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86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属于变容式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特征在于:罐体的内腔中设有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依次排布的第一空腔、干燥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连通进气口,密封装置的内侧设有第一滤片,密封装置上设有通气嘴,第二空腔所在的罐体上设有高压气嘴和排气嘴,通气嘴的一端连接高压气嘴、另一端联接第一滤片,排气嘴连通第二空腔,排气嘴上连接有排气控制装置;还设置有气管,气管的一端连通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第二空腔。此干燥罐使得排气通道经过干燥腔,可以携带上干燥腔中吸附的水分,从而实现自排湿,利于维持干燥罐的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
本技术属于变容式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空气悬架技术日趋完善,逐渐应用于车辆的悬挂系统中。其利用空气弹簧缓冲来自车轮的振动,并根据路况实时调节空气弹簧的气压,依此来改变空气弹簧的软硬度,达到增强车辆行驶过程中舒适性与平稳性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空气泵为空气弹簧提供压缩空气,实现空气弹簧弹性系数的调节。空气弹簧需要变硬时,空气泵工作,将空气压缩后充入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需要变软时,则释放出部分压缩空气。空气被压缩后容易产生水分,为了延长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申请人想到采用干燥罐吸附掉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后,再充入空气弹簧,但是随着干燥罐运行时间的延长,仍会出现干燥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仍然会影响空气泵的供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能够使得待排气体穿过干燥腔后排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包括气缸和干燥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中设有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依次排布的第一空腔、干燥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联通气缸的出气口,密封装置的内侧设有第一滤片,密封装置上设有通气嘴,第二空腔所在的罐体上设有高压气嘴和排气嘴,通气嘴的一端连接高压气嘴、另一端联接第一滤片,排气嘴连通第二空腔,排气嘴上连接有排气控制装置;还设置有气管,气管的一端连通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第二空腔。进一步的,所述透气装置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干燥腔的透气孔,第一隔板的内侧设有能覆盖住透气孔的第二滤片。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为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气槽,气槽的一端联通干燥腔、另一端连通通气嘴,第一滤片能覆盖住气槽。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和限压阀,电磁阀的一端连通高压气嘴、另一端连通限压阀,限压阀控制排气嘴的通断。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开设有阀腔,限压阀安装在阀腔中,限压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上连接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体,第二阀体具有大端和外径小于大端的小端,第二阀体将阀腔阻隔为控制腔和过气腔,控制腔连通电磁阀的出气口,小端的工作面大于控制腔的工作面,过气腔的一端连通排气嘴、另一端连通第二空腔,小端能通断过气腔。进一步的,气缸的缸筒包括缸筒本体,缸筒本体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缸筒本体中开设有内腔,内腔中配装内壁光洁且耐磨的缸套。进一步的,所述缸套内配装活塞,活塞将缸套的工作腔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连通进气口,无杆腔连通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压力阀,活塞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靠近无杆腔的端壁上设有能覆盖住通气孔的阀片。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阀包括能封堵住出气口的第三阀体,第三阀体上连接第二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的另一端固定联接在缸筒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缸筒本体上固定布气板,布气板与缸筒本体间围成布气腔,第三阀体位于布气腔中,布气板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布气板的布气孔,布气孔连通第一空腔,第二弹性体的另一端连接在布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透气装置能沿罐体移动,透气装置连接第三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的另一端连接布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依次排布的第一空腔、干燥腔和第二空腔,并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间连通有气管,可以使得进到第一空腔中的压缩空气通过透气装置进入干燥腔,经吸附脱水后从高压气嘴为空气弹簧充气,当空气弹簧需要排气时,空气弹簧中的压缩空气则从高压气嘴进入干燥腔,然后穿过第一空腔、气管和第二空腔,从排气嘴中排出,使得排气通道经过干燥腔,可以携带上干燥腔中吸附的水分,从而实现自排湿,利于维持干燥罐的干燥效果。2、透气装置选用在第一隔板上开设透气孔,然后再敷设第二滤片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还可提供硬性支撑。3、由于第二隔板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端联通干燥腔、另一端连通高压气嘴的气槽,能够使得气流通过气槽后向高压气嘴汇集,实现气流的分散性收集,减缓了气流对高压气嘴的冲击。4、排气控制装置选用电磁阀和限压阀,电磁阀的一端连通高压气嘴、另一端连通限压阀,限压阀控制排气嘴的通断,使得限压阀成为受电磁阀控制的排气阀,当排气压力不足以打开限压阀时,即使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限压阀也会结束排气,使得空气弹簧中留有余压,利于延长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5、由于限压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上连接弹性体,弹性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体,第二阀体具有大端和外径小于大端的小端,第二阀体将阀腔阻隔为控制腔和过气腔,控制腔连通电磁阀的出气口,小端的工作面大于控制腔的工作面,使得限压阀除了作为受压力控制的排气阀外,还作为干燥罐的安全阀,防止罐内压力过高造成罐体损坏,并且作为安全阀时的压力值远大于排气控制压力值。6、由于缸筒本体的内腔中配装内壁光洁且硬度高的缸套,不仅在避免硬化异形缸筒整体难度的前提下,增强了缸筒的耐磨性,减小了磨损所带来的缝隙影响,而且减小了摩擦发热,减轻了发热所带来的变形,能够增强活塞与缸套间的密封性,利于提高空气泵的工作效率;并且缸筒本体上的散热翅片有助于缸筒的热量散失,有助于缸筒风冷降温。7、由于活塞靠近无杆腔的端壁上设有能覆盖住通气孔的阀片,可以依靠活塞移动导致的压力变化来自动启闭阀片,便于控制,并且结构紧凑。8、由于缸筒本体上连接布气板,布气板与缸筒本体间围成布气腔,使得压缩空气在布气腔中得以缓冲后,通过布气孔均匀供出,避免压强不均所带来的局部压力过大的情形,利于延长所接设备的使用寿命。9、由于透气装置能沿罐体移动,透气装置连接第三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的另一端连接布气板,允许干燥腔具有一定的容积变化,满足其内干燥剂工作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需求。10、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利用排出气体带出部分水分,避免水分在干燥腔内的继续累积,利于维持干燥罐的干燥效果,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不含干燥罐);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图4是缸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C剖视图;图6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D剖视图;图8是干燥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E-E剖视图;图10是图9中F-F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G-G剖视图。图中标记:1、电机;1-1、转轴;2、气缸;2-1、缸筒本体;2-2、散热翅片;2-3、活塞杆;2-4、布气板;2-5、布气孔;2-6、布气腔;2-7、第三阀体;2-8、第二弹簧;2-9、出气口;2-10、缸套;2-11、活塞;2-12、有杆腔;2-13、无杆腔;2-14、凹孔;2-15、阀片;2-16、通气孔;3、第一连接轴;4、泵壳;5、第二连接轴;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包括气缸和干燥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中设有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依次排布的第一空腔、干燥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联通气缸的出气口,密封装置的内侧设有第一滤片,密封装置上设有通气嘴,第二空腔所在的罐体上设有高压气嘴和排气嘴,通气嘴的一端连接高压气嘴、另一端联接第一滤片,排气嘴联通第二空腔,排气嘴上连接有排气控制装置;/n还设置有气管,气管的一端连通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第二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包括气缸和干燥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中设有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透气装置和密封装置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依次排布的第一空腔、干燥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联通气缸的出气口,密封装置的内侧设有第一滤片,密封装置上设有通气嘴,第二空腔所在的罐体上设有高压气嘴和排气嘴,通气嘴的一端连接高压气嘴、另一端联接第一滤片,排气嘴联通第二空腔,排气嘴上连接有排气控制装置;
还设置有气管,气管的一端连通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第二空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装置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干燥腔的透气孔,第一隔板的内侧设有能覆盖住透气孔的第二滤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气槽,气槽的一端联通干燥腔、另一端连通通气嘴,第一滤片能覆盖住气槽。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和限压阀,电磁阀的一端连通高压气嘴、另一端连通限压阀,限压阀控制排气嘴的通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自排湿的干燥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开设有阀腔,限压阀安装在阀腔中,限压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上连接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体,第二阀体具有大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之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