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43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栅格箱、第一输送管、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一连接管、第一沉淀箱、第二输送管、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二连接管、第二沉淀箱、第三输送管、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和出水管,各个管道上都设置有抽水泵和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一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三输送管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二沉淀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反复电解氧化和沉淀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垃圾渗透液进行杀菌消毒,并去除其遗传毒性、激素、抗生素及微污染物,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且由于无需培养菌群,处理周期相对较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垃圾中有90%以上采用填埋法处理,而填埋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沥水或浸出液,是垃圾在转运、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浴、冲刷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浸泡,通过萃取、水解及发酵而滤出来的污水。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污水,其特点是水质、水量变化大(pH4-9)、有机物浓度高且难降解(CODCr2000-80000mg/L、BOD3000-45000mg/L)、氨氮含量高(200-6000mg/L),金属离子种类多达10余种,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等。尤其是有机物种类多达93种包括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烷烃、烯烃、羧酸及脂、卤代物、杂环化合物、醇类、酚类、胺及酰胺、醛类、酮类等,其中22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仅会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地收集和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环境改善亟待解决的难题。申请公布号为CN10781445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渗透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由预处理、厌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电催化膜反应器等技术集成开发而成。垃圾渗滤液首先通过混凝沉淀等预处理去除其中的胶体或油类、悬浮物和大部分重金属,然后进入厌氧反应器,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去除有机污染物并将有机氨转化为无机氨,再经外置膜生物反应器即缺氧反消化、好氧消化、超滤膜分离等实现高浓度氨氮、COD、BOD、SS等有效去除;再经电催化膜反应器电化学氧化和还原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有机小分子或CO2和水、氨氮分解为氮气、重金属还原等进一步去除,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排放或回用。然而,上述处理方法所采用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且微生物使用前需要先培养菌群,处理周期相对较长。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且处理周期相对较短的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包括直流电源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管、栅格箱、第一输送管、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一连接管、第一沉淀箱、第二输送管、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二连接管、第二沉淀箱、第三输送管、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和出水管,各个管道上都设置有抽水泵和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一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三输送管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二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所述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栅格箱内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且水平依次排列的栅格板,多个所述栅格板的栅距相对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向另一侧方向逐渐增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包括电化学搅拌箱,所述电化学搅拌箱的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穿插在所述电化学搅拌箱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匀布的第一阴极板,所述电化学搅拌箱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穿插在所述电化学搅拌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阴极板两侧的第一阳极板,所述第一阳极板和所述第一阴极板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轴为空心绝缘轴,且下端位于所述电化学搅拌箱外侧,所述转轴的下端套设有与所述电化学搅拌箱相对固定布置的导电环,所述转轴的下端还穿插有一端抵顶在所述导电环上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远离所述导电环的一端通过穿插在所述转轴的内孔中的导线与各所述第一阴极板电连接,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通过加药管连接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管上设置有加药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包括电化学净化箱,所述电化学净化箱的内腔从相对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侧向另一侧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石墨板、电化学滤膜组件和第二石墨板,所述第一石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化学净化箱的内腔顶壁上,下端与所述电化学净化箱的内腔底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石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化学净化箱的内腔底壁上,上端与所述电化学净化箱的内腔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石墨板和所述第二石墨板将所述电化学净化箱的内腔分隔为进水腔、反应腔和出水腔,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石墨板和所述第二石墨板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电化学滤膜组件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包括电化学氧化箱,所述电化学氧化箱内设置有一个以上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的电化学模块,所述电化学模块包括穿插在所述电化学氧化箱内的反应筒、设置在所述反应筒的内腔底部的进水室、设置在所述反应筒的内腔且位于所述进水室上方的网格布以及分别竖直穿插在所述反应筒内且都位于所述网格布上方的第二阳极板、第二阴极板和网格隔板,所述进水室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电化学氧化箱的内腔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阳极板和所述第二阴极板相对布置,各所述网格隔板从所述第二阳极板向所述第二阴极板方向依次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二阳极板和相对靠近所述第二阳极板的所述网格隔板、所述第二阴极板和相对靠近所述第二阴极板的所述网格隔板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网格隔板之间都填充有吸附填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化学模块还包括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从上往下穿入所述电化学氧化箱,并在所述反应筒位于所述吸附填料下方的位置处与所述反应筒的内腔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反复电解氧化和沉淀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垃圾渗透液进行杀菌消毒,并去除其遗传毒性、激素、抗生素及微污染物,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且由于无需培养菌群,处理周期相对较短。2、通过设置栅格箱,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含有的体积相对较大的颗粒状污染物。3、通过在电化学搅拌箱设置滑槽,在电化学氧化箱设置电化学模块,可根据实际处理量设定电化学搅拌箱中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的间距以及电化学氧化箱中电化学模块的数量,能耗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电磁阀和加药阀等零部件;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对应标示如下:10-直流电源;11-进水管;12-第一输送管;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输送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三输送管;17-出水管;18-加药管;20-栅格箱;30-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3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管、栅格箱、第一输送管、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一连接管、第一沉淀箱、第二输送管、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二连接管、第二沉淀箱、第三输送管、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和出水管,各个管道上都设置有抽水泵和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一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三输送管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二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所述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管、栅格箱、第一输送管、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一连接管、第一沉淀箱、第二输送管、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第二连接管、第二沉淀箱、第三输送管、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和出水管,各个管道上都设置有抽水泵和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一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三输送管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二沉淀箱连通,所述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所述第二电化学氧化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化学氧化装置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箱内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且水平依次排列的栅格板,多个所述栅格板的栅距相对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向另一侧方向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化学氧化装置包括电化学搅拌箱,所述电化学搅拌箱的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穿插在所述电化学搅拌箱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匀布的第一阴极板,所述电化学搅拌箱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穿插在所述电化学搅拌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阴极板两侧的第一阳极板,所述第一阳极板和所述第一阴极板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空心绝缘轴,且下端位于所述电化学搅拌箱外侧,所述转轴的下端套设有与所述电化学搅拌箱相对固定布置的导电环,所述转轴的下端还穿插有一端抵顶在所述导电环上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远离所述导电环的一端通过穿插在所述转轴的内孔中的导线与各所述第一阴极板电连接,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透液电化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通过加药管连接有加药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科诺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