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33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建材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可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夹紧组件由两个夹紧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起来,所述夹紧板中部开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凸起;凹槽上活动设置有与凹槽形状一致的夹片,夹片为可变形材料,夹片内侧面上通过粘黏剂设置有摩擦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辅助钢绞线拉伸实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程建材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碳钢表面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镀锌层、锌铝合金层、包铝层、镀铜层、涂环氧树脂等。在大跨度铁路和公路、桥梁、吊车梁、岩土锚固工程、多层工业厂房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钢绞线拉伸试验中,需要将钢绞线的两端夹紧进行拉伸,现有的夹具往往存在滑脱的情况,使得实验数据不准确。比如一篇为《一种钢绞线牵引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8870412U,公开了一种钢绞线牵引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可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右侧开设有月牙状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夹紧板的前端面、后端面和右端面,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夹紧板一体成型的防滑凸起,所述夹紧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夹紧板左端面中央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的牵引柱,所述凹槽上下方的所述夹紧板上均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的一种钢绞线牵引装置与钢绞线之间接触面积大,不易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与钢绞线连接比较牢固,避免操作员的手部直接与钢绞线接触,使用简单便捷。但是在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容易造成月牙状的凹槽的磨损,使得实验数据不准确。因此急需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能够确保钢绞线拉伸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能够防止钢绞线滑动现象。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可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夹紧组件由两个夹紧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起来,所述夹紧板中部开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凸起;凹槽上活动设置有与凹槽形状一致的夹片,夹片为可变形材料,夹片内侧面上通过粘黏剂设置有摩擦粒。进一步,所述凹槽上凸起为歪曲的条纹凸起。进一步,所述夹片为铝、铜或锌及其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夹片为皮质材料制作。进一步,所述摩擦粒为沙粒。进一步,所述摩擦粒为金刚砂。进一步,所述粘黏剂为能够将沙粒粘粘在金属或皮质表面的胶水。进一步,所述粘黏剂为AB胶或海绵砂块胶水。有益效果:在夹紧板与钢绞线之间设置带有摩擦粒的夹片,夹紧板凹槽处的凸起与夹片接触,夹片的摩擦粒与钢绞线接触,由于夹片是可变形的,从而增加了与凹槽凸起的接触面积,在拉伸实验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增大夹具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粒,防止了钢绞线的滑移现象;拉伸实验结束后,夹片发生变形,需要重新换一组夹片,这样能够保证钢绞线拉伸实验结果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夹紧板的俯视图;图3为夹片的示意图;图4为夹片的俯视图;其中,1夹紧板;2螺栓;3螺母;4凹槽;5凸起;6夹片;7摩擦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的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可相互配合的螺栓2和螺母3,所述夹紧组件由两个夹紧板1通过螺栓2和螺母3连接起来,所述夹紧板1中部开设有夹持凹槽4,所述凹槽4上设置有凸起5;凹槽4上活动设置有与凹槽形状一致的夹片6,夹片6为为铝、铜或锌及其合金材料或者皮质材料制成。可变形材料,夹片6内侧面上通过粘黏剂设置有摩擦粒7。所述凹槽4上凸起为歪曲的条纹凸起。所述摩擦粒7为金刚砂等硬度较高的沙粒。所述粘黏剂为能够将沙粒粘粘在金属、皮质表面的胶水,如AB胶、海绵砂块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可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夹紧组件由两个夹紧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起来,所述夹紧板中部开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凸起;其特征在于,凹槽上活动设置有与凹槽形状一致的夹片,夹片为可变形材料,夹片内侧面上通过粘黏剂设置有摩擦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组件、可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夹紧组件由两个夹紧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起来,所述夹紧板中部开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凸起;其特征在于,凹槽上活动设置有与凹槽形状一致的夹片,夹片为可变形材料,夹片内侧面上通过粘黏剂设置有摩擦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凸起为歪曲的条纹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绞线拉伸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为铝、铜或锌及其合金材料制成。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华杨勇石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