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438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主要内容为:所述进液弯管接头安装在摇臂上的出油孔里,水通内设有水路且水路经水通底面与摇臂内的水路连通,液压泵安装在变速器上,变速器安装在水通上,叶轮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液压泵进口与进液弯管接头连接,液压泵出口与右三通接头右端连接,右三通接头下端与右测压接头连接,右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进口处,左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出口处,右三通接头左端与左三通接头右端连接,左三通接头左端与回液弯管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维护十分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可以实现监测润滑油油品,从而大大提高了采煤机摇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采煤机润滑油检测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煤机用摇臂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摇臂内齿轮啮合传动带动截齿进行割煤操作,使用过程中由于齿轮之间的磨损,以及润滑油使用时间久就会出现乳化现象,严重影响齿轮之间的润滑效果,从而加速摇臂磨损,大大缩短了摇臂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都是定期停机采样摇臂内的润滑油进行离线检测,检测润滑油品质出现问题后,就会立即更换,因而一方面无法实时检测润滑油品质,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最终严重影响摇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其安装维护十分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可以实现监测润滑油油品,从而大大提高了采煤机摇臂的使用寿命,通过高压冷却水给液压泵提供动力,节约了能源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包括摇臂壳体、叶轮、水通、变速器、液压泵、右测压接头、左测压接头、进液弯管接头、油品传感器、回液弯管接头、左三通接头、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和右三通接头,所述进液弯管接头固定安装在摇臂上的出油孔里,所述水通固定安装在摇臂上,所述水通内设有水路且水路经水通底面与摇臂内的水路连通,所述液压泵固定安装在变速器上,所述变速器固定安装在水通上,所述叶轮固定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且叶轮安装在水通内的水路上,所述液压泵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液弯管接头连接,所述液压泵出口通过管路与右三通接头右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下端通过管路与右测压接头连接,所述右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进口处,所述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摇臂上,所述左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出口处且左测压接头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下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左端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右端连接,所述左三通接头左端通过管路与回液弯管接头连接,所述回液弯管接头安装在摇臂上的回油孔里,所述油品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摇臂上的安装孔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摇臂上的出油孔和回油孔位于摇臂四组惰轮的对称面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摇臂上的出油孔和回油孔都是采用NPT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泵出口与右三通接头之间的管路管径等于左三通接头与右三通接头之间的管路管径和右测压接头与右三通接头之间管路的管径之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右测压接头与右三通接头之间管路的管径小于左三通接头与右三通接头之间的管路管径。本技术通过摇臂内的高压冷却水进入到水通后,高压冷却水驱动叶轮转动,叶轮通过变速器变速后带动液压泵转动,从而通过进液弯管接头将摇臂内的润滑油抽出到液压泵中,再通过液压泵出口将润滑油一部分通过右三通接头经右测压接头流入到润滑油颗粒传感器中进行润滑油液中的微小磨粒的尺寸和浓度检测,通过分析磨粒的尺寸和浓度,可有效地评价摇臂内部的磨损状态,然后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出油口通过左测压接头经左三通接头和回液弯管接头流回到摇臂内,另一部分润滑油直接通过右三通接头、左三通接头和回液弯管接头流回到摇臂内,以防止液压泵中出油口的润滑油都经过润滑油颗粒传感器,而润滑油颗粒传感器中润滑油来不及排出,从而造成液压泵中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液压泵漏油及损坏;通过油品传感器主要测量摇臂润滑油的温度和相对含水率;摇臂在工作中温度相对较高(100℃左右),加速了冷却水分子的运动,随着时间推移,润滑油中就浸入游离水分子,造成润滑油乳化变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安装维护十分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可以实现监测润滑油油品,从而大大提高了采煤机摇臂的使用寿命,通过高压冷却水给液压泵提供动力,节约了能源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摇臂壳体,2:叶轮,3:水通,4:变速器,5:液压泵,6:右测压接头,7:左测压接头,8:进液弯管接头,9:油品传感器,10:回液弯管接头,11:左三通接头,12:润滑油颗粒传感器,13:右三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包括摇臂壳体1、叶轮2、水通3、变速器4、液压泵5、右测压接头6、左测压接头7、进液弯管接头8、油品传感器9、回液弯管接头10、左三通接头11、润滑油颗粒传感器12和右三通接头13,所述进液弯管接头8固定安装在摇臂1上的出油孔里,所述水通3固定安装在摇臂1上,所述水通3内设有水路且水路经水通3底面与摇臂1内的水路连通,所述液压泵5固定安装在变速器4上,所述变速器4固定安装在水通3上,所述叶轮2固定安装在变速器4输入轴上且叶轮2安装在水通3内的水路上,所述液压泵5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液弯管接头8连接,所述液压泵5出口通过管路与右三通接头13右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13下端通过管路与右测压接头6连接,所述右测压接头6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12的进口处,所述润滑油颗粒传感器12固定安装在摇臂1上,所述左测压接头7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12的出口处且左测压接头7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11下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13左端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11右端连接,所述左三通接头11左端通过管路与回液弯管接头10连接,所述回液弯管接头10安装在摇臂1上的回油孔里,所述油品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摇臂1上的安装孔里。优选的,所述摇臂1上的出油孔和回油孔位于摇臂1四组惰轮的对称面处。优选的,所述摇臂1上的出油孔和回油孔都是采用NPT螺纹孔。优选的,所述液压泵5出口与右三通接头13之间的管路管径等于左三通接头11与右三通接头13之间的管路管径和右测压接头6与右三通接头13之间管路的管径之和。优选的,所述右测压接头6与右三通接头13之间管路的管径小于左三通接头11与右三通接头13之间的管路管径。本技术通过摇臂1内的高压冷却水进入到水通3后,高压冷却水驱动叶轮2转动,叶轮2通过变速器4变速后带动液压泵5转动,从而通过进液弯管接头8将摇臂1内的润滑油抽出到液压泵5中,再通过液压泵5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壳体、叶轮、水通、变速器、液压泵、右测压接头、左测压接头、进液弯管接头、油品传感器、回液弯管接头、左三通接头、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和右三通接头,所述进液弯管接头固定安装在摇臂上的出油孔里,所述水通固定安装在摇臂上,所述水通内设有水路且水路经水通底面与摇臂内的水路连通,所述液压泵固定安装在变速器上,所述变速器固定安装在水通上,所述叶轮固定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且叶轮安装在水通内的水路上,所述液压泵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液弯管接头连接,所述液压泵出口通过管路与右三通接头右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下端通过管路与右测压接头连接,所述右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进口处,所述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摇臂上,所述左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出口处且左测压接头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下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左端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右端连接,所述左三通接头左端通过管路与回液弯管接头连接,所述回液弯管接头安装在摇臂上的回油孔里,所述油品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摇臂上的安装孔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机摇臂润滑油油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壳体、叶轮、水通、变速器、液压泵、右测压接头、左测压接头、进液弯管接头、油品传感器、回液弯管接头、左三通接头、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和右三通接头,所述进液弯管接头固定安装在摇臂上的出油孔里,所述水通固定安装在摇臂上,所述水通内设有水路且水路经水通底面与摇臂内的水路连通,所述液压泵固定安装在变速器上,所述变速器固定安装在水通上,所述叶轮固定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且叶轮安装在水通内的水路上,所述液压泵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液弯管接头连接,所述液压泵出口通过管路与右三通接头右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下端通过管路与右测压接头连接,所述右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进口处,所述润滑油颗粒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摇臂上,所述左测压接头安装在润滑油颗粒传感器的出口处且左测压接头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下端连接,所述右三通接头左端通过管路与左三通接头右端连接,所述左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礼军李琥周俊佳卜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赛德神木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