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53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布料沿着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放卷机构、清洁箱一、染色箱、清洁箱二、烘干机构、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清洁箱二的一侧设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处通过水管连通清洁箱二的内部,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处通过水管连接清洁箱一,启动循环水泵将过滤后的水从水管输送至清洁箱一进水口一,利用喷淋头对布料进行冲洗,布料从进料口二进入染色箱中,经过多个导向辊二和染色槽,进液管和喷淋头连接外接染料管,可以实时给染色槽中添加染料,染色后的布料从出料口二输出,本染色装置结构简单,将清洁布料的水重复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染色
,具体是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现有的布料加工时,清洁布料的洗水不能循环使用,浪费较多的水资源。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布料沿着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放卷机构、清洁箱一、染色箱、清洁箱二、烘干机构、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清洁箱二的一侧设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处通过水管连通清洁箱二的内部,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处通过水管连接清洁箱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箱一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一,清洁箱一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一,清洁箱一内部靠近进料口一和出料口一处设有导向辊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箱一的底部设有排污管一,且排污管一上安装有单向阀,清洁箱一的顶端设有进水口一,进水口一连接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箱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二,染色箱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二,染色箱的底端设有染色槽,染色槽内设有多个导向辊二,且导向辊二呈S形排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箱的上部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多个喷淋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箱二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三,清洁箱二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三,所述清洁箱二内靠近进料口三和出料口三处设有导向辊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箱二内位于导向辊三的下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上方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的上方设有过滤网,所述清洁箱二的顶端连接进水管,清洁箱二的底端连接排污管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布料从放卷机构进入清洁箱一进行初步的清洁,进入染色箱进行染色,染色后的布料进入清洁箱二中再次清洁,清洁后的布料进入烘干机构进行烘干,牵引机构牵引布料,布料进入收卷机构进行收集,进水管连接外界水管,从喷淋头对布料进行冲洗,清洗后的水穿过过滤网、过滤棉和过滤板进入清洁箱二的底部,启动循环水泵将过滤后的水从水管输送至清洁箱一进水口一,利用喷淋头对布料进行冲洗,布料从进料口二进入染色箱中,经过多个导向辊二和染色槽,进液管和喷淋头连接外接染料管,可以实时给染色槽中添加染料,染色后的布料从出料口二输出,本染色装置结构简单,将清洁布料的水重复使用,从而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中清洁箱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中染色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中清洁箱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卷机构,2-清洁箱一,201-进料口一,202-出料口一,203-导向辊一,204-排污管一,205-进水口一,3-染色箱,301-进料口二,302-出料口二,303-染色槽,304-导向辊二,305-进液管,306-喷淋头,4-清洁箱二,401-进料口三,402-出料口三,403-导向辊三,404-过滤板,405-过滤棉,406-过滤网,407-进水管,408-排污管二,5-烘干机构,6-牵引机构,7-收卷机构,8-循环水泵,9-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包括放卷机构1,布料沿着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放卷机构1、清洁箱一2、染色箱3、清洁箱二4、烘干机构5、牵引机构6和收卷机构7,所述清洁箱二4的一侧设有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的进水口处通过水管9连通清洁箱二4的内部,循环水泵8的出水口处通过水管9连接清洁箱一2。请参阅图2,所述清洁箱一2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一201,清洁箱一2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一202,清洁箱一2内部靠近进料口一201和出料口一202处设有导向辊一203,清洁箱一2的底部设有排污管一204,且排污管一204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清洁箱一2的顶端设有进水口一205,进水口一205连接水管9。请参阅图3,所述染色箱3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二301,染色箱3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二302,染色箱3的底端设有染色槽303,染色槽303内设有多个导向辊二304,且导向辊二304呈S形排列,所述染色箱3的上部设有进液管305,进液管305上安装有多个喷淋头306。请参阅图4,所述清洁箱二4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三401,清洁箱二4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三402,所述清洁箱二4内靠近进料口三401和出料口三402处设有导向辊三403,所述清洁箱二4内位于导向辊三403的下方设有过滤板404,过滤板404的上方设有过滤棉405,过滤棉405的上方设有过滤网406,所述清洁箱二4的顶端连接进水管407,清洁箱二4的底端连接排污管二4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布料从放卷机构1进入清洁箱一2进行初步的清洁,进入染色箱3进行染色,染色后的布料进入清洁箱二4中再次清洁,清洁后的布料进入烘干机构5进行烘干,牵引机构6牵引布料,布料进入收卷机构7进行收集,进水管407连接外界水管,从喷淋头306对布料进行冲洗,清洗后的水穿过过滤网406、过滤棉405和过滤板404进入清洁箱二4的底部,启动循环水泵8将过滤后的水从水管9输送至清洁箱一2进水口一205,利用喷淋头306对布料进行冲洗,布料从进料口二301进入染色箱3中,经过多个导向辊二304和染色槽303,进液管305和喷淋头306连接外接染料管,可以实时给染色槽303中添加染料,染色后的布料从出料口二302输出,本染色装置结构简单,将清洁布料的水重复使用,从而节约资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包括放卷机构(1),其特征在于,布料沿着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放卷机构(1)、清洁箱一(2)、染色箱(3)、清洁箱二(4)、烘干机构(5)、牵引机构(6)和收卷机构(7),所述清洁箱二(4)的一侧设有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的进水口处通过水管(9)连通清洁箱二(4)的内部,循环水泵(8)的出水口处通过水管(9)连接清洁箱一(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包括放卷机构(1),其特征在于,布料沿着运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放卷机构(1)、清洁箱一(2)、染色箱(3)、清洁箱二(4)、烘干机构(5)、牵引机构(6)和收卷机构(7),所述清洁箱二(4)的一侧设有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的进水口处通过水管(9)连通清洁箱二(4)的内部,循环水泵(8)的出水口处通过水管(9)连接清洁箱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一(2)的一侧箱壁设有进料口一(201),清洁箱一(2)的另一侧箱壁设有出料口一(202),清洁箱一(2)内部靠近进料口一(201)和出料口一(202)处设有导向辊一(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一(2)的底部设有排污管一(204),且排污管一(204)上安装有单向阀,清洁箱一(2)的顶端设有进水口一(205),进水口一(205)连接水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洗水循环利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植和张我仁谭志林王勇王松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精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