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09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以及安装在所述吸尘箱内的多个风扇,且吸尘箱的前端开口进而形成吸尘口,吸尘箱的后端还固定有与吸尘箱连通的集尘箱,同时,所述集尘箱的底部相对于吸尘箱向下延伸形成与集尘箱连通的储尘箱;所述风扇转动并吸附灰尘使其经过所述吸尘口进入吸尘箱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进入集尘箱并落入储尘箱内。此吸尘装置适用于修理厂及公交厂,与现有的人工除尘相比,该吸尘装置操作简单快捷,使得人工作业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且人工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客车或者公交车行驶一段里程后,特别是新能源车辆,高压电器设备会吸附大量的粉尘,为确保高压设备及线路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要求定期进行除尘作业,但是,目前的除尘方式大多通过人工除尘的方式,其操作比较繁琐费时,作业环境差且成本较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方便快捷的吸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操作简单快捷,使得人工作业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且人工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以及安装在所述吸尘箱内的多个风扇,且吸尘箱的前端开口进而形成吸尘口,吸尘箱的后端还固定有与吸尘箱连通的集尘箱,同时,所述集尘箱的底部相对于吸尘箱向下延伸形成与集尘箱连通的储尘箱;所述风扇转动并吸附灰尘使其经过所述吸尘口进入吸尘箱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进入集尘箱并落入储尘箱内。在使用时,使吸尘口对准车辆的发动机机舱,打开风扇使其转动,风扇转动并反吸发动机机舱内的灰尘,进而将发动机机舱内的灰尘吸入吸尘箱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进入集尘箱并落入储尘箱内。此装置适用于修理厂及公交厂,与现有的人工除尘相比,该吸尘装置操作简单快捷,使得人工作业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且人工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箱的底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集尘箱的顶部的尺寸;灰尘进入集尘箱后沿集尘箱的内侧壁向下运动并落入储尘箱内。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滑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能够沿支架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吸尘组件固定连接,底座上下滑动并带动吸尘组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升降锁止结构,所述升降锁止结构能够驱动底座相对于支架进行上下滑动并进行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锁止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收卷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收卷支架上的收卷转轴以及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卷转轴连接;所述收卷转轴上固定有齿轮,同时,所述收卷转轴的一端还固定有用于驱动收卷转轴进行转动的手摇把手;收卷支架上还转动设置有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上固定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形成有能够与收卷转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的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与收卷转轴上的齿轮啮合能够限制收卷转轴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转轴的一端还固定有扳手板部,扳手板部上靠近定位转轴的一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收卷支架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扳手板部固定连接;弹簧上与收卷支架连接的一端为弹簧的固定端,扳手板部上与弹簧连接的一端为扳手板部的铰接端;弹簧赋予扳手板部的铰接端向弹簧的固定端靠近的趋势,扳手板部的铰接端向弹簧的固定端靠近并带动定位转轴和定位片转动,定位片上的定位齿与收卷转轴上的齿轮啮合并限制收卷转轴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锁止结构为安装在支架上的气缸或者油缸,气缸的活塞杆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气缸或者油缸驱动底座在支架上进行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吸尘组件相对于支架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四周分别安装有纵板,支架的上端安装有顶板,且支架的下端安装有底板,进而使支架形成箱体结构;所述顶板上对应所述集尘箱的部位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集尘箱的下部穿过所述避让口伸入箱体结构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多个风扇呈矩阵式设置在吸尘箱内,且每个风扇通过不同的开关进行控制。作为优选,所述储尘箱内还设有滤芯。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多个滚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吸尘装置适用于修理厂及公交厂,与现有的人工除尘相比,其操作简单快捷,使得人工作业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且人工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2、该吸尘装置的升降锁止结构驱动底座在支架上进行上下滑动,底座上下滑动并带动吸尘组件相对于支架上升或者下降,如此,使得该吸尘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型。附图说明图1为该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尘箱、集尘箱、储尘箱以及支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吸尘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该吸尘装置的下部为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架;2、电源;3、吸尘箱;4、风扇;5、集尘箱;6、储尘箱;7、第一合页门;8、底座;9、支撑杆;10、收卷支架;11、收卷转轴;12、拉索;13、第一齿轮;14、手摇把手;15、定位转轴;16、定位片;17、扳手板部;18、弹簧;19、纵板;20、顶板;2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支架1、安装在支架1上的吸尘组件以及电源2;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3以及安装在吸尘箱3内的多个风扇4,风扇4与电源2电连接,电源2可以安装在吸尘箱3中或者安装在支架1上,多个风扇4呈矩阵式设置在吸尘箱3内,且每个风扇4通过不同的开关进行控制;吸尘箱3的前端开口进而形成吸尘口,吸尘箱3的后端还固定有与吸尘箱3连通的集尘箱5,同时,集尘箱5的底部相对于吸尘箱3向下延伸形成与集尘箱5连通的储尘箱6;风扇4转动并吸附灰尘使其经过吸尘口进入吸尘箱3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3进入集尘箱5并落入储尘箱6内。在使用时,使吸尘口对准车辆的发动机机舱,打开风扇4使其转动,风扇4转动并反吸发动机机舱内的灰尘,进而将发动机机舱内的灰尘吸入吸尘箱3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3进入集尘箱5并落入储尘箱6内,灰尘落入储尘箱6内积累,如此可以进行统一清理灰尘。此装置适用于修理厂及公交厂,与现有的人工除尘相比,该吸尘装置操作简单快捷,使得人工作业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且人工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进一步的,储尘箱6内还设有滤芯,如此,方便储尘箱6内的灰尘的收集;同时,储尘箱6的下部设有第一合页门7,打开第一合页门7,清洁人员可直接清理储尘箱6内的灰尘。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集尘箱5的底部的尺寸小于集尘箱5的顶部的尺寸;灰尘进入集尘箱5后沿集尘箱5的内侧壁向下运动并落入储尘箱6内;如图3所示,集尘箱5包括集尘箱顶板、集尘箱后板、以及分别固定在集尘箱后板两侧的集尘箱侧板,且两个集尘箱侧板沿集尘箱5的从上向下方向由外向内倾斜,使得集尘箱5形成底部的尺寸小于顶部的尺寸,灰尘经过吸尘箱3进入集尘箱5后,由于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沿集尘箱5的内侧壁向下运动并落入储尘箱6内,如此方便灰尘的收集。吸尘组件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但是,该连接方式仅适应于一定高度车型的配电仓的除尘,为了使该吸尘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高度的车型,可以将吸尘组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滑动设置在支架1的上方。具体如下: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支架1上滑动设置有底座8,底座8能够沿支架1进行上下滑动,且底座8通过导轨或者导槽的形式与支架1滑动连接;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3)以及安装在所述吸尘箱(3)内的多个风扇(4),且吸尘箱(3)的前端开口进而形成吸尘口,吸尘箱(3)的后端还固定有与吸尘箱(3)连通的集尘箱(5),同时,所述集尘箱(5)的底部相对于吸尘箱(3)向下延伸形成与集尘箱(5)连通的储尘箱(6);所述风扇(4)转动并吸附灰尘使其经过所述吸尘口进入吸尘箱(3)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3)进入集尘箱(5)并落入储尘箱(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3)以及安装在所述吸尘箱(3)内的多个风扇(4),且吸尘箱(3)的前端开口进而形成吸尘口,吸尘箱(3)的后端还固定有与吸尘箱(3)连通的集尘箱(5),同时,所述集尘箱(5)的底部相对于吸尘箱(3)向下延伸形成与集尘箱(5)连通的储尘箱(6);所述风扇(4)转动并吸附灰尘使其经过所述吸尘口进入吸尘箱(3)内,同时,灰尘经过吸尘箱(3)进入集尘箱(5)并落入储尘箱(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尘箱(5)的底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集尘箱(5)的顶部的尺寸;灰尘进入集尘箱(5)后沿集尘箱(5)的内侧壁向下运动并落入储尘箱(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上滑动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能够沿支架(1)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底座(8)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与所述吸尘组件固定连接,底座(8)上下滑动并带动吸尘组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升降锁止结构,所述升降锁止结构能够驱动底座(8)相对于支架(1)进行上下滑动并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高压配电仓吸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锁止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收卷支架(10)、转动设置在所述收卷支架(10)上的收卷转轴(11)以及拉索(12);所述拉索(1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8)连接,所述拉索(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卷转轴(11)连接;所述收卷转轴(11)上固定有第一齿轮(13),同时,所述收卷转轴(11)的一端还固定有用于驱动收卷转轴(11)进行转动的手摇把手(14);收卷支架(10)上还转动设置有定位转轴(15),所述定位转轴(15)上固定有定位片(16),所述定位片(16)上形成有能够与收卷转轴(11)上的第一齿轮(13)相啮合的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与收卷转轴(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心东梁伟陈建良王欢俞俊徐爱民孙佳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