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825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定位螺钉和凹凸螺旋槽,扶正器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扶正器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中心轴,扶正器本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扶正器本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上述方案中,限位套管到衔接卡扣的配合,避免了现有的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限位机构,使得树脂扶正器容易发生错位现象,影响固井的精确度的问题,将限位套管底端的衔接卡扣与扶正器本体的衔接槽进行限位卡接,从而扶正器本体两端均稳定连接有限位套管,达到将扶正器本体两端的进行限位的功能,使得扶正器本体不会由于下井工作中所受的横向压力,而发生上下变形,利于下井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树脂扶正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
技术介绍
树脂扶正器是一种由高分子树脂材料在模具中经过高温高压一次性一体化铸造而成的固井工具,树脂扶正器由衬套和导叶两部分组成,导叶在衬套四周呈螺旋线排量,导叶之间形成螺旋流道,树脂扶正器是固井作业中的常用工具,目前常规的扶正器,是通过螺钉固定在套管表面,在扶正器的扶正条上设有实现纵向移动的滚轮;现有的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限位机构,使得在不规则井眼中,井壁对扶正器产生一定的横向作用力,使得树脂扶正器容易发生错位现象,影响固井的精确度;且现有的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对中功能,使得在下井工作中,难以保持树脂扶正器的居中度,会发生偏心现象,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限位机构,使得在不规则井眼中,井壁对扶正器产生一定的横向作用力,使得树脂扶正器容易发生错位现象,影响固井的精确度;且现有的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对中功能,使得在下井工作中,难以保持树脂扶正器的居中度,会发生偏心现象,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定位螺钉和凹凸螺旋槽,所述扶正器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扶正器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中心轴,所述扶正器本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扶正器本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的内部均开设有流动槽,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的表面均开设有穿插面,所述穿插面的内壁相互贴合有限位底柱,所述扶正器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其中,所述限位底柱的顶端与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扶正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衔接卡槽。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的表面相互贴合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柱。其中,所述衔接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卡扣,所述衔接卡扣的表面与衔接卡槽的内壁相互贴合。其中,所述衔接柱的表面与衔接槽的内壁相互贴合,所述限位套管的内壁开设有中心柱。其中,所述中心柱的顶端与流动槽的底端相通,所述限位套管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对中柱、第二对中柱,所述第一对中柱、第二对中柱的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的表面相互贴合。其中,所述限位套管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截面,所述连接截面的内壁与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相互贴合的表面相互贴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套管到衔接卡扣的配合,避免了现有的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限位机构,使得树脂扶正器容易发生错位现象,影响固井的精确度的问题,将限位套管底端的衔接卡扣与扶正器本体的衔接槽进行限位卡接,从而扶正器本体两端均稳定连接有限位套管,且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分别通过连接截面与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进行活动套接,达到将扶正器本体两端的进行限位的功能,使得扶正器本体不会由于下井工作中所受的横向压力,而发生上下变形,从而错位的现象,利于下井工作的顺利进行;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对中柱到第二对中柱的配合,避免了现有树脂扶正器不具备相应的对中功能,使得在下井工作中,难以保持树脂扶正器的居中度,会发生偏心现象的问题,上下两端限位套管的表面分别穿插了有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表面分别贴合的第一对中柱与第二对中柱,保证了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不会发生来回偏心现象,保证了扶正器本体的居中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树脂扶正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套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扶正器本体;2、定位螺钉;3、凹凸螺旋槽;4、滚轮;5、中心轴;6、第一套管;7、第二套管;8、第一限位柱;9、第二限位柱;10、第一对中柱;11、第二对中柱;12、流动槽;13、穿插面;14、限位底柱;15、拉环;16、衔接槽;17、衔接卡槽;18、限位套管;19、衔接柱;20、衔接卡扣;21、安装槽;22、中心柱;23、连接截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1至附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定位螺钉2和凹凸螺旋槽3,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4,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中心轴5,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6,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7,所述第一套管6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一限位柱8,所述第二套管7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二限位柱9,所述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的内部均开设有流动槽12,所述第一套管6、第二套管7的表面均开设有穿插面13,所述穿插面13的内壁相互贴合有限位底柱14,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15,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衔接槽16,所述衔接槽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衔接卡槽17,所述第一套管6、第二套管7的表面相互贴合有限位套管18,所述限位套管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柱19,所述衔接柱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卡扣20,所述衔接卡扣20的表面与衔接卡槽17的内壁相互贴合,所述衔接柱19的表面与衔接槽16的内壁相互贴合,所述限位套管18的内壁开设有中心柱22,所述中心柱22的顶端与流动槽12的底端相通,所述限位套管18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对中柱10、第二对中柱11,所述第一对中柱10、第二对中柱11的表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的表面相互贴合,所述限位套管18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截面23,所述连接截面23的内壁与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相互贴合的表面相互贴合。如图2,所述限位底柱14的顶端与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套管6与第二套管7分别通过连接截面23与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进行活动套接,达到将扶正器本体1两端的进行限位的功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限位套管18到衔接卡扣20的配合,扶正器本体1的两端的第一套管6与第二套管7分别设置的衔接槽16,在进行下井工作时,将限位套管18底端的衔接卡扣20与扶正器本体1的衔接槽16进行限位卡接,从而扶正器本体1两端均稳定连接有限位套管18,且第一套管6与第二套管7分别通过连接截面23与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进行活动套接,达到将扶正器本体1两端的进行限位的功能,使得扶正器本体1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定位螺钉(2)和凹凸螺旋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4),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中心轴(5),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6),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7),所述第一套管(6)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一限位柱(8),所述第二套管(7)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二限位柱(9),所述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的内部均开设有流动槽(12),所述第一套管(6)、第二套管(7)的表面均开设有穿插面(13),所述穿插面(13)的内壁相互贴合有限位底柱(14),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定位螺钉(2)和凹凸螺旋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4),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中心轴(5),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6),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管(7),所述第一套管(6)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一限位柱(8),所述第二套管(7)的内壁相互贴合有第二限位柱(9),所述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的内部均开设有流动槽(12),所述第一套管(6)、第二套管(7)的表面均开设有穿插面(13),所述穿插面(13)的内壁相互贴合有限位底柱(14),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柱(14)的顶端与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衔接槽(16),所述衔接槽(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衔接卡槽(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对中功能的树脂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6)、第二套管(7)的表面相互贴合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佳楠张楠武佳君武舒利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宏博晟达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