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09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汽车前防撞横梁的布置位置根据汽车车型及前保险杠造型,位置变化较大,SUV前防撞横梁位置一般位置较高,轿车前防撞横梁位置一般较低。当SUV与轿车面对面发生碰撞时,SUV的防撞梁位置较轿车高,轿车防撞梁不能起到吸能作用,易造成SUV侵入轿车量大,导致轿车机舱内部件(冷凝器、散热器、电子风扇等)严重破坏,维修费用高,且易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的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吸能盒设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分别连接至对应位置的所述机舱纵梁上。所述吸能盒端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纵梁上。所述防撞板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Y向布置。所述防撞板包括与所述防撞梁本体外侧面贴合连接的第一贴合连接面及与所述防撞梁本体端面贴合连接的第二贴合连接面,所述第一贴合连接面和第二贴合连接面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面。所述第一贴合连接面向上延伸超出所述防撞梁本体端面一定高度。所述过渡连接面为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防撞板的第一贴合连接面和第二贴合连接面焊接连接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上。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防撞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撞板安装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撞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汽车防撞梁结构安装布置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汽车防撞梁总成,11、防撞梁本体,12、防撞板,121、第一贴合连接面,122、过渡连接面,123、第二贴合连接面,13、吸能盒,14、安装板,15、前拖车钩,2、机舱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这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如图1、4中所示,汽车防撞梁总成1包括防撞梁本体11,防撞梁本体11上连接有防撞板12,防撞板12向上延伸一定高度,防撞梁本体11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2上的吸能盒13。本技术中,如图4中所示,吸能盒13设于防撞梁本体11两端,分别连接至对应位置的机舱纵梁2上。吸能盒13端部连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设有螺栓孔,汽车防撞梁总成1通过螺栓连接至机舱纵梁2上。本技术中,防撞板12沿防撞梁本体11的Y向延伸布置,如图1中所示,防撞梁本体11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防撞板12。防撞板的Z向高度及Y向宽度可以根据不同车型防撞梁高度,综合考虑性能及成本重量等综合因素,进行调整。本技术中,如图2、3中所示,防撞板12包括与防撞梁本体11外侧面贴合连接的第一贴合连接面121及与防撞梁本体11端面贴合连接的第二贴合连接面123,第一贴合连接面121和第二贴合连接面123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面122。第一贴合连接面121向上延伸超出防撞梁本体11端面(上端面或是下端面)一定高度,以形成防护。过渡连接面122为倾斜延伸的斜面。防撞板12的第一贴合连接面121和第二贴合连接面123焊接连接在防撞梁本体11上。此种防撞梁12的结构设置稳定性好,可使不同车型防撞梁重叠量增加,减少或避免对机舱零部件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降低或避免对乘员的伤害,保护乘员安全。本技术中,在防撞梁本体11上增加防撞板12,可根据车型不同,焊接在不同位置,在SUV等防撞梁位置较高的车型上,该防撞板12可焊接在防撞梁本体下部(第一贴合连接面121连接在防撞梁本体11的下端面上),在轿车等防撞梁位置较低的车型上,该防撞板12可焊接在防撞梁本体上部(第一贴合连接面121连接在防撞梁本体11的上端面上,如图2中所示)。焊接位置可根据车型布置进行调整,防撞板结构可根据车型所需求的性能等级等进行设计。本技术中防撞横梁本体11可以是辊压的,也可以是铝合金的,增加的防撞板12与防撞梁本体11的材料一致,通过二保焊连接到防撞梁本体11上。防撞板23通过二保焊连接到防撞梁本体11上,根据防撞梁的离地高度,可以将防撞板焊接在防撞梁本体11上部或下部。本技术这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前拖车钩15与防撞梁本体11焊接一起,然后防撞梁本体11与吸能盒13通过二保焊连接,吸能盒13再与安装板14通过二保焊连接。防撞板12通过二保焊连接在防撞梁本体11上,组合形成的汽车防撞梁总成1,汽车防撞梁总成1通过安装板14与机舱纵梁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安全的汽车前防撞梁结构。通过在防撞梁本体11上增加防撞板12,避免不同车型因为防撞梁高度差较大情况下,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有一定的重叠量,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本技术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设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分别连接至对应位置的所述机舱纵梁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端部连接有安装板。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纵梁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Y向布置。


6.按照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富彬袁琳杰白君黄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