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森专利>正文

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11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和座位架,所述前脚管和后脚管枢转安装,手把管的下端通过第二关节组枢转安装于后脚管,座位架的前端与前脚管枢转连接,还包括扶手管和连接杆,扶手管的前端枢转安装于第一关节组,扶手管的后端枢转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杆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管,座位架的后端枢转安装于座架连接管的前端,座架连接管的后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关节组;当扶手管相对后脚管收合或展开摆动时,可通过座架连接管驱动座位架摆动,并由座位架带动前脚管向后脚管完全收合或者完全展开的位置之间摆动,通过扶手管、连接杆和座架连接管从而实现了座位架和前脚管通过车轮朝后脚管自动收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目前市面上许多童车采用可折叠结构,只需通过解锁各连接关节,便可将童车的架体折叠收合,以减小童车的体积;传统童车的解锁开关设置在各关节处,将连接关节同时解锁后,前脚管和后脚管并不能连动折叠收合或者折叠后无法完全合拢(即两者存在较大的夹角),需要使用者将前脚管和后脚管进行辅助收拢。因此,折叠操作起来较为不便,且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旨在使手推车的折叠收合操作更为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和座位架,所述前脚管的上端和后脚管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组枢转安装,所述手把管的下端通过第二关节组枢转安装于后脚管,所述座位架的前端与前脚管枢转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管和连接杆,所述扶手管的前端枢转安装于第一关节组,所述扶手管的后端枢转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管,所述座位架的后端枢转安装于座架连接管的前端,所述座架连接管的后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关节组;当扶手管相对后脚管收合或展开摆动时,可通过座架连接管驱动座位架摆动,并由座位架带动前脚管向后脚管完全收合或者完全展开的位置之间摆动。本技术技术方案将前脚管的上端和后脚管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组枢转安装、将座位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枢转安装于前脚管和座架连接管的前端,以使扶手管通过座位架形成联动结构;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扶手管和连接杆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于手把下管,同时手把下管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于后脚管,使前脚管和后脚管无法相对收合,使车架保持展开状态;当需要折叠时,按压解锁装置,解锁装置通过第一收车绳对第二关节组解锁,使手把上管朝手把下管相对靠拢的位置摆动,第二关节组通过第二收车绳将滑动块解锁,使扶手管和连接杆解锁于手把下管以及手把下管解锁于后脚管,使车架的平衡解锁,同时座架连接管在重力作用下向上摆动(并带动座位架的后端向上摆动),以使座位架拉动前脚管并在车轮的配合下向后脚管收拢(实现车架的自动收合),直至车架完全收合,整个过程中无须操作者额外地将前脚管向后脚管辅助收拢,折叠操作更为方便,且折叠后整体体积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二;图4为手把管、连接杆、手把管和后脚管配合示意图;图5为手把管、连接杆、手把管和后脚管爆炸图;图6为手把管爆炸图;图7为靠背管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折叠示意图。图中,11为前脚管,12为后脚管,13为手把管,131为手把上管,132为手把下管,133为第三关节组,14为座位架,15为第一关节组,16为第二关节组,161为内关节,162为外关节,163为副锁定装置,17为扶手管,18为连接杆,19为座架连接管,21为滑动块,22为锁定销,23为卡钩,24为插槽,25为复位弹簧,26为限位部,31为解锁键,32为第一收车绳,33为第二收车绳,4为靠背管,51为锁定块,52为调节槽,53为滑动杆,54为调节手把,55为第三收车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至8所示,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包括前脚管11、后脚管12、手把管13和座位架14,所述前脚管11的上端和后脚管12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组15枢转安装,所述手把管13的下端通过第二关节组16枢转安装于后脚管12,所述座位架14的前端与前脚管11枢转连接,还包括扶手管17和连接杆18,所述扶手管17的前端枢转安装于第一关节组15,所述扶手管17的后端枢转安装于连接杆18的前端,所述连接杆18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管13,所述座位架14的后端枢转安装于座架连接管19的前端,所述座架连接管19的后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关节组16;当扶手管17相对后脚管12收合或展开摆动时,可通过座架连接管19驱动座位架14摆动,并由座位架14带动前脚管11向后脚管12完全收合或者完全展开的位置之间摆动。将前脚管11的上端和后脚管12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组15枢转安装、将座位架1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枢转安装于前脚管11和座架连接管19的前端,以使扶手管17通过座位架14形成联动结构;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扶手管17和连接杆18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于手把下管132,同时手把下管132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于后脚管12,使前脚管11和后脚管12无法相对收合,使车架保持展开状态;当需要折叠时,按压解锁装置,解锁装置通过第一收车绳32对第二关节组16解锁,使手把上管131朝手把下管132相对靠拢的位置摆动,第二关节组16通过第二收车绳33将滑动块21解锁,使扶手管17和连接杆18解锁于手把下管132以及手把下管132解锁于后脚管12,使车架的平衡解锁,同时座架连接管19在重力作用下向上摆动(并带动座位架14的后端向上摆动),以使座位架14拉动前脚管11并在车轮的配合下向后脚管12收拢(实现车架的自动收合),直至车架完全收合,整个过程中无须操作者额外地将前脚管11向后脚管12辅助收拢,折叠操作更为方便,且折叠后整体体积更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手把管13包括枢转安装于第二关节组16的手把下管132,以及通过第三关节组133枢转安装于手把下管132上端的手把上管131,所述连接杆18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下管1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手把下管132设有锁定装置,当前脚管11和后脚管12处于完全展开的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可将手把下管132锁定于后脚管12以及将连接杆18锁定于手把下管132,同时连接杆18将扶手管17的后端锁定于连接杆18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使车架的联动锁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和座位架,所述前脚管的上端和后脚管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组枢转安装,所述手把管的下端通过第二关节组枢转安装于后脚管,所述座位架的前端与前脚管枢转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管和连接杆,所述扶手管的前端枢转安装于第一关节组,所述扶手管的后端枢转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管,所述座位架的后端枢转安装于座架连接管的前端,所述座架连接管的后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关节组;当扶手管相对后脚管收合或展开摆动时,可通过座架连接管驱动座位架摆动,并由座位架带动前脚管向后脚管完全收合或者完全展开的位置之间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包括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和座位架,所述前脚管的上端和后脚管的上端通过第一关节组枢转安装,所述手把管的下端通过第二关节组枢转安装于后脚管,所述座位架的前端与前脚管枢转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管和连接杆,所述扶手管的前端枢转安装于第一关节组,所述扶手管的后端枢转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管,所述座位架的后端枢转安装于座架连接管的前端,所述座架连接管的后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关节组;当扶手管相对后脚管收合或展开摆动时,可通过座架连接管驱动座位架摆动,并由座位架带动前脚管向后脚管完全收合或者完全展开的位置之间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管包括枢转安装于第二关节组的手把下管,以及通过第三关节组枢转安装于手把下管上端的手把上管,所述连接杆的后端枢转安装于手把下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下管设有锁定装置,当前脚管和后脚管处于完全展开的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可将手把下管锁定于后脚管以及将连接杆锁定于手把下管,同时连接杆将扶手管的后端锁定于连接杆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联动收合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手把下管的滑动块、设于滑动块上端的锁定销、设于连接杆的卡钩以及设于第二关节组的插槽,当前脚管和后脚管处于完全展开的位置时,所述滑动块的底部插设于插槽内,同时卡钩勾挂于锁定销;还包括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用于驱使滑动块退出插槽以及卡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森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