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艳专利>正文

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40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钢质高压氮气瓶内氮气消耗完后更换麻烦费力以及氮气瓶不同批次所灌装氮气品质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氮吹仪吹扫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氮气发生器和净化装置,氮气发生器和净化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道,净化装置上连接有第二输气管道,净化装置通过第二输气管道与氮吹仪进气口相连接,净化装置包括若干个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净化管单元,第一输气管道上设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氮气发生器利用空气生产氮气,利用净化装置将氮气进行净化得到高纯度氮气供氮吹仪使用,其使用时氮气不会枯竭,无需更换笨重的钢质氮气瓶;本装置所制得高纯度氮气品质稳定,可有效保证氮吹仪每批次吹扫效果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
技术介绍
氮气吹干仪(TermovapSampleConcentrator)又称为:氮气浓缩装置、氮气吹扫仪、氮吹浓缩仪、样品浓缩仪,简称:氮吹仪、吹氮仪、浓缩仪。通常是将氮气吹入加热样品的表面进行样品浓缩,具有省时、操作方便、容易控制等特点,可很快得到预期的结果。广泛应用于农残分析、商检、食品、环境、制药、生物制品等行业及用于液相、气相及质谱分析中的样品制备中。在制药、食品安全、特别是婴幼儿乳品、医学测试、农药残留方面发挥了实际效用,为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等分析手段中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提供了省时高效的平台,是固相萃取技术的最佳配套设备。传统的氮吹仪一般采用钢质高压氮气瓶供氮,当钢质气瓶内氮气使用完后,需要更换高压氮气瓶,钢质高压氮气瓶整体重量较重,更换过程中搬运钢质高压氮气瓶费时费力,给氮气瓶更换带来麻烦。并且,高压氮气瓶在灌装氮气时,不同批次灌装的高压氮气瓶,其内氮气品质会有差异,影响氮吹仪吹扫效果。因此,设计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采用钢质高压氮气瓶为氮吹仪供氮,因钢质高压氮气瓶较重导致其内氮气消耗完后更换麻烦费力,以及氮气瓶不同批次所灌装氮气品质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氮吹仪吹扫效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包括氮气发生器和净化装置,氮气发生器和净化装置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氮气发生器所生成氮气输送至净化装置的第一输气管道,净化装置上连接有用于将净化装置所净化氮气输送至氮吹仪的第二输气管道,净化装置通过第二输气管道与氮吹仪进气口相连接,净化装置包括若干个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净化管单元,第一输气管道上设有阀门。进一步地,净化管单元包括净化管,净化管内设有由填装于净化管内分子筛所形成的分子筛层和由填装于净化管内硅胶颗粒所形成的硅胶颗粒层。进一步地,分子筛层和硅胶颗粒层在净化管内顺着气流方向顺序分布。进一步地,净化管内设有位于分子筛层和硅胶颗粒层之间的分隔层。进一步地,分隔层为填装于净化管内的脱脂棉。进一步地,氮吹仪进气口和第二输气管道之间连接有三通阀门,三通阀门上连接有外排管。进一步地,净化管单元有三个,三个净化管单元顺着气流方向依次串接。进一步地,所述氮气发生器为HGN-500E型氮气发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氮气发生器利用空气为原料生产氮气,同时利用净化装置将氮气发生器所生成的氮气进行净化,以去除其内的水分和杂质从而得到高纯度氮气供氮吹仪使用,其使用时氮气不会枯竭,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需要更换笨重的钢质氮气瓶,使用十分方便;并且由氮气发生器所生成氮气并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后的高纯度氮气,品质稳定,可有效保证氮吹仪每批次吹扫效果一致。本技术主要包括氮气发生器和净化装置,氮气发生器、第一输气管道、净化装置、第二输气管道、三通阀门和氮吹仪顺序连接,氮气发生器采用空气作为原料,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分离的氮气经过第一输气管道进入净化装置,进其内的水分和杂质净化分离以得到高纯度氮气,高纯度氮气沿着第二输气管道进入氮吹仪为氮吹仪提供吹扫氮气,整个过程简单有效。三通阀门连接有外排管,在起始阶段,旋转三通阀门使第二输气管道与外排管连通,排出装置内滞留的气体,以保证供应氮气的品质,一段时间后旋转三通阀门使第二输气管道与氮吹仪连通以为氮吹仪供氮,第二输气管道上设阀门,方便控制管路通断。本技术净化装置包括三个串接的净化管单元,净化管单元包括净化管,以及顺着净化管内气流方向顺序分布的分子筛层、分隔层和硅胶颗粒层,分子筛层由填装于净化管内分子筛所形成,主要用于吸附氮气中杂质,硅胶颗粒层由填装于净化管内硅胶颗粒所形成,主要用于吸附氮气中水分,如此,能将氮气发生器所生成的氮气进行有效净化以获得品质稳定的高纯度氮气为氮吹仪提供稳定氮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净化管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氮气发生器、2-净化装置、3-第一输气管道、4-第二输气管道、5-氮吹仪、6-净化管单元、7-阀门、8-三通阀门、9-外排管、61-净化管、62-分子筛层、63-硅胶颗粒层、64-分隔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氮气发生器利用空气为原料生产氮气,同时利用净化装置将氮气发生器所生成的氮气进行净化,以去除其内的水分和杂质从而得到高纯度氮气供氮吹仪使用,其使用时氮气不会枯竭,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需要更换笨重的钢质氮气瓶,使用十分方便;并且由氮气发生器所生成氮气并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后的高纯度氮气,品质稳定,可有效保证氮吹仪每批次吹扫效果一致。本技术包括氮气发生器1和净化装置2,氮气发生器1和净化装置2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氮气发生器1所生成氮气输送至净化装置2的第一输气管道3,净化装置2上连接有用于将净化装置2所净化氮气输送至氮吹仪5的第二输气管道4,净化装置2通过第二输气管道4与氮吹仪5进气口相连接,净化装置2包括若干个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净化管单元6,第一输气管道3上设有阀门7,氮吹仪5进气口和第二输气管道4之间连接有三通阀门8,三通阀门8上连接有外排管9,净化管单元6有三个,三个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发生器(1)和净化装置(2),氮气发生器(1)和净化装置(2)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氮气发生器(1)所生成氮气输送至净化装置(2)的第一输气管道(3),净化装置(2)上连接有用于将净化装置(2)所净化氮气输送至氮吹仪(5)的第二输气管道(4),净化装置(2)通过第二输气管道(4)与氮吹仪(5)进气口相连接,净化装置(2)包括若干个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净化管单元(6),第一输气管道(3)上设有阀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发生器(1)和净化装置(2),氮气发生器(1)和净化装置(2)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氮气发生器(1)所生成氮气输送至净化装置(2)的第一输气管道(3),净化装置(2)上连接有用于将净化装置(2)所净化氮气输送至氮吹仪(5)的第二输气管道(4),净化装置(2)通过第二输气管道(4)与氮吹仪(5)进气口相连接,净化装置(2)包括若干个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净化管单元(6),第一输气管道(3)上设有阀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净化管单元(6)包括净化管(61),净化管(61)内设有由填装于净化管(61)内分子筛所形成的分子筛层(62)和由填装于净化管(61)内硅胶颗粒所形成的硅胶颗粒层(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吹仪供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子筛层(62)和硅胶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
申请(专利权)人:曾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