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30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铝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包括储料机构、上棒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左侧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两个上棒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机构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的左侧,所述上棒机构包括底架、主臂、第一油缸、托架和第二油缸,底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的一侧,底架的顶部与主臂的底端活动铰接,底架顶部的右侧与第一油缸的底端活动铰接,第一油缸的自由端与主臂侧右侧活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铝棒上料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将铝棒滚动改进为平移方式,导入推棒架采用油缸连杆式托举,并添加缓冲机构,因此能够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增加设备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棒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
技术介绍
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资源约为400~500亿吨,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在金属品种中为第一大类金属。铝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不仅重量轻、质地坚、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铝棒储棒上棒机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高位倾斜滚动式:铝棒先储存在一个高位倾斜式储棒台,靠铝棒自重滚至前端,再由自重滚入推棒架;第二种是低位倾斜滚动式:铝棒先储存在一个低位倾斜式储棒台,靠铝棒自重滚至前端,再由动力钩上铝棒,滚入推棒架;以上两种上棒方式均为铝棒自重滚动,对操作人员产生安全隐患,无法保证铝棒在上料时的稳定性,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因此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达到了提高铝棒上料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将铝棒滚动改进为平移方式,导入推棒架采用油缸连杆式托举,并添加缓冲机构,因此能够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增加设备稳定,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包括储料机构、上棒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左侧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两个上棒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机构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的左侧;所述上棒机构包括底架、主臂、第一油缸、托架和第二油缸,所述底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的一侧,所述底架的顶部与主臂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底架顶部的右侧与第一油缸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自由端与主臂侧右侧活动铰接,所述托架的底端与主臂的顶端活动铰接,所述托架的形状为弧形半圆状,所述第二油缸的固定安装活动安装在主臂的左侧,所述第二油缸的自由端与托架的底部活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机架、安装板、液压马达、第一链轮、第一链条、限位块和底座,所述机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机架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安装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马达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两侧。进一步地,两个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的左侧,所述机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棒架、驱动马达、第二链轮、第二链条和承托架,所述推棒架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的左侧,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推棒架上,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链轮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链条滑动安装在推棒架上,所述第二链条与第二链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承托架活动安装在推棒架的顶部,所述承托架的底部与第二链条的顶部传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便于人工操作,使用方便安全,铝棒上棒机械结构稳定耐用,能够减少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由于储料机构的设置,储料机构整体刚性强,承重量大,即使铝棒放置偏移,两个独立运动控制的液压马达也会自动运行修正,并且结构简单,故障率少。3、本技术通过将铝棒滚动改进为平移方式,导入推棒架采用油缸连杆式托举,并添加缓冲机构,因此能够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增加设备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储料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机构;2、上棒机构;3、推料机构;11、机架;12、安装板;13、液压马达;14、第一链轮;15、第一链条;16、限位块;17、底座;21、底架;22、主臂;23、第一油缸;24、托架;25、第二油缸;31、推棒架;32、驱动马达;33、第二链轮;34、第二链条;35、承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包括储料机构1、上棒机构2和推料机构3,储料机构1左侧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两个上棒机构2固定连接,推料机构3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左侧,由于储料机构的设置,储料机构整体刚性强,承重量大,即使铝棒放置偏移,两个独立运动控制的液压马达也会自动运行修正,并且结构简单,故障率少;上棒机构2包括底架21、主臂22、第一油缸23、托架24和第二油缸25,底架2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一侧,底架21的顶部与主臂22的底端活动铰接,底架21顶部的右侧与第一油缸23的底端活动铰接,第一油缸23的自由端与主臂22侧右侧活动铰接,托架24的底端与主臂22的顶端活动铰接,托架24的形状为弧形半圆状,第二油缸25的固定安装活动安装在主臂22的左侧,第二油缸25的自由端与托架24的底部活动铰接,本技术便于人工操作,使用方便安全,铝棒上棒机械结构稳定耐用,能够减少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储料机构1包括机架11、安装板12、液压马达13、第一链轮14、第一链条15、限位块16和底座17,机架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机架11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安装板12的两侧固定连接,液压马达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马达13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上的两侧,两个液压马达13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链轮14传动连接,第一链轮14设置有四个,第一链轮14通过第一链条15传动连接,限位块16固定安装在机架11顶部的左侧,机架11的底部与底座17固定连接,底座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本技术通过将铝棒滚动改进为平移方式,导入推棒架采用油缸连杆式托举,并添加缓冲机构,因此能够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增加设备稳定,提高生产效率。推料机构3包括推棒架31、驱动马达32、第二链轮33、第二链条34和承托架35,推棒架31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左侧,驱动马达32固定安装在推棒架31上,驱动马达32的输出端与第二链轮33传动连接,第二链条34滑动安装在推棒架31上,第二链条34与第二链轮33啮合传动连接,承托架35活动安装在推棒架31的顶部,承托架35的底部与第二链条34的顶部传动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人工叉车或吊机将铝棒放在储料机构1上,由于是随意摆放,可能铝棒是斜放状态,该种状态允许,此时两个液压马达13同时运行,当其中一侧铝棒运行到限位块16时,相对应一侧的液压马达13停止运行,而另一侧的液压马达13继续工作,直到两端都与限位块16接触,并检测到铝棒处于平行状态时两个液压马达13停止运行,随后系统发出移棒指令,第一油缸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包括储料机构(1)、上棒机构(2)和推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1)左侧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两个上棒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机构(3)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左侧;/n所述上棒机构(2)包括底架(21)、主臂(22)、第一油缸(23)、托架(24)和第二油缸(25),所述底架(2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一侧,所述底架(21)的顶部与主臂(22)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底架(21)顶部的右侧与第一油缸(23)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油缸(23)的自由端与主臂(22)侧右侧活动铰接,所述托架(24)的底端与主臂(22)的顶端活动铰接,所述托架(24)的形状为弧形半圆状,所述第二油缸(25)的固定安装活动安装在主臂(22)的左侧,所述第二油缸(25)的自由端与托架(24)的底部活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包括储料机构(1)、上棒机构(2)和推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1)左侧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两个上棒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机构(3)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左侧;
所述上棒机构(2)包括底架(21)、主臂(22)、第一油缸(23)、托架(24)和第二油缸(25),所述底架(2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储料机构(1)的一侧,所述底架(21)的顶部与主臂(22)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底架(21)顶部的右侧与第一油缸(23)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油缸(23)的自由端与主臂(22)侧右侧活动铰接,所述托架(24)的底端与主臂(22)的顶端活动铰接,所述托架(24)的形状为弧形半圆状,所述第二油缸(25)的固定安装活动安装在主臂(22)的左侧,所述第二油缸(25)的自由端与托架(24)的底部活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式低位储棒上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1)包括机架(11)、安装板(12)、液压马达(13)、第一链轮(14)、第一链条(15)、限位块(16)和底座(17),所述机架(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机架(11)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安装板(12)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马达(13)分别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海辉吴水平巫杨业李阳技邬林顾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朗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