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及主动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329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及主动供料系统,包括直线轨道、第三驱动机构和轨道调节机构,第三驱动机构与传动座连接,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均竖直或呈既定夹角设置,第二传动支撑板水平设置;第一传动支撑板的下端连接传动座,上端设第一长腰型孔,第一长腰型孔与接触部平行,第一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长腰型孔与第二传动支撑板连接;第二传动支撑板与接触部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二长腰型孔,第二调节螺丝穿过第二长腰型孔与第三传动支撑板的上端连接;第三传动支撑板上设第三长腰型孔,第三调节螺丝穿过第三长腰型孔与直线轨道连接。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协调、运行稳定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及主动供料系统
本技术属于物料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将螺丝、铆钉等带吊头棒材吸入并保持在设置于转盘上的吸料孔中,并通过转盘的旋转将带吊头棒材输送至既定取出位置供取钉机构取出的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主动供料系统及构成该供料系统的姿态调整部。
技术介绍
螺丝的装配从传统的手工拧紧发展到现如今的自动螺丝机,工作效率提高了成百上千倍。自动螺丝机包括螺丝排列机、螺丝整列机、螺丝送料机等,主要功能是将螺丝输送至既定取钉位置。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带头部棒材的分离供给装置,此分离供给装置,具备:能贮留许多螺丝等带头部棒材的料斗部;设于该料斗部的底部,能呈水平至倾斜既定角度且能自由旋转的,在其外圆周部分等间隔配置多个能嵌合带头部棒材的支持孔的分离板及从该分离板的支持孔中吸入空气的吸气孔。上述分离板通过马达的驱动而按每个支持孔的排列间距间歇地旋转。另外,上述空气的吸气孔设置有二个,一个是当分离板的支持孔位于最低位置附近时由此吸入空气的吸气孔,另一个是当支持孔位于最高位置时由此吸入空气的吸气孔。并且,于最低位置附近由支持孔吸入空气,而将贮留于料斗部的带头部棒材吸引保持于支持孔中。另外,在最高位置通过从支持孔吸入空气,可确认空气吸引路径地压力变化,藉此能确认带头部棒材是否保持于支持孔中。若带头部棒材保持在此最高位置的支持孔中时,马达的驱动一旦停止,分离板的间歇旋转则停止。并且,保持于最高位置的支持孔中的带头部棒材,则通过拧螺丝机等取出机器的作用取出。上述技术方案是转盘式螺丝机的重要实施方案,以该技术方案为基础,一些企业进行了进一步的研发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带头部棒材的多种输送需求。缺点是,带吊头棒材在料斗部内被动地依靠分离板的转动及吸引进行搅动和被支持孔吸取,搅动均匀性差、吸钉成功率低,影响取钉机构及后续拧螺丝机内的节奏。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1373968.8,申请日2019.12.27,申请公布号CN111038870A,申请公布日2020.04.21,公开了一种主动送料的料斗及送料方法,包括料仓、集料转轮和第一驱动机构;料仓包括落料区、集料区和斜面,落料区高于集料区,斜面连接落料区和集料区;集料转轮呈垂直或倾斜既定角度与料仓连接,集料转轮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集料转轮圆周壁的下边缘设置在集料区,与斜面最低处边缘相接;集料转轮的圆周壁上设置若干叶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运行稳定且工作效率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1375934.2,申请日2019.12.27,授权公告号CN111099318B,授权公告日2020.10.09,公开了一种主动上料的带吊头棒材供料系统,括底座、料斗部、输送部和控制器,料斗部和输送部设置在底座上;料斗部包括料仓、集料转轮和第一驱动机构;料仓包括落料区、集料区和斜面,落料区高于集料区,斜面连接落料区和集料区;集料转轮呈垂直或倾斜既定角度与料仓连接,集料转轮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集料转轮的圆周壁的下边缘设置在集料区,与斜面最低处边缘相接;集料转轮内圆周壁上设置若干叶片;输送部包括转盘、安装座和第二驱动机构,转盘设置在落料区且呈水平至倾斜既定角度设置在安装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协调、运行稳定且工作效率高,满足客户对供料系统的多样需求。上述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针对一些特殊形状尺寸的带吊头棒材,例如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包括大钉帽和杆体,其重心在大钉帽上或者靠近大钉帽或者长径比≤2,所谓“长”是指带吊头棒材的总长度(大钉帽顶端至杆体尾端的长度),“径”是指大钉帽(或称螺帽、头部、顶部)直径,由于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重心偏向大钉帽,在吹送管道和斜向送钉通道中容易发生翻转现象,由于重心向顶帽偏移,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翻转现象,大钉帽与支持孔首先接触,而杆体不能顺利进入支持孔,造成主动送料失败,主动送料效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公开的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包括大钉帽和杆体,其重心在大钉帽上或者靠近大钉帽或者长径比≤2,所谓“长”是指带吊头棒材的总长度(大钉帽顶端至杆体尾端的长度),“径”是指大钉帽(或称螺帽、头部、顶部)直径,由于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重心偏向大钉帽,在吹送管道和斜向送钉通道中容易发生翻转现象,由于重心向顶帽偏移,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翻转现象,大钉帽与支持孔首先接触,而杆体不能顺利进入支持孔,造成主动送料失败,主动送料效率较低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及主动供料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协调、运行稳定且工作效率高,保障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以符合支持孔拾取要求的姿态进入支持孔,从而被转盘输送至拾取位置,满足客户对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输送的需求。需要说明是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带头部棒材”、“台阶轴类零件”与本技术所述“带吊头棒材”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指螺丝、铆钉等零件。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其特点是所述姿态调整部包括直线轨道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直线轨道和第三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轨道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轨道调节机构包括传动座、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二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传动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均竖直或呈既定夹角设置,第二传动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支撑板的下端连接传动座,上端设置第一长腰型孔,所述第一长腰型孔与接触部平行,第一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长腰型孔与第二传动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支撑板与接触部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二长腰型孔,第二调节螺丝穿过第二长腰型孔与第三传动支撑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支撑板上竖直设置第三长腰型孔,第三调节螺丝穿过第三长腰型孔与直线轨道连接。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轨道沿输送方向呈水平至倾斜既定角度设置,所述直线轨道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竖直方向呈既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连接,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构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沿沿输送方向设置,接触部与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大钉帽接触;所述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大钉帽与接触部接触后,带吊头棒材的重心延长线落在接触部上,沿输送方向运动;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杆体与接触部接触后重心延长线落在接触部之外,从接触部掉落。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轨道和第二传动支撑板之间还设置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高螺丝和设置在直线轨道上的连接端;所述第二传动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调高螺丝的杆体上设置环形凹槽;所述连接端为与环形凹槽直径匹配的切口,调高螺丝穿过螺纹孔,切口两端的直线轨道插在环形凹槽中,通过调高螺丝与第二传动支撑板的螺纹连接,调节直线轨道的高度,高度调节完毕使用第三调节螺丝拧紧固定。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主动供料系统,其特点是包括输送部和上述姿态调整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转盘、安装座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转盘沿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部包括直线轨道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直线轨道和第三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轨道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轨道调节机构包括传动座、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二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传动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均竖直或呈既定夹角设置,第二传动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支撑板的下端连接传动座,上端设置第一长腰型孔,所述第一长腰型孔与接触部平行,第一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长腰型孔与第二传动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支撑板与接触部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二长腰型孔,第二调节螺丝穿过第二长腰型孔与第三传动支撑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支撑板上竖直设置第三长腰型孔,第三调节螺丝穿过第三长腰型孔与直线轨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部包括直线轨道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直线轨道和第三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轨道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轨道调节机构包括传动座、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二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传动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支撑板、第三传动支撑板均竖直或呈既定夹角设置,第二传动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支撑板的下端连接传动座,上端设置第一长腰型孔,所述第一长腰型孔与接触部平行,第一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长腰型孔与第二传动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支撑板与接触部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二长腰型孔,第二调节螺丝穿过第二长腰型孔与第三传动支撑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支撑板上竖直设置第三长腰型孔,第三调节螺丝穿过第三长腰型孔与直线轨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沿输送方向呈水平至倾斜既定角度设置,所述直线轨道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竖直方向呈既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连接,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构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沿沿输送方向设置,接触部与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大钉帽接触;所述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大钉帽与接触部接触后,带吊头棒材的重心延长线落在接触部上,沿输送方向运动;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杆体与接触部接触后重心延长线落在接触部之外,从接触部掉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姿态调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和第二传动支撑板之间还设置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高螺丝和设置在直线轨道上的连接端;所述第二传动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调高螺丝的杆体上设置环形凹槽;所述连接端为与环形凹槽直径匹配的切口,调高螺丝穿过螺纹孔,切口两端的直线轨道插在环形凹槽中,通过调高螺丝与第二传动支撑板的螺纹连接,调节直线轨道的高度,高度调节完毕使用第三调节螺丝拧紧固定。


4.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主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部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姿态调整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转盘、安装座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转盘沿周向等间隔设置若干个能嵌合带吊头棒材的支持孔,所述转盘呈水平至倾斜既定角度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在支持孔的下部设置从转盘的支持孔中吸入空气的吸气部,所述吸气部连接真空装置;所述转盘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直线轨道沿输送方向呈水平至倾斜既定角度设置,直线轨道沿输送方向的一端与停留在吸气部上方的支持孔邻接,时,在直线轨道上的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杆体与支持孔距离最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大钉帽短杆带吊头棒材的主动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与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固定轴连接,包括裹紧螺丝和免键衬套,所述免键衬套包括底盘和锥体,所述底盘和椎体同轴连接并设置第一贯通孔,所述锥体设置若干切口,锁紧螺丝的螺帽压在底盘上挤压锥体时作为伸缩缝;所述安装座上同轴设置第一安装孔、第一轴承和第一环形凸起;所述转盘上设置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同轴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置内螺纹孔;所述固定轴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轴承连接,转盘设置在安装座上,固定轴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二环形凸起压在第一轴承上,所述免键衬套套接在固定轴上,锥体插入第二安装孔,锁紧螺丝与内螺纹孔连接,锁紧螺丝的螺帽压在底盘上,实现转盘与固定轴的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径向方向设置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的上部与转盘连接,下部与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和转盘上设置对中标记,转盘与固定轴装配时作为对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丹尼克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