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86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具体涉及热媒泵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夹套于空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安装有热媒泵,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夹套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冷却管的顶端穿设于夹套的侧壁延伸至夹套的外部且连通于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底端穿设于夹套的侧壁延伸至夹套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管和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将液体经冷却管送至夹套内,将热媒泵的热量传递给冷却管中的液体,液体将热量带出夹套,如此循环,从而实现对热媒泵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媒泵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热媒是供暖系统中热的中间载体,供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安全、卫生、经济、建筑性质和地区供暖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在一般的情况下,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选择的热媒应以安全、卫生条件为主。现有的热媒泵在工作时,热媒泵内部流体的温度达到320摄氏度左右,经热量传递后,热媒泵的泵体、机械密封、密封圈、轴承等温度均超过130摄氏度,过高的温度容易造成密封设施的极大损坏,从而导致热媒泵内部的流体泄漏,存在安全隐患,因而,设置必要的散热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夹套于空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安装有热媒泵,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夹套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冷却管的顶端穿设于夹套的侧壁延伸至夹套的外部且连通于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底端穿设于夹套的侧壁延伸至夹套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的底端。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安装于底座的顶面,所述储液罐的内部充设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的伸出端穿设于储液罐的侧壁延伸至储液罐的内部,所述储液罐的底端一侧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末端穿设于夹套的侧壁延伸至夹套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的另一侧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安装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末端穿设于夹套的侧壁延伸至夹套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夹套的顶面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风箱,所述风箱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夹套的顶面,所述风箱的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风箱于腔室的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均匀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叶片,所述风箱的底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夹套的顶面贯穿开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于第一开口,所述叶片位于第一开口的正上方,所述风箱的顶面贯穿开设有等距排布的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于夹套的内壁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夹套的一侧安装有配电柜,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于配电柜。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两对称呈矩形阵列排布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冷却管和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将液体经冷却管送至夹套内,将热媒泵的热量传递给冷却管中的液体,液体将热量带出夹套,如此循环,从而实现对热媒泵的散热。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辅助机构,由辅助机构的电机经转轴带动叶片转动,将夹套内的热空气沿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抽出,再沿出气孔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热媒泵的辅助散热,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套和储液罐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辅助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座;2、夹套;3、空腔;4、固定块;5、热媒泵;6、输送装置;7、冷却管;8、储液罐;9、冷却液;10、输液管;11、水泵;12、导管;13、阀门;14、基座;15、风机;16、导气管;17、辅助机构;18、风箱;19、腔室;20、电机;21、转轴;22、叶片;23、出气孔;24、第一开口;25、第二开口;26、传感器;27、配电柜;28、连接块;29、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3所示的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夹套2,夹套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夹套2于空腔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的顶面安装有热媒泵5,空腔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7,夹套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6,冷却管7的顶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外部且连通于输送装置6,输送装置6的底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7的底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6包括储液罐8,储液罐8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储液罐8的内部充设有冷却液9,冷却管7的伸出端穿设于储液罐8的侧壁延伸至储液罐8的内部,储液罐8的底端一侧连通有输液管10,输液管10安装有水泵11,水泵11的末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7,以便于对冷却液9进行输送,冷却液9经输液管10和水泵11送至冷却管7,再由冷却管7回到储液罐8中,从而实现对冷却液9的输送。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储液罐8的另一侧连通有导管12,导管12安装有阀门13,以便于对储液罐8中的液体进行更换,当储液罐8中的液体经多次使用过后,打开阀门13,液体经导管12排出,再沿导管12注入新的液体,关闭阀门13,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定期更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基座14,基座14的顶面安装有风机15,风机15的一侧连通有导气管16,导气管16的末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内部,以便于加快夹套2内空气的流动,打开风机15,风机15将气体快速吹进夹套2的内部,从而加快夹套2内空气的流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夹套2的顶面设置有辅助机构17,辅助机构17包括风箱18,风箱18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夹套2的顶面,风箱18的内部开设有腔室19,风箱18于腔室19的顶面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的圆周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均匀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叶片22,风箱18的底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24,夹套2的顶面贯穿开设有与第一开口24相匹配的第二开口25,第二开口25连通于第一开口24,叶片22位于第一开口24的正上方,风箱18的顶面贯穿开设有等距排布的出气孔23,以便于对夹套2的内部进行辅助散热,电机20经转轴21带动叶片22转动,叶片22将夹套2内的空气沿第一开口24、第二开口25吸出,再沿出气孔23排出,从而实现对夹套2内部的辅助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空腔3于夹套2的内壁安装有传感器26,夹套2的一侧安装有配电柜27,传感器26电性连接于配电柜27,以便于对夹套2的温度进行实时掌控,通过传感器26检测夹套2内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配电柜27,从而实现对热媒泵的实时掌握,降低安全隐患。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两对称呈矩形阵列排布的连接块28,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夹套(2),所述夹套(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夹套(2)于空腔(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的顶面安装有热媒泵(5),所述空腔(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7),所述夹套(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6),所述冷却管(7)的顶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外部且连通于输送装置(6),所述输送装置(6)的底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7)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夹套(2),所述夹套(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夹套(2)于空腔(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的顶面安装有热媒泵(5),所述空腔(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7),所述夹套(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6),所述冷却管(7)的顶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外部且连通于输送装置(6),所述输送装置(6)的底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7)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6)包括储液罐(8),所述储液罐(8)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所述储液罐(8)的内部充设有冷却液(9),所述冷却管(7)的伸出端穿设于储液罐(8)的侧壁延伸至储液罐(8)的内部,所述储液罐(8)的底端一侧连通有输液管(10),所述输液管(10)安装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末端穿设于夹套(2)的侧壁延伸至夹套(2)的内部且连通于冷却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8)的另一侧连通有导管(12),所述导管(12)安装有阀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媒泵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基座(14),所述基座(14)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艾立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