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13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属于快速灭菌消毒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平行排列在筒体内的多个高能电子激发器,所述筒体一端安装有电磁阀,另一端连通有风机;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包括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电极外绝缘框,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采用百叶窗形式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极外绝缘框内,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间距≤3mm,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电磁阀和风机连接有控制器;通过高能电子激发器激活高能电子,直接打断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RNA,彻底破坏其结构,使其无法复制繁殖,并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失活并分解;同时激发态电子能够自行消解于空气中,不存在任何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属于快速灭菌消毒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的持续,人们对病毒、细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各种密闭空间病菌消杀场合越来越多,现有的病菌消杀工艺如:紫外消毒、药剂消毒等,针对病毒有一定消杀效果,但对细菌及孢子类物质消杀效果较低,细菌及孢子类物质一般采用过滤网过滤,过滤网定期更换处理,转移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以上技术均为针对病毒细菌的物理消杀技术,能够抑制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生长繁殖,但无法完全破坏,在一定条件下,病毒、细菌以及孢子能够恢复活性并进行再次繁殖,且易受场地限制存在灭活死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针对需要消杀的密闭空间环境,具有高效快速的灭活效果,解决现有灭活技术易受场地限制存在灭活死角的问题,且不存在任何二次污染。本技术所述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包括筒体、平行排列在筒体内的多个高能电子激发器,所述筒体一端安装有电磁阀,另一端连通有风机;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包括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电极外绝缘框,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采用百叶窗形式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极外绝缘框内,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间距≤3mm,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电磁阀和风机连接有控制器。通过高能电子激发器,电子在高压状态下通过跃迁变成激发态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完全破坏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RNA结构;空气中还有大量氧气及水分子,在激发态电子作用下能够被激活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游离氧以及羟基自由基;游离氧以及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物质能够一方面对病菌氧化分解,破坏蛋白质,另一方面能够使密闭空间中一些污染分子氧化分解,兼具除异味的功能。设备内置风机及电磁阀,为一体式设备,可实现自动控制及无人值守操作。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气箱内。优选地,还包括柜体,所述筒体和风机横跨柜体;柜体内底部安装有高压包、变压器和电源盒,用于给设备供电;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通过电源盒连接所述控制器。在变压器及高压包的作用下,电子在高压状态下通过跃迁变成激发态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完全破坏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RNA结构。电源盒能够控制激发态电子能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变频控制,实现节能运行。在此,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柜体底面连接有支撑脚。用于支撑柜体。优选地,所述电源盒带有变频器。用于进行变频。优选地,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设置有5个。设计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通过高能电子激发器激活高能电子,直接打断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RNA,彻底破坏其结构,使其无法复制繁殖,并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失活并分解。针对需要消杀的密闭空间环境,具有高效快速的灭活效果。解决了现有灭活技术易受场地限制存在灭活死角的问题,同时激发态电子能够自行消解于空气中,不存在任何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柜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高能电子激发器;3、电磁阀;4、风机;5、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6、电极外绝缘框;7、电气箱;8、支撑脚;9、柜体;10、高压包;11、变压器;12、电源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所述的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包括筒体1、平行排列在筒体1内的多个高能电子激发器2,所述筒体1一端安装有电磁阀3,另一端连通有风机4;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包括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电极外绝缘框6,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采用百叶窗形式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极外绝缘框6内,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间距≤3mm,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电磁阀3和风机4连接有控制器。通过高能电子激发器2,电子在高压状态下通过跃迁变成激发态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完全破坏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RNA结构;空气中还有大量氧气及水分子,在激发态电子作用下能够被激活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游离氧以及羟基自由基;游离氧以及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物质能够一方面对病菌氧化分解,破坏蛋白质,另一方面能够使密闭空间中一些污染分子氧化分解,兼具除异味的功能。设备内置风机及电磁阀,为一体式设备,可实现自动控制及无人值守操作。在此,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可采用高密度石英材质,增加了激发态电子能量级。设备输入电压为220V,采用常规民用电压即可,插电即用,安全可靠。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间距可以为1mm或2mm或2.5mm等。其中,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气箱7内。其中,还包括柜体9,所述筒体1和风机4横跨柜体9;柜体9内底部安装有高压包10、变压器11和电源盒12,用于给设备供电;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通过电源盒12连接所述控制器。在变压器11及高压包10的作用下,电子在高压状态下通过跃迁变成激发态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完全破坏病毒、细菌以及孢子的RNA结构。电源盒能够控制激发态电子能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变频控制,实现节能运行。在此,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其中,所述柜体9底面连接有支撑脚8。用于支撑柜体9。其中,所述电源盒12带有变频器。用于进行变频。其中,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设置有5个。设计合理。所述的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工作过程如下:控制器控制高能电子激发器2工作,通过电子激发器2在变压器11及高压包10的作用下,电子在高压状态下通过跃迁变成激发态电子;控制器控制电磁阀3和风机4工作,激发态电子迅速布满密闭空间进行消杀。针对密闭空间消杀无死角,适用空间较大,能够满足10-1000m3的密闭空间病菌消杀。而紫外消毒仅适用紫外设备外1m范围内,药剂消毒喷洒不均匀容易存在死角。根据密闭空间的大小可调节高能电子激发器2的个数,以满足消杀;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调节变频器进行变频控制,实现节能运行。对密闭空间病菌消杀及异味去除有针对性效果,病毒、细菌以及孢子消杀率高达99.99%,异味去除率达99%;紫外消毒法消毒时间为30min,药剂消毒法消毒时间一般为40-60min,而本设备病菌消杀时间仅为10s,极大缩短了病菌消杀时间。本设备整体装置运行费用低,一般为0.001-0.002元/m3,是紫外消毒法运行费用的1/10,药剂消毒法运行费用的1/40左右。设备为一体式设备,采用220V民用电源,适合工业、民用等各种场合,接电便能使用。使用寿命长,连续开机消杀时间能够持续16000h。激发态电子能够自行消解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平行排列在筒体(1)内的多个高能电子激发器(2),所述筒体(1)一端安装有电磁阀(3),另一端连通有风机(4);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包括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电极外绝缘框(6),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采用百叶窗形式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极外绝缘框(6)内,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间距≤3mm,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电磁阀(3)和风机(4)连接有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平行排列在筒体(1)内的多个高能电子激发器(2),所述筒体(1)一端安装有电磁阀(3),另一端连通有风机(4);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包括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电极外绝缘框(6),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采用百叶窗形式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极外绝缘框(6)内,所述激发态电子发生电极管(5)间距≤3mm,所述高能电子激发器(2)、电磁阀(3)和风机(4)连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空间专用激发态电子消杀病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气箱(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鹏飞李效礼梁勇李瑞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派力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