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92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摆,包括基盘和设置在基盘上的摆单元,所述基盘上设有沿基盘周向设置的摆动导孔,所述摆单元包括设置在摆动导孔内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远离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设有导向槽口,每个所述导向槽口包括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所述摆动导孔在远离基盘盘心周向侧壁的两边角上设置有逐渐向着所述基盘盘心收缩靠近的圆弧过渡区域,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并且该轮廓的两末端区段逐渐收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摆动导孔的形状进行优化处理,并且通过导向槽口的末端轮廓调整导向块的运动路径,缓解摆孔边角应力集中,能有效提高离心摆的抗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摆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离心摆。
技术介绍
当前,在环保与能源的巨大压力下,全球各国都制定了严苛的油耗及排放标准。在传统内燃机领域,发动机小型化逐渐成为汽车制造商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减少气缸数量达到这一目的的同时,为了不影响汽车的动力性,汽车制造商往往通过涡轮增压技术来提升发动机的扭矩。这些技术应用都增加了发动机的扭矩波动,由此产生的扭转振动如果无法得到有效减小,不仅会对传动系部件带来损伤,还会大大影响驾乘舒适性。目前,手动档车辆主要通过带离心摆式吸振器的离合器从动盘来降低发动机传到变速箱中的扭转振动。离心摆式减振器虽然有着良好的减振性能,但众所周知,离心摆需要尽可能大的摆动角度和转动惯量以储存振动能量从而提升滤振性能,为了布置更大的振动摆角,摆块在径向方向上应当尽量靠近外缘,进而提供更多的转动惯量,以更好地改善在低速情况下的隔振效果,因此我们对于摆动导孔的形状设计需要预留足够大的空间来满足摆块的左右摆动,并且摆动导孔位置应尽量靠近基盘的外缘。但实际情况是,基盘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空间限制,人们无法增大其外圆直径,这就造成了摆动导孔的外侧壁两边角与基盘外缘之间的距离过小,并且目前的摆动导孔边角基本为直角或者锐角设置(如图6所示),前述两个因素导致基盘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当离心摆高速旋转时容易出现基盘在摆动导孔拐角处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离心摆的疲劳寿命。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离心摆式吸振器,以减轻基盘摆动导孔的边角应力集中,难以承受较大剪切力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提升离心摆的抗冲击强度,为发动机隔振提供有力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心摆,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摆动导孔外侧容易断裂的问题。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离心摆,包括基盘,所述基盘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基盘周向设置的摆动导孔,每个所述摆动导孔上均活动设置有摆单元,所述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摆动导孔内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摆动导孔靠近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活动设置有止挡滚子,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设有导向槽口,每个所述导向槽口包括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之间活动设置有导向滚子,所述导向槽口用于限制所述导向滚子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活动;所述摆动导孔在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周向侧壁的两边角上设置有逐渐向着所述基盘盘心收缩靠近的圆弧过渡区域,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并且该轮廓的两末端区段逐渐向着所述导向滚子收缩靠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圆弧过渡区域沿着所述基盘的径线方向从外向内逐渐收缩靠近,实现所述摆动导孔外侧壁边角到所述基盘外缘之间截面面积的递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向块朝向所述圆弧过渡区域的末端为圆滑边角,以顺应所述圆弧过渡区域的轮廓变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向滚子与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槽面抵接,在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与末端形状作用下,所述导向滚子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的不规则曲线,能够实现离心摆的过度调谐。在此对于本技术所述导向槽口的轮廓特征简述一下其设计原理:首先请参见图9,图中虚线表示常规离心摆的组件形状轮廓,实线表示本技术的组件形状轮廓,当中,C-导向块质心;S1-常规运动路径;S2-本技术的运动路径;O-基盘转动轴心;P、P′-导向块路径的曲率中心;r、r′-导向块质心到导向块路径曲率中心的距离;R、R′-导向块路径曲率中心到基盘转动轴心的距离;t0-基盘径向厚度;t1-常规摆动导孔拐角到基盘外缘的径向距离;t2-本技术的圆弧过渡区域拐角到基盘外缘的径向距离。本技术中t2>t1,优选地,t2与t1的比值为2-3。由图9可知,当行程较小时,摆线S1和S2有大约相等的曲率半径r,曲率中心在P点;当行程较大时,摆线S2比S1圆要陡峭,此时曲率半径r′<r,曲率中心位置变化为P′点,即S2是由一条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的不规则曲线,无固定曲率中心,曲率中心位置和曲率半径会随着离心摆摆角的变化而改变。从运动轨迹可以发现,所述导向滚子运动轨迹的两个尽头方向产生一个朝向基盘盘心的倾斜,行程越大,所述导向块的运动趋势就越倾向基盘盘心。一般情况下,常规离心摆的导向块摆线轨迹为固定曲率半径的圆弧线。为了达到最佳的隔振效果,离心摆系统调谐阶次的设计应该与发动机激励的主阶次大小相等,发动机调谐阶次为一固定不变的常数,由于R′>R,r′<r,所以本技术的调谐阶次n′>n,离心摆实际表现为过度调谐。过度调谐的设置,是考虑到实际工况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离心摆系统的适用性,设计人员往往会选用轻微的过度调谐,使得调谐阶次略高于发动机谐波的主阶次,以预防离心摆调谐不足导致的不稳定性,同时用于弥补实际环境中其他因素对离心摆调谐阶次引起的误差。由上可知,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变化与轮廓末端逐渐收缩的设置,是作为圆弧过渡区域技术点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目的在于使得所述导向滚子的摆动趋势尽可能倾向所述基盘盘心,避免在摆角过大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圆弧过渡区域发生碰撞,进而避免所述摆单元因碰撞所出现的失稳现象,还能减少所述导向滚子对于所述导向槽口边角的冲击,多角度出发,进一步保证所述基盘的抗疲劳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靠近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设有止挡槽口,所述止挡槽口包括相邻且相对设置的外止挡槽口和内止挡槽口,所述止挡滚子设置在所述外止挡槽口与所述内止挡槽口之间且与所述外止挡槽口和所述内止挡槽口的槽面抵接,所述止挡槽口用于限制所述止挡滚子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靠近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止挡槽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并设置在所述导向块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内止挡槽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摆动导孔的周向侧壁上;在所述导向块来回摆动的过程中,所述止挡滚子能够顺势滑进相应位置的所述内止挡槽口。所述内止挡槽口的位置与所述导向槽口的位置相关联,如此结构关系能促使所述导向滚子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准确地位于相应的槽口内,确保离心摆内部组件的协调性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每个所述摆动导孔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向滚子以及一个以上的止挡滚子,所述导向滚子相应设置在独立的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之间,所述止挡滚子相应设置在独立的外止挡槽口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向块朝向所述摆动导孔内侧边角的两末端上设置有缓冲垫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基盘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摆动导孔,所述导向块为适配于所述摆动导孔槽型并沿着所述摆动导孔移动的弧形块。作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摆,包括基盘,所述基盘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基盘周向设置的摆动导孔,每个所述摆动导孔上均活动设置有摆单元,所述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摆动导孔内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摆动导孔靠近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活动设置有止挡滚子,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设有导向槽口,每个所述导向槽口包括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之间活动设置有导向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导孔在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周向侧壁的两边角上设置有逐渐向着所述基盘盘心收缩靠近的圆弧过渡区域,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并且该轮廓的两末端区段逐渐向着所述导向滚子收缩靠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摆,包括基盘,所述基盘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基盘周向设置的摆动导孔,每个所述摆动导孔上均活动设置有摆单元,所述摆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摆动导孔内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摆动导孔靠近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活动设置有止挡滚子,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摆动导孔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相邻周向侧壁之间设有导向槽口,每个所述导向槽口包括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之间活动设置有导向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导孔在远离所述基盘盘心的周向侧壁的两边角上设置有逐渐向着所述基盘盘心收缩靠近的圆弧过渡区域,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并且该轮廓的两末端区段逐渐向着所述导向滚子收缩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区域沿着所述基盘的径线方向从外向内逐渐收缩靠近,实现所述摆动导孔外侧壁边角到所述基盘外缘之间截面面积的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心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朝向所述圆弧过渡区域的末端为圆滑边角,以顺应所述圆弧过渡区域的轮廓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滚子与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槽面抵接,在所述外导向槽口和内导向槽口的轮廓以及轮廓末端形状作用下,所述导向滚子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由连续多段弧形曲线拟合而成的不规则曲线,能够实现离心摆的过度调谐。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丁衡俊倪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