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84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形成内部空腔,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横置有隔板,隔板的中央沿纵向竖直穿过设置有混合管,混合管上具有圆弧管部及直管部,圆弧管部的上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垂直于进气口、导通进气腔与混合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混合管增加尾气气流的流速,圆弧管部及方形直管部相对于圆筒形直管,可以在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有效的空腔体积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混合腔体积,利于尿素液滴即使在低温低流量工况下,也可以充分地热解、混合,避免形成尿素结晶、造成尿素结晶堆积,保证了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处理尿素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后处理
,尤其是一种后处理尿素混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六排放法规的实施,国家针对发动机排放限值越来越严格。目前,柴油机通常采用DOC(氧化性催化剂)+DPF(颗粒过滤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对尾气排放进行后处理,其中,SCR部分主要是通过尿素喷射系统喷射出的尿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转化成氨气(NH3),与柴油机尾气中NOx(氮氧化物)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为对大气无污染的氮气(N2)和水(H2O)。现有的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在发动机的低温低流量工况下工作时,其喷射出的尿素溶液由于没有充分的热解,很容易在混合器内部形成尿素结晶,而影响SCR系统对NOx的转化效率;尿素结晶的堆积还会堵塞管路、影响发动机机尾气的正常流动,增加排气系统的背压,更甚者还会堵塞SCR混合器的载体表面,造成后处理失效,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在低温低流量工况下,容易形成尿素结晶,影响NOx的转化效率,影响尾气正常流动、增加排气背压,影响发动机工作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后处理尿素混合器,避免在低温低流量工况下尿素结晶堆积,保证NOx的转化效率,确保尾气正常流动、降低排气背压,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形成内部空腔,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横置有隔板,将内部空腔分为上部的进气腔与下部的出气腔;前外壳上部具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下部具有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隔板的中央沿纵向竖直穿过设置有混合管,混合管的内部为导通的混合腔,混合腔连通进气腔及出气腔;混合管上具有圆弧管部及直管部,圆弧管部位于进气腔内、遮挡在进气口内侧,圆弧管部内部为相对两侧朝外凸的内腔;直管部的上部位于进气腔内、一部分伸出遮挡在进气口内侧,直管部的下部位于出气腔内、一部分伸出遮挡在出气口内侧;圆弧管部的上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垂直于进气口、导通进气腔与混合腔。本技术通过混合管增加尾气气流的流速,圆弧管部及方形直管部相对于圆筒形直管,可以在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有效的空腔体积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混合腔体积,即尿素液滴在混合腔内获得尽可能大的热解、混合区域,利于尿素液滴即使在低温低流量工况下,也可以充分地热解、混合,避免形成尿素结晶、造成尿素结晶堆积,保证了NOx的转化效率,确保尾气正常流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混合管的开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口部具有一个外大内下的锥面。本技术的混合管的开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即开口的口部具有一个外大内下的锥面,锥面对尾气气流有一个导流的作用,进气腔内尾气气流通过相对两侧的喇叭形开口进入混合腔内,可平稳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减少气流噪声的产生,同时气流流动面积的骤缩可以迅速增加气流流速,更利于尾气气流与尿素液滴的混合,使尿素液滴充分吸热挥发,避免形成尿素结晶。圆弧管部的轴向方向沿前后向布置在进气腔内。圆弧管部具有优弧形的圆周面,其前后壁面的外表面为朝外凸的弧面。本技术的圆弧管部的前后避免的外表面为朝外凸的弧面,弧面对尾气气流起导流作用,可以引导进气腔内的尾气气流朝向开口及遮挡管部上的第一通孔流动,有利于降低气流背压。直管部为方形直管,其四条竖边分别做圆角处理。混合管上、位于圆弧管部的上方具有遮挡管部,遮挡管部位于进气口一侧的壁面高度高于相对的另一侧壁面的高度,高度较高一侧的壁面遮挡在喷嘴座位于进气口一侧的外周。遮挡管部的圆周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遮挡管部前后侧壁面的上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口、第二凹口。本技术的遮挡管部将进气口进入的大部分尾气气流挡住,避免流量、流速较大的气流直吹尿素喷射线、将尿素液滴吹落到后外壳的内壁面上而形成尿素结晶。遮挡管部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的开口面积相对较小,在给尿素液滴补充提供尾气热量、利于尿素液滴热解挥发的同时,又不至于气流流量、流速过大而将将尿素液滴吹落到后外壳的内壁面上,在提高尿素液滴的温度,利于尿素液滴的蒸发的同时,也防止产生尿素结晶现象。圆弧管部内布置有若干块孔板,每块孔板的板面上均开设若干第二通孔。孔板呈倒V形横置圆弧管部内,每块V形板面斜向下倾斜一定角度。本技术的孔板呈倒V形横置圆弧管部内,每块V形板面斜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孔板将喷射的尿素液滴充分破碎的同时,还引导尾气气流向下流动,在提高NOx转化效率、避免了尿素结晶堆积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气流背压,确保尾气正常流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后外壳的顶端具有平面,平面上、正对混合管设有喷嘴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混合管增加尾气气流的流速,圆弧管部及方形直管部相对于圆筒形直管,可以在前外壳与后外壳之间有效的空腔体积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混合腔体积,即尿素液滴在混合腔内获得尽可能大的热解、混合区域,利于尿素液滴即使在低温低流量工况下,也可以充分地热解、混合,避免形成尿素结晶、造成尿素结晶堆积,保证了NOx的转化效率,确保尾气正常流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的混合管的开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即开口的口部具有一个外大内下的锥面,锥面对尾气气流有一个导流的作用,进气腔内尾气气流通过相对两侧的喇叭形开口进入混合腔内,可平稳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减少气流噪声的产生,同时气流流动面积的骤缩可以迅速增加气流流速,更利于尾气气流与尿素液滴的混合,使尿素液滴充分吸热挥发,避免形成尿素结晶。本技术的圆弧管部的前后避免的外表面为朝外凸的弧面,弧面对尾气气流起导流作用,可以引导进气腔内的尾气气流朝向开口及遮挡管部上的第一通孔流动,有利于降低气流背压。本技术的遮挡管部将进气口进入的大部分尾气气流挡住,避免流量、流速较大的气流直吹尿素喷射线、将尿素液滴吹落到后外壳的内壁面上而形成尿素结晶。遮挡管部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的开口面积相对较小,在给尿素液滴补充提供尾气热量、利于尿素液滴热解挥发的同时,又不至于气流流量、流速过大而将将尿素液滴吹落到后外壳的内壁面上,在提高尿素液滴的温度,利于尿素液滴的蒸发的同时,也防止产生尿素结晶现象。本技术的孔板呈倒V形横置圆弧管部内,每块V形板面斜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孔板将喷射的尿素液滴充分破碎的同时,还引导尾气气流向下流动,在提高NOx转化效率、避免了尿素结晶堆积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气流背压,确保尾气正常流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前后向纵截面剖视图。图4为图1的左右向纵截面剖视图。图5为混合管的立体图。图6为孔板的立体图。图中:1、前外壳;11、进气口;12、出气口;2、后外壳;21、平面;3、喷嘴座;4、混合管;41、遮挡管部;411、第一通孔;4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前外壳(1)与后外壳(2)之间形成内部空腔,前外壳(1)与后外壳(2)之间横置有隔板(5),将内部空腔分为上部的进气腔(10)与下部的出气腔(20);前外壳(1)上部具有与进气腔(10)连通的进气口(11)、下部具有与出气腔(20)连通的出气口(12);其特征在于:隔板(5)的中央沿纵向竖直穿过设置有混合管(4),混合管(4)的内部为导通的混合腔(30),混合腔(30)连通进气腔(10)及出气腔(20);/n混合管(4)上具有圆弧管部(42)及直管部(43),圆弧管部(42)位于进气腔(10)内、遮挡在进气口(11)内侧,圆弧管部(42)内部为相对两侧朝外凸的内腔;直管部(43)的上部位于进气腔(10)内、一部分伸出遮挡在进气口(11)内侧,直管部(43)的下部位于出气腔(20)内、一部分伸出遮挡在出气口(12)内侧;圆弧管部(42)的上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开口(421),开口(421)垂直于进气口(11)、导通进气腔(10)与混合腔(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前外壳(1)与后外壳(2)之间形成内部空腔,前外壳(1)与后外壳(2)之间横置有隔板(5),将内部空腔分为上部的进气腔(10)与下部的出气腔(20);前外壳(1)上部具有与进气腔(10)连通的进气口(11)、下部具有与出气腔(20)连通的出气口(12);其特征在于:隔板(5)的中央沿纵向竖直穿过设置有混合管(4),混合管(4)的内部为导通的混合腔(30),混合腔(30)连通进气腔(10)及出气腔(20);
混合管(4)上具有圆弧管部(42)及直管部(43),圆弧管部(42)位于进气腔(10)内、遮挡在进气口(11)内侧,圆弧管部(42)内部为相对两侧朝外凸的内腔;直管部(43)的上部位于进气腔(10)内、一部分伸出遮挡在进气口(11)内侧,直管部(43)的下部位于出气腔(20)内、一部分伸出遮挡在出气口(12)内侧;圆弧管部(42)的上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开口(421),开口(421)垂直于进气口(11)、导通进气腔(10)与混合腔(3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管(4)的开口(421)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口部具有一个外大内小的锥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尿素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圆弧管部(42)的轴向方向沿前后向布置在进气腔(10)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家帅牛雨飞朱海艳徐谦李江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椒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