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73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属于竖井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竖井本体,所述竖井本体的正面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本体,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端口本体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中转箱的背面连通有导气管,所述中转箱的内壁背面设置有与导气管连通的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火焰传感器和风扇的配合使用,火焰传感器可实时检测中转箱内部是否有明火产生,当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明火产生时,控制器就会开启储料箱,风机将灭火剂吹到起火的线路上,灭火剂将火快速扑灭,避免火势顺着导线延伸,将损失扩大,起到有效降低损失,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
本技术属于竖井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
技术介绍
在高层建筑中电能和电气信号的垂直传输量要大于水平传输量。大截面的导线和数量众多的线缆在垂直方向敷设,使穿管敷设做法不能胜任。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要从底层到顶层留出一定截面的井道,叫电气竖井。目前,电气竖井的线路或导线较多,当某处线路出现故障时,现有的电气竖井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一旦故障线路起火,就有可能使整个电气竖井里的线路被烧毁,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居民的居住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其优点在于当电气竖井内的线路起火时,可及时将火扑灭,将损失降到最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包括竖井本体,所述竖井本体的正面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本体,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端口本体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中转箱的背面连通有导气管,所述中转箱的内壁背面设置有与导气管连通的风扇,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内部填充有灭火剂,所述中转箱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有火焰传感器,所述中转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火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焰传感器可实时检测中转箱内部是否有明火产生,当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明火产生时,控制器就会开启储料箱,风机将灭火剂吹到起火的线路上,灭火剂将火快速扑灭,避免火势顺着导线延伸,将损失扩大,起到有效降低损失,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形状为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状为三角形的导料板可将储料箱中的灭火剂快速导出的同时,又避免了灭火剂堆积在储料箱的角落,出现无法有效出料的情况,起到良好的导料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连通有与导气管连通的拨料器,所述拨料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料器可将储料箱中的灭火剂匀速导出,避免出现灭火剂出料过多,堆积在导气管中,导致风扇无法将灭火剂鼓进中转箱的情况,起到良好的出料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线与连接端口本体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断路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或连接端口本体短路时,断路器可断开导线或连接端口本体与其他电路的连接,避免短路的电器元件引发安全事故,扩大损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箱的正面设置有防尘门,所述防尘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转箱的内部起火时,警报器可警示周围的居民,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避免损失扩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线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均与相邻所述中转箱卡接的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既能够阻止水流进中转箱,破坏中转箱内部的电器元件,又能够避免中转箱长时间磨损导线,导致导线损坏,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气管的内壁嵌入安装有干燥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网可将通过导气管气体中的水分过滤掉,避免潮湿的空气进入中转箱,增加中转箱内部电器元件短路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井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分想要渗进竖井本体时,防水层可将水隔绝在竖井本体的外部,避免水分渗透进竖井本体中,破坏竖井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火焰传感器和风扇的配合使用,火焰传感器可实时检测中转箱内部是否有明火产生,当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明火产生时,控制器就会开启储料箱,风机将灭火剂吹到起火的线路上,灭火剂将火快速扑灭,避免火势顺着导线延伸,将损失扩大,起到有效降低损失,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效果;2、通过设置多个中转箱,可将裸露在外的连接端口本体保护起来,避免连接端口本体处于潮湿的空气中,增大连接端口本体短路的概率,同时当连接端口本体起火时,能够有效控制,避免火势蔓延到中转箱外部的其他线路,扩大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竖井本体;101、防水层;2、中转箱;201、防尘门;3、警报器;4、连接端口本体;5、导线;501、密封圈;6、断路器;7、风扇;8、储料箱;801、导料板;9、火焰传感器;10、控制器;11、拨料器;12、导气管;13、干燥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竖井本体1,竖井本体1的正面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中转箱2,中转箱2可将裸露在外的连接端口本体4保护起来,避免连接端口本体4处于潮湿的空气中,增大连接端口本体4短路的概率,同时当连接端口本体4起火时,能够有效控制,避免火势蔓延到中转箱2外部的其他线路,扩大损失。如图2所示,竖井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01,当有水分想要渗进竖井本体1时,防水层101可将水隔绝在竖井本体1的外部,避免水分渗透进竖井本体1中,破坏竖井本体1内部的电器元件。如图2、图3所示,中转箱2的正面设置有防尘门201,防尘门2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报器3,警报器3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当中转箱2的内部起火时,警报器3可警示周围的居民,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避免损失扩大。如图3所示,导线5与连接端口本体4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断路器6,当导线5或连接端口本体4短路时,断路器6可断开导线5或连接端口本体4与其他电路的连接,避免短路的电器元件引发安全事故,扩大损失;导线5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均与相邻中转箱2卡接的密封圈501,密封圈501既能够阻止水流进中转箱2,破坏中转箱2内部的电器元件,又能够避免中转箱2长时间磨损导线5,导致导线5损坏,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如图3、图4所示,中转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本体4,相邻两个连接端口本体4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导线5,中转箱2的背面连通有导气管12,中转箱2的内壁背面设置有与导气管12连通的风扇7,导气管12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箱8,储料箱8内部填充有灭火剂,中转箱2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有火焰传感器9,中转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0,火焰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风扇7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储料箱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板801,导料板801的形状为三角形,形状为三角形的导料板801可将储料箱8中的灭火剂快速导出的同时,又避免了灭火剂堆积在储料箱8的角落,出现无法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包括竖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本体(1)的正面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中转箱(2),所述中转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本体(4),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端口本体(4)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导线(5),所述中转箱(2)的背面连通有导气管(12),所述中转箱(2)的内壁背面设置有与导气管(12)连通的风扇(7),所述导气管(12)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箱(8),所述储料箱(8)内部填充有灭火剂,所述中转箱(2)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有火焰传感器(9),所述中转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0),所述火焰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7)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包括竖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本体(1)的正面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中转箱(2),所述中转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口本体(4),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端口本体(4)的相对侧电性连接有导线(5),所述中转箱(2)的背面连通有导气管(12),所述中转箱(2)的内壁背面设置有与导气管(12)连通的风扇(7),所述导气管(12)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箱(8),所述储料箱(8)内部填充有灭火剂,所述中转箱(2)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有火焰传感器(9),所述中转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0),所述火焰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7)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料板(801),所述导料板(801)的形状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8)的底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