作时比较麻烦且光纤对接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通过设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走线板、走线槽、夹紧件以及紧固装置,在使用时两个需要对接的光纤分别从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互靠近,进而将走线板从第一套管内抽离出来使得两个光纤的端部放置在走线板的走线槽内进行对接,从而通过夹紧件将对接好的两个光纤进行夹紧,进而将走线板插回第一套管内且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螺纹连接,进一步通过紧固装置将接口主体外部的光纤再一次夹紧,从而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有效配合可将光纤快速对接且多次夹紧提高了光纤的对接精度。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包括接口主体,所述接口主体包括空芯设置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内滑动连接有走线板且所述走线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套管的走线平行,所述走线板任意一侧沿第一套管的轴线开设有走线槽,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夹紧件且所述夹紧件与所述第一套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夹紧件一端与所述走线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走线板卡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管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相互远离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走线板、走线槽、夹紧件以及紧固装置,在使用时两个需要对接的光纤分别从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互靠近,进而将走线板从第一套管内抽离出来使得两个光纤的端部放置在走线板的走线槽内进行对接,从而通过夹紧件将对接好的两个光纤进行夹紧,进而将走线板插回第一套管内且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螺纹连接,进一步通过紧固装置将接口主体外部的光纤再一次夹紧,从可将光纤快速对接且多次夹紧提高了光纤对接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走线板位于所述夹紧件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走线槽两侧与所述走线槽垂直设置,所述滑槽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夹紧块且所述夹紧块相互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以及夹紧块,在使用时两侧的夹紧块相互靠近可有效的将光纤进行位置的控制进而提高光纤在对接时的稳定性,当光纤对接完成进一步将两侧夹紧块卡紧固定,提高光纤对接后的精度保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内两侧的所述夹紧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绝缘垫,在使用时可以避免两侧夹紧块的刚性接触对光纤的损伤,进而对光纤在夹紧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提高光纤的使用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紧件靠近所述走线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凸块且所述绝缘凸块在使用时可嵌设在所述走线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绝缘凸块,在使用时绝缘凸块适应走线槽的宽度进一步与夹紧件配合来提高对光纤的有效夹紧,同时绝缘凸块可采用橡皮材质对光纤进一步保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一侧与所述第一套管或所述第二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穿线孔且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走线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挠性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块、穿线孔以及抱箍,在使用时固定块拧紧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互远离的一端进而开设适应光纤的直径的穿线孔保证光纤的安全性,进而通过抱箍分别将留在外侧的光纤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光纤对接后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光纤的精度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走线板、走线槽、夹紧件以及紧固装置,在使用时两个需要对接的光纤分别从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互靠近,进而将走线板从第一套管内抽离出来使得两个光纤的端部放置在走线板的走线槽内进行对接,从而通过夹紧件将对接好的两个光纤进行夹紧,进而将走线板插回第一套管内且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螺纹连接,进一步通过紧固装置将接口主体外部的光纤再一次夹紧,从可将光纤快速对接且多次夹紧提高了光纤对接精度;2.通过设置滑槽以及夹紧块,在使用时两侧的夹紧块相互靠近可有效的将光纤进行位置的控制进而提高光纤在对接时的稳定性,当光纤对接完成进一步将两侧夹紧块卡紧固定,提高光纤对接后的精度保持;3.通过设置绝缘垫,在使用时可以避免两侧夹紧块的刚性接触对光纤的损伤,进而对光纤在夹紧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提高光纤的使用质量;通过设置绝缘凸块,在使用时绝缘凸块适应走线槽的宽度进一步与夹紧件配合来提高对光纤的有效夹紧,同时绝缘凸块可采用橡皮材质对光纤进一步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走线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接口主体;2、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走线板;5、走线槽;6、夹紧件;7、紧固装置;71、固定块;72、穿线孔;73、抱箍;8、滑槽;9、夹紧块;10、绝缘垫;11、绝缘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包括接口主体1,接口主体1包括空芯设置的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且第一套管2与第一套管2螺纹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套管2内滑动连接有走线板4且走线板4的滑动方向与第一套管2的走线平行,较优为在第一套管2内相对开设滑动槽且滑动槽一侧贯穿第一套管2另一侧不管穿从而便于将走线板4插设在第一套管2内;如图4所示,走线板4任意一侧沿第一套管2的轴线开设有走线槽5,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夹紧件6且夹紧件6与第一套管2的轴线垂直,夹紧件6一端与走线板4铰接另一端与走线板4卡接,较优为夹紧件6应的设置应在走线板4中间预留足够的光纤对接位置便于操作;如图2所示,第一套管2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二套管3内开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管2与第二套管3相互远离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装置7。如图2和图4所示,走线板4位于夹紧件6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8且滑槽8位于走线槽5两侧与走线槽5垂直设置,滑槽8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夹紧块9且夹紧块9相互卡接。滑槽8内两侧的夹紧块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垫10,较优为该绝缘垫10不做具体限制但能对光纤起到保护作用。夹紧件6靠近走线板4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凸块11且绝缘凸块11在使用时可嵌设在走线槽5内。紧固装置7包括固定块71且固定块71一侧与第一套管2或第二套管3螺纹连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包括接口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主体(1)包括空芯设置的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且所述第一套管(2)与所述第一套管(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内滑动连接有走线板(4)且所述走线板(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套管(2)的走线平行,所述走线板(4)任意一侧沿第一套管(2)的轴线开设有走线槽(5),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夹紧件(6)且所述夹紧件(6)与所述第一套管(2)的轴线垂直,所述夹紧件(6)一端与所述走线板(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走线板(4)卡接,所述第一套管(2)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管(3)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管(2)与所述第二套管(3)相互远离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包括接口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主体(1)包括空芯设置的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且所述第一套管(2)与所述第一套管(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内滑动连接有走线板(4)且所述走线板(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套管(2)的走线平行,所述走线板(4)任意一侧沿第一套管(2)的轴线开设有走线槽(5),另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夹紧件(6)且所述夹紧件(6)与所述第一套管(2)的轴线垂直,所述夹紧件(6)一端与所述走线板(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走线板(4)卡接,所述第一套管(2)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管(3)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管(2)与所述第二套管(3)相互远离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板(4)位于所述夹紧件(6)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8)且所述滑槽(8)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云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