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94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8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压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一侧设输入腔,阀体的底部设输出腔,阀体内设与输入腔连通的密封腔,密封腔底部设与输出腔连通的连通孔,密封腔通过连通孔与输出腔连通;密封腔底部设密封圈,密封腔内设弹性可升降的阀杆,阀杆的锥面端部插接在连通孔内;密封腔内设压紧螺钉,压紧螺钉压接在密封圈上方;密封腔底部设一圈沟槽,沟槽内设圆环形补偿胶圈,使得补偿胶圈与密封圈抵接接触。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密封腔内底面向内凹陷设置沟槽,在沟槽内设置补偿胶圈,可补偿由于密封圈发生形变时密封圈与密封腔底面之间产生缝隙,补偿胶圈可补偿密封圈与密封腔底面之间的缝隙,保证阀杆端部插接在连通孔内时密封腔与输出腔的独立分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压阀
本公开涉及背压阀
,具体涉及一种背压阀。
技术介绍
背压阀,也称为稳压阀,也就是具有稳压性能的阀门。在工业应用中,背压阀一般配置两个以上的接口,其中至少有两个接口是用于和流体管路连接的,和流体流入方向连接的管路接口称为进口端,简称进口,和流体流出方向连接的管路接口称为出口端,简称出口,剩余的接口大多用于和仪器仪表连接,或者担当第二个进口或出口。背压阀的稳压性能,指的是稳定进口端压力的性能。在处于工作状态时,背压阀有一个设定压力,当进口端的管路压力升高时,背压阀释放超出设定压力的超压部分,使得进口端压力回归设定压力,这就是背压阀稳压机理。背压阀中的阀体与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是背压阀实现稳压性能的关键,一旦密封失效,进口与出口区域将导通,背压阀稳压性将失去功能。然而密封圈受到阀体挤压、其上方的压紧螺钉的挤压以及自然条件下长期使用等因素都会造成变形,从而影响背压阀的整体密封性,使得进口与出口相连通,背压阀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背压阀。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输入腔,阀体的底部设有输出腔,所述阀体内设有与输入腔连通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腔通过连通孔与输出腔连通;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中心设有与连通孔孔径一致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腔内对应连通孔设有弹性可升降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锥面,带有锥面的阀杆端部插接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周向压接在密封圈的上方;所述密封腔底部对应密封圈的下方设有一圈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圆环形补偿胶圈,使得补偿胶圈的顶面与密封圈的底面抵接接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沟槽的截面形状优选地可设置为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圆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沟槽优选地设置在对应的压紧螺钉的正下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补偿胶圈的截面的直径优选地设置为1m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的上方设有手柄,手柄的下方连接有承力弹簧,承力弹簧的下方连接有伸入阀体内的活塞,活塞的底端连接有所述阀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压阀,在密封腔底面向内凹陷设置沟槽,在沟槽内设置弹性的补偿胶圈,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可使得补偿胶圈表面与密封圈表面抵接接触,从而补偿由于密封圈发生形变时密封圈与密封腔底面之间产生缝隙,补偿胶圈可补偿密封圈与密封腔底面之间的缝隙,保证阀杆端部插接在连通孔内时密封腔与输出腔的独立分隔,达到保证背压阀气密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现有技术中的背压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现有技术中的背压阀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矩形截面沟槽对齐密封圈截面中心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梯形截面沟槽对齐密封圈截面外边侧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三角形截面沟槽对齐密封圈截面外边侧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三角形截面沟槽对齐密封圈截面中心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圆形截面沟槽对齐密封圈截面中心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圆形截面沟槽对齐密封圈截面外边侧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阀体;2、密封圈;3、压紧螺钉;4、阀杆;5、承力弹簧;6、手柄;7、输入腔;8、输出腔;9、活塞;10、密封腔;11、补偿胶圈;12、沟槽;34、第一密封表面;41、第一锥面;71、补偿胶圈上表面;72、补偿胶圈下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压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一侧设有输入腔7,阀体1的底部设有输出腔8,所述阀体1内设有与输入腔7连通的密封腔10,所述密封腔10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腔10通过连通孔与输出腔8连通;所述密封腔10底部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中心设有与连通孔孔径一致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腔10内对应连通孔设有弹性可升降移动的阀杆4,所述阀杆4的一端设有锥面,带有锥面的阀杆4端部插接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密封腔10内设有环形压紧螺钉3,所述压紧螺钉3周向压接在密封圈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当输入腔7内通入的流体的压力不大于背压阀设定压力时,阀杆4插接在连通孔内,保证输入腔7与输出腔8的隔绝性,阀杆4的端部设置为锥面结构,也使得锥面结构卡接在连通孔以及第一通孔内。当输入腔7内通入的流体的压力大于背压阀设定压力时,进入密封腔10内的流体推动活塞9拖着阀杆4在密封腔10内上升,从而使得阀杆4脱离连通孔,连通孔被打开,多余的流体进入输出腔8内,并由输出腔8排出阀体1外,从而保证背压阀的稳压功能。本实施例中的流体既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的上方设有手柄6,手柄6的下方连接有承力弹簧5,承力弹簧5的下方连接有伸入阀体1内的活塞9,活塞9的底端连接有所述阀杆4。如图2及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压阀的设定压力是这样实现的:顺时针旋转手柄6,压缩承力弹簧5产生垂直向下的弹簧力,向下的压力作用在活塞9上,然后通过阀杆4传递给密封圈2。手柄6旋转用于调整背压阀内稳压的设定压力。在背压阀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入腔7内通入的流体的压力为与设定压力一致的P1,当发生异常时,输入腔7内通入的流体介质的压力上升为(P1+ΔP),打破了与承力弹簧5的力平衡,推动活塞9向上运动,使得阀杆4与密封圈2脱离,流体介质由输入腔7流通到输出腔8,排出阀体1。在此过程中,输入腔7内流体介质压力会下降,直到减小到P1,重新达到升压前的平衡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表面34为密封圈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面,第一锥面41是阀杆4与密封圈2第一通孔接触密封的密封面。第一密封表面34与第一锥面41是背压阀最核心的两个密封面,是背压阀实现稳压功能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第一锥面41主要通过阀杆4锥面、密封圈2厚度、密封圈2材质等的配合设计达到密封要求,而第一密封表面34的位置随着密封圈2的长时间使用、以及受到压紧螺钉3的压力作用会产生较明显的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密封表面34的位置产生较大缝隙,影响背压阀的稳压密封性能。第一密封表面34是静密封,压紧螺钉3拧入阀体1时,把密封圈2压紧在阀体1上。密封圈2在压紧螺钉3和阀体1的联合挤压下产生弹塑性,从而在第一密封表面34上产生密封应力,发挥密封作用。密封圈2的材料一般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醚醚酮。在密封圈2受到压紧螺钉3和阀体1挤压作用时,会产生变形,特别是密封圈2材料是聚四氟乙烯时,聚四氟乙烯抗蠕变性能差,第一密封表面34处的密封应力丢失更快,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输入腔,阀体的底部设有输出腔,所述阀体内设有与输入腔连通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腔通过连通孔与输出腔连通;/n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中心设有与连通孔孔径一致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腔内对应连通孔设有弹性可升降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锥面,带有锥面的阀杆端部插接在所述连通孔内;/n所述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周向压接在密封圈的上方;/n所述密封腔底部对应密封圈的下方设有一圈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圆环形补偿胶圈,使得补偿胶圈的顶面与密封圈的底面抵接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输入腔,阀体的底部设有输出腔,所述阀体内设有与输入腔连通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腔通过连通孔与输出腔连通;
所述密封腔底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中心设有与连通孔孔径一致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腔内对应连通孔设有弹性可升降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设有锥面,带有锥面的阀杆端部插接在所述连通孔内;
所述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周向压接在密封圈的上方;
所述密封腔底部对应密封圈的下方设有一圈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圆环形补偿胶圈,使得补偿胶圈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茯蔚
申请(专利权)人:熊川阀门技术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